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28045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3.1桡动脉穿刺技术3.1.1桡动脉穿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在所有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中,14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失败,其中老年组成功率为95.83%,穿刺成功率高,与Park研究组的92.2%6结果相当。穿刺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1穿刺前摆好穿刺体位,选择桡动脉波动最明显的部位穿刺;2局麻药用量要小,局麻药物过多可出现穿刺点局部肿胀,桡动脉波动不明显直接导致穿刺失败,为防止患者在以后的操作中疼痛与不适,在成功引入导丝后可在穿刺点动脉附近作补充麻醉;3在穿刺时,穿刺针角度以30左右为宜,喷血明显时引入导引钢丝,同时动作也应轻柔,必要时在透视下调整方向,待其头端顺利进入

2、肱动脉后再引入动脉鞘管,盲目导入导引钢丝极易导致血管痉挛穿刺失败;4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屡次穿刺是导致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穿刺失败可延桡动脉血管向心端3-5mm处再次寻找穿刺点。本组中3例桡动脉穿刺困难,改选择尺动脉穿刺,穿刺技术与桡动脉一样,造影效果一样。3.1.2穿刺材料常用穿刺材料包括Cordis导管导引器械系统和TERUMO桡动脉导管导引器械系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种各有优缺点。TERUMO桡动脉导管导引器械系统的穿刺针为套管针,导引导丝为超滑导丝,动脉鞘较长,超滑导丝较钢导丝不容易导致血管痉挛;套管针穿刺因套管柔顺性好进入动脉后不易跑位,但穿刺刺破血管出血不明显,且套管与穿刺针别

3、离不容易,此系统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Cordis导管导引器械系统的穿刺针为钢针,导引导丝为钢导丝,动脉鞘较短。钢针穿刺后刺破血管出血明显,易于发现血管,但不易固定容易跑位,钢导丝头端与尾端标识不明显。桡动脉鞘长鞘较短鞘更容易导致血管痉挛,但短鞘容易打折。Cordis导管导引器械系统较易于操作,尤其对初学者。3.2导管成袢技术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导管成袢技术。是否可以顺利成袢,是决定造影成功的关键。3.2.1导管的选择5FSimmons 2型或3型导管是临床中常用的造影导管,不管造影时间还是受线时间,2型导管均优于3型导管P0.050,主要原因在于Simmons 2型较Simmo

4、ns 3型易于成形,由于国人主动脉直径较小,在旋转成形时2型导管的弯头较短,在主动脉弓处易于成形,导管超选颈部血管时操作灵活准确性高;而3型导管弯头长在旋转成形导管超选颈部血管时容易打折,且操作不灵活;故3型导管只有在体型高大和主动脉宽大的患者造影时,才因其较长的弯头发挥优势7。3.2.2降主动脉成袢技术本组438例患者应用,占84.88%。具体方法为Simmons 2型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由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到达主动脉弓,将超滑导丝经主动脉弓下壁导入降主动脉,导管顺导丝导入降主动脉,撤出导丝,回抽导管并顺时针旋转,导管可在升主动脉自然成袢。通过降主动脉导管成袢是一种最常用

5、和最安全的技术,其特点成袢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导管导丝不经过心脏。3.2.3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本组67例患者应用此方法,占12.99%。具体在常规方法超滑导丝不能经主动脉弓下壁导入降主动脉时,我们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将超滑导丝导入降主动脉:1将超滑导丝通过升主动脉经主动脉瓣反折后导入降主动脉,回抽超滑导丝使反折局部消失,引入导管至降主动脉;2通过猪尾导管将2.6米的超滑导丝导入降主动脉,通过交换导管将Simmons 2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其后均回抽导管并顺时针旋转,导管可在升主动脉自然成袢。缺点在超滑导丝可通过瓣膜进入心脏造成心脏损伤,诱发心律失常;屡次经前臂动脉交换导管,容易导致血管

