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视听语言的构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7877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视听语言的构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视听语言的构成 与音乐、绘画、文学相比,影视艺术的语言构成包括两大层面,即诉诸视觉的画面和诉诸 听觉的声音,因此它的语言系统要比其他艺术样式的语言系统复杂一些。但由于它是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常常会忽略他们各自的存在,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因为我们的忽略 而流失掉许多宝贵的信息。1、视觉元素:镜头、光影、色彩(1)镜头 镜头是影像艺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早期电影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粗糙走向 精致的标志就是它的构成单位由场面变成了镜头。当电影家开始用镜头来思维和创作时,电 影便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法,至此电影才完全摆脱了戏剧等其他艺术的束缚,以自己独特的 方式自由地讲述故事和传达感情,因此,认

2、识镜头的特点和意义是理解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前 提。电影镜头是指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影像,一般来说,一部电影都要 有几百个或上千个镜头,而一个镜头又可分解成若干个画面,电影就是用这些不同的画面组 成的影像来叙事表意的。应该说,任何一部影片都是创作者运用镜头构思和组织的结果,一 部影片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质量的高低,因此电影对镜头的选择和使用正如文 学对字、词、句的选择和使用一样也是独具匠心的。镜头不仅传达着影片的内容和思想,也 体现着影片的节奏和风格,更反映着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比如奥逊威尔斯的公 民凯恩,正是运用大量的运动镜头、全景镜头、景深镜头以及合成镜头

3、等来突出影片的神 秘色彩和哲理意味。由于电影的画面是限定在银幕的画框之内,而且又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因而每一个镜头都必 须在构图、景别、角度和运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地选择和合理的调整。所谓构图就是指画面中人、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体现画面信息和意图的主要手段。按 照一般的常识,构图应该是主次分明、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平稳规矩的,但电影的构图往 往不是那么简单,采用什么样的构图,取决于创作者的整体构思和影片风格,例如有话好 好说中的倾斜、摇晃等不规则构图,都是创作者刻意设计并为渲染一种特别的氛围、表达 人物特殊的情绪而服务的。电影画面的构图一般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叙事性原则,即构图 的目的是为了

4、更好地叙述事件、描绘场景、表现人物,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影片的内容;二是 表意性原则,即构图不仅要完成叙事,还要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思考;三是修饰性 原则,即通过巧妙构使画面与画面之间产生对比、排比、隐喻等修饰关系,使画面的意义更 丰富更复杂;四是整体性原则,即单个构图必须服从于整个作品,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个组 成部分。总之,构图不仅仅传达一种认知信息,同时也传达一种审美情感,构图是影片美学 空间性的最直接的体现。所谓景别是指镜头与被拍摄对象距离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它主要包括: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的不同和变化对影片的叙事功能和视觉效果有直接影响。远 景用来表现远距离的

5、人物和广阔的空间环境,其目的在于展现场面的恢宏与气势,有利于介 绍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感情;全景表现特定环境中被拍摄对象的整体的画面,其目的是为 了展示一个特定的叙事空间,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整体感和层次性;中景表现被拍摄对象的主 体部分,其目的在于突出中心,并准确地展现某一特定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关 系;近景和特写都是表现被拍摄对象的某一局部或细部,其目的是为了更加集中、细腻地展 现细节,刻画人物,传达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和内涵。景别是电影最重要的视觉语言,也 是电影有别于戏剧的主要标志之一。景别的使用和变化即可以提高电影的叙事能力和艺术效 果,又会对电影的节奏和风格产生直接影响。 所

6、谓角度是指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形成的角度,一般可分为平、仰、俯以及正、侧、反等 几种。平角是镜头与被拍摄物保持水平关系,画面效果接近正常人的视觉习惯,给人一种平 稳、清晰的感觉;仰角和俯角都是特殊的镜头角度,它以高于水平角度或低于水平角度的镜 头拍摄画面,造成被拍摄对象降低或增大的效果,以此来表达人物的特殊感情或创作者的主 观意图。不如黄土地中先后几次表现翠巧去黄河边挑水,先是使用俯角镜头,后来是采 用平角镜头,最后则是运用仰角镜头,创作者巧妙通过镜头角度的变化来表现主人公从愚昧 到觉醒的过程。正面、侧面、背面等角度也是一样,都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意味和效果,如 喜宴中结尾父亲背对镜头举手接受检

