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7993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试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3,4,5,9,262.DNA的结构及复制6,7,8,10,11,12,13,283.基因的表达14,15,16,17,18,19,20,21,23,24,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2,255.综合27,29,301.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 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D.烟草花

2、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A.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使用物理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孟德尔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并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D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解析: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使用物理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并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两大遗传定律,他没有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B.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C.艾弗里的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了S型细菌D.

4、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解析: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失去活性,DNA没有断裂,仍具有活性,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的DNA进入了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并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了S型细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已经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不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D.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

5、酶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A.标记后的32P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B.标记后的35S存在于噬菌体氨基酸的R基中C.可以用含32P和35S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D.用含3H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解析:标记后的32P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

6、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存在于外侧)中;标记后的35S存在于噬菌体氨基酸的R基中;可以用含32P和35S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原料带标记子代都有标记;用含3H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的DNA有放射性,蛋白质外壳没有放射性。6.下列关于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D)A.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在小鼠体细胞内稳定表达B.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2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含有100对碱基(腺嘌呤占10%)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D.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解析:人类已经

7、培育出发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就是导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的染色体是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但碱基的数量确定的情况下,种类要比4100种少很多。7.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下列选项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D)解析: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共产生24=16(个)D

8、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余的14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14N,因此只含15N的DNA分子数a为0个,同时含14N和13N的DNA分子数b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数c为14个。8.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解析: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可存在于染色体上,

9、也可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在该基因中,A+T+C+G=2 000,A=T=2 00020%=400,则C=G=600,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 (A+T)=32;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解旋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3-1)600= 4 200(个)。9.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

10、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析: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故锥形瓶内的关键成分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噬菌体、大肠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是由于培养时间过长造成的误差,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

11、物质。1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D)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G的数量为m-nA. B. C. D.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m-2n)/23=(3m-2n)/2;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

12、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 (m-2n)/2。11.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C)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核酸含有碱基T,不含碱基U,说明该核酸是DNA。该核酸中(A+T)/(G+C)=1,(A+G)/(T+C)=1,则可以推导A=C、G=T。双链DNA分子和单链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关系均可能是A=C、G=T,因此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

13、链DNA。12.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 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C)A.3次 B.4次 C.5次 D.6次解析:由题意知,一个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即1 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3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数为(1 000-3002)2=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根据最后一次复制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数为3 200个,可得下列关系式(2n-2n-1)200=3 200,解得n

14、=5。1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C.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进行半保留复制解析: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双链DNA解开,需要消耗ATP;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复制。14.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相关叙述正确

15、的是(C)A.甲和乙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B.甲过程用到的酶主要是解旋酶和DNA连接酶,乙过程主要用RNA聚合酶C.甲过程和乙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具体配对方式存在 区别D.丙过程需要用到tRNA作为“运输工具”,tRNA一端游离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解析:甲和乙过程分别表示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丙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中;甲过程用到的酶主要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乙过程主要用RNA聚合酶;DNA复制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中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甲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T、GC,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mRNA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乙过程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丙(翻译)过程需要用到tRNA作为运载氨基酸的“运输工具”,tRNA上一端游离的三个相邻碱基可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反密码子。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核中某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与之间有氢键连接C.离开后就是翻译的模板D.处将会发生螺旋化解析:分析图解可知,以DNA分子两条链中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