6、痉挛和损伤。3.2.4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常用于主动脉3型弓的患者,因3型弓的特殊形态,超滑导丝不可能经主动脉弓下壁导入降主动脉,只有通过主动脉瓣才可能达到成袢的目的。本组11例患者应用此方法,占2.13%。具体方法超滑导丝由无名动脉入升主动脉,导丝受主动脉瓣阻挡反折导入右颈动脉或右侧锁骨下动脉,通过同轴技术导入导管,导管缓慢导入通过扭转使在主动脉瓣辅助下成袢7。此技术风险性较大,主要原因:导丝和导管对主动脉瓣的摩擦大,容易导致瓣膜口的附着物脱落,导致栓塞;导丝和导管通过瓣膜口进入心腔导致心率失常、心腔附壁血栓脱落、甚至心脏穿孔。虽然在这三种技术在造影时间与受线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主要考虑与我们常规

7、的手术入径有关,并且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进一步证实。3.3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的关键技术还在于选择性脑血管造影,通过每一根脑血管的形态、血流变化和侧枝代偿情况,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3.3.1主动脉弓造影全部患者均使用5F猪尾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由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到达主动脉弓,通过高压注射器行主动脉弓造影。主动脉造影目地是初步了解脑动脉的情况,防止和减少造影可能带来的损伤,更好的选择造影导管,顺利完成造影检查。3.3.2颈动脉造影导管在升主动脉成袢后,先将导管袢向前推送至主动脉瓣处,回拉并缓慢旋转导管,在主动脉弓顶部通过导管头部的提升和旋转,当观察

8、到导管头部突然跳动时停止操作,经导管注入造影剂显影,确认导管所超选的左右侧颈总动脉血管。连接高压注射器正常常规造影。需要颈外和颈动脉超选造影时,在导丝导引下,通过回撤导管,使导管前端深入颈总动脉。路途下,经导丝置入所要选择的颈和颈外动脉后,缓慢旋转导管,使其头端进入颈总动脉分支造影。将导管退出颈动脉的方法,是回撤导丝并将导管袢推送至升主动脉。3.3.3锁骨下动脉造影锁骨下动脉的方法有所不同,左侧锁骨下动脉超选的方法与颈动脉造影的方法一样。而右侧锁骨下动脉超选既可以采用与颈动脉超选一样的方法,也可以在右侧颈动脉造影完毕后,向升主动脉方向推送导管袢,待导管头端朝向右侧,并指向锁骨下动脉开口方向时,

9、将导丝头端通过导管置入锁骨下动脉。证实导丝方向正确后,固定导丝,回拉导管,使其头端进入锁骨下动脉。撤回导丝,手推造影剂,证实导管头端位置正确后,接收造影,应用患者48例,占本组患者9.1%。3.3.4椎动脉造影左侧椎动脉在左侧锁骨下动脉完成后进展。路途下,将导丝头端置入左侧椎动脉,固定导丝后,正向或逆向旋转导管使其头端进入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造影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右侧锁骨下动脉造影完毕后,路途下将导丝头端置入椎动脉开口处,缓慢回撤导管,直至导管头端进入椎动脉。另一种方法是在其他血管造影完毕后,换用5F椎动脉造影导管(或将Simon导管的袢去除后),路途下将其头端直接置入右椎动脉开口处,导丝导

10、引下降导管头端缓慢推送至右侧椎动脉。3.3.5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本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1%,与硕丰等8总结41例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的数据,并发症发生率7.3%相近。血管痉挛是造影检查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首先需要细致术前宣教,使患者保持镇静,心情放松,术前可静点钙拮抗剂,穿刺成功后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100mg,可有效减少动脉痉挛的发生。一旦发生动脉痉挛,首先停止操作,让血管减少刺激,可通过导管注入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或维拉帕米,等待数分钟后多可缓解,本组14例发生,占2.71%。其次常见问题是导管打折,防止出现此类问题首先旋转导管不要超过360度;其次,在所有回撤导管动作前必须确认导丝在导管中,

11、保持导管和导丝同步回撤。操作的熟练和动作的轻柔可直接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本组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桡动脉闭塞,主要出现在操作早期;并且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之间有差异,主要原因考虑老年患者根底疾病多,导致动脉硬化明显,另外和术者的经验丰富、操作轻柔和患者术后手腕部活动过少等因素也有相关。要尽量防止此类并发症,首先,要掌握桡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其次,插管前先由动脉鞘管常规注入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以预防血管痉挛;再次,选用长鞘管、超滑导丝和较小直径(5F)的造影导管,操作时轻柔推送,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最后,尽量减少导管交换次数,减少导管的操作时间。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说明一、什幺是颈动脉与

