怎样区分平舌音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8095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区分平舌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区分平舌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区分平舌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区分平舌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区分平舌音,翘舌音 区分平舌音,翘舌音的最基本方法: 你可以看字典里的z c s部分.经常看,经常读慢慢就会好了!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 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ch、sh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一后,完全对立,很多人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若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两类声母的发音特点及规律,其次要能准确区分含有两类声母的不同的字词。 具体的区分方法是: 第一、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来区分。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显示: (1)以ua uai uang 作韵母的字,声母只能是翘舌音zh ch sh,如“抓、耍、拽、庄、床、双”等; (2)以en作韵母的字,除了“

2、怎、参(差)、岑、森”几个字是平舌音外,声母都是翘舌音zh、ch、sh以eng作韵母的字,除了“层、曾”和以“曾”做声旁的少数字是平舌音外,声母都是翘舌音zh、ch、sh。 (3)以ou作韵母的字,除了“凑”等少数字是平舌音c外,声母都是翘舌音ch; (4)以uen作韵母的字中,只有“顺、吮、舜、瞬”四个字的声母是翘舌音sh,其余字声母是平舌音s; (5)以ong作韵母的字中,声母只有平舌音s,没有sh。 第二、歌诀法。歌诀中的字为平舌字的代表字。(一)曹操次子在侧坐,催促早餐送村左。曾赞蔡森速似梭,罪责邹随怎走错?三苏宋词遂咱诵,残散参差存四册。嘴才诉辞再思索,此兹祖宗全平舌。(二)松塞寺,

3、最杂脏,姊嫂洒扫栽蚕桑。粟穗葱蒜虽簇凑,脆笋刺丛穑色苍。灶造素菜惭琐碎,砸宿尊自总辎藏。斯私死寺遭贼宰,岁择俗塑舌平放。第三、声旁类推法。以下列声旁为代表字的形声字,一般为平舌字。“则、次、子、曹、曾、宗、卒、叟、兹、且、喿”(“铡、瘦”除外)。以下列声旁为代表字的形声字,一般为翘舌字。“朱、主、者、召、占、贞、正、中、叉、昌、式、册、申”(“钻、册”除外)。第四、古音音变法。汉语里有这样一个语音现象:有些以同一谐声偏旁组成的形声字,它们的声母却分化成舌尖中塞音(d t )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 ch sh)。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归纳出辨别平翅舌声母的方法:如果这个字中的声旁在声母为d、

4、t的形声字中也以声旁组字,那么这个字一般为翘舌音。如:“阐”字中的“单”,在“弹”字中也是声旁,那么这个字“阐”就是翘舌字。 第五、类推法:即利用代表字类推。汉字构形中,形声占有很大比重,在平翘舌音字中也是如此。利用声旁的表音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记住代表字的平翘舌音来推知一批平翘舌音字。平翘舌共有1083个,平舌有354个,翘舌有729个如“卒”字读平舌音“z”,以“卒”为声旁的字“翠,瘁,淬,粹,萃,悴,粹,碎”等可知都是平舌音字。再如“申”字读翘舌音”shen”,以“申”为声旁的字,“伸,神,审,婶,绅,呻”等可知都是翘舌音字。如何区分前后鼻音 普通话中有八个前鼻韵母和八个后鼻韵母,在最近的

5、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对两组鼻韵母的读音分辨不准,其中最容易出错的后鼻韵中的“eng、ueng”的发音,大部分同学都没能正确的发出这两组音。总结起来最关键的还是是没有掌握好鼻韵尾“-n”和“-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其中“-n”叫做前鼻韵尾,“-ng”叫做后鼻韵尾,它们的发音部位和方位有很大的区别。1、前鼻音的发音:an、en、in、un、ianuanvnvan叫做前鼻韵母,末尾的“n”叫做前鼻音韵尾。发“-n”音时,舌头往前伸,舌尖顶住上腭前部即上齿龈,声带振动并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en、in分别是a、e、i与鼻韵尾“n”合成的。例:an的发音,先发a音,此a为前a,然后舌尖很快顶住上

6、腭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能发好的关键是要加长韵尾的发音。其余前鼻音发音均可照此发。 2、后鼻音的发音: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是后鼻韵母,它们末尾的“ng”叫后鼻音韵尾,发“-ng音时,舌头往后缩,舌根顶住上腭后部,软腭下降,形成阻塞,最后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ang、eng、ing分别是由a、e、i与鼻韵尾“ng”合成的。例如:ang发音时先发a音,此a为后a,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抬起顶住软腭(舌根往后缩),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发前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前伸并向上抵住上腭,而发后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后用力并且尽量在放于下腭处。两组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均有很大差别,只要能认真揣摩、多听多练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