12、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是经由腹股沟的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穿刺后,在放射线透视监视下,把导管导入颈动脉近端,再注射比照剂,并同时用快速间隔照X光,藉以摄取颅或头颈部血管腔的影像与血流情况。当完成颈动脉血管造影后,可再把导管放入椎动脉近端,同样注射比照剂与照相,以得到不同区域的颅或头颈部血管影像。二、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优缺点:用此法所得到的血管影像分辨率高,并能观察血流由动脉到微血管与到静脉的流动情况,故能准确侦测血管的病变,包括狭窄、阻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瘤等。并能观察动脉阻塞后,侧枝循环开展的情况。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与追踪帮助甚大。目前虽然有计算机

13、断层造影与磁振造影等方法可得到颅或头颈部血管影像,但所得到的血管影像分辨率较低,无法观测微细血管病变,同时也不能显示血流动态。所以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是颅或头颈部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血管炎性病变等不可缺少的检查。三、适应症:血管狭窄、血管阻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炎性病变、脑瘤等血管病变。四、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与其机率:(一) 使用含碘比照剂可能不良作用:1.少数人在注射含碘比照剂时会发生温热感觉、恶心、呕吐、头晕、打喷嚏,通常在短时间会消退。2.具过敏性体质者,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反响,如全身性荨麻疹、寒颤、呼吸困难等症状。3.具特异体质者,可能发生极

14、罕见喉头水肿、哮喘、血压降低、心肺衰竭、休克与猝死。4.所有不良反响的发生率约为3.1%至12.7%,而严重的全身性反响发生率约为0.04%至0.2%,死亡率约为十万分一。5.受检者有如下情形时比拟容易发生严重比照剂反响:曾注射比照剂引起不良反响者、肾功能不良、过敏性哮喘病、多发性骨髓瘤、其它过敏症病史、未经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肺水肿、哮喘、严重心脏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脏病;严重或不稳定性心律不齐、年龄大于七十岁者。因此这些病患务必在受检查时,与本科医师研商后再填同意书。(二) 神经症状方面的并发症:暂时性单侧无力、永久性单侧无力、视野缺损、失语症、记忆缺失、大脑皮质

15、受损引起失明等。1.术后24-72 小时的发生率约 0.5-4%。2.永久性神经症状约 0.1-0.5%。(三) 血管造影当时发生血管瘤破裂的发生率约 3%仅发生于疑似颅血管瘤出血病患。(四) 非神经方面的并发症:1.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约 6.9-10.7%。2.股动脉假性血管瘤的发生率约 0.05-0.55%。3.其它如心肌堵塞、心脏麻痹、心绞痛的发生率少于1-2%。五、有如下情况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增加:(一) 原先有脑血管意外病变者。(二) 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颅血管有50-70%狭窄者。(三) 年龄大于70岁者。(四) 因病情需要注射较大量造影剂者。(五) 高血压患者与肾功能不全者。(六

16、) 蜘蛛膜下腔出血者。4适应证血管造影适用于:1.原发性血管性疾患如血管闭塞性疾患、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肿瘤的诊断和部位确实定例如甲状旁腺瘤、胰细胞腺瘤等。解剖位置确实定与判断例如血管再造术、局部肿瘤摘除术、脏器移植术等。外科手术有关的疾病,尤其是血管性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治疗技术的施行例如血管修复术、栓塞术、注入术等。心血管疾患施行先进的介入性检查与治疗例如血管超声波、冠状动脉镜、冠状动脉多普勒超声、经皮式冠脉腔成形术与其支架的放置等。返回5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 有多脏器功能异常且处于临床不稳定状态者。1近期患有心肌梗死、严重性心律失常、严重性血清电解质紊乱等。2以前曾有过较为明显而严重的造影剂过敏史。3有中等度以上的肾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