7、查的场面,就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它实际上在通过 镜头本身不动声色的传达影片的思想和主题。所谓运动,首先是指摄影机的运动,电影中的一切镜头都是依靠摄影机来完成的,摄影机的 运动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运动镜头,利用摄影机位置的变化可以产生推镜头、拉镜头、 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以及升镜头和降镜头;利用摄影机运转频率的变化可以产生慢镜头 和快镜头;利用镜头焦距的变化可以产生变焦镜头、广角镜头和景深镜头等。镜头的运动可 以带来画面景别的变化,如推镜头是由远及近的逐渐接近被摄物,它可以使画面呈现出空间 层次的递进,即由远景、近景、特写的变化,从而起到突出与强调的作用。拉镜头则相反, 它是由近及远逐渐离开

8、被摄物,画面常常是由特写或近景慢慢变为全景和远景,画面的视野 越来越开阔,以此展示局部和整体的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等 艺术效果。比如音乐之声开头,先是一连串的航拍镜头,展示奥地利山区优美的自然风 光,接着是一个推镜头,表现在山坡上忘情地歌唱的玛利亚,这样影片就很自然地从以景物 为主的非叙事空间转入到以人物为主的叙事空间。然后一阵钟声响起,玛利亚迅速跑下山坡, 影片顺利完成了从山上到修道院的转场,镜头运动的流畅自如,节奏紧凑,充满了诗情画意。 再如马拉松长跑的男人中,主人公奋力向前跑,但由于使用了长焦距摄影,主人公就像 原地踏步一样,造成一种长路漫漫的感觉。镜头的运动不

9、仅使电影画面更为生动、丰富,具 有视觉动感和视觉冲击力,而且也有助于形成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节奏与气氛,增强电影的叙 事抒情能力,使电影的艺术空间和审美空间得到充分地延伸和拓展,大大提高电影的艺术感 染力。电影的第一步创作是从分镜头剧本开始,有镜头感的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从技术上讲, 一个镜头就是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影像,其实,每一个镜头都不是 随便拍摄的,都有不同的构图、景别、角度和运动方式,并在影片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任何 一部影片都是由数百个或上千个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又可分解成若干个画面,影片就是依 靠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镜头的组接来完成叙事表意的目的。镜头不仅传达

10、着影片的内容和思想,也体现着影片的节奏和风格,同时还反映着创作者的艺 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比如,2002 年陆川的寻枪片长85 分钟,共有1200个镜头,整部 影片的镜头都是在急匆匆的运动中,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紧张、焦虑、恍惚的心理状态。 一个警察把自己的枪丢了,这不仅是丢了一个警察的身份,也丢了一个男人的自尊。寻枪的 过程就是寻找人的尊严的过程。这显然是一个非写实的电影,所以它采用了很多非写实的手 法,包括短镜头、快节奏、升格摄影、降格摄影、夸张的音响等。而 2004 年的可可西里 镜头语言非常质朴、纯净、冷峻和大气,因为他要展现是一种生存的残酷。再如:英国导演艾伦帕克1984年拍摄的影片

11、鸟人,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曾获 得 1985 嘎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影片在制作上精益求精的影片,在电影语言的运用 上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鸟人出场”的四个镜头:(1)蓝天远景、仰角、拉、从上向下(2)铁丝网-窗户近景、仰角、拉、从上向下(3)鸟人的脚、手、脸特写、平角、摇、从下向上(4)坐在地上凝视窗外的鸟人全景、平角、固定这几个镜头一闪而过,如果你不明白它的构思和意图,就无法理解它其中传达的意味。这一 组镜头具有叙事和表意双重功能,它既介绍了人物,又暗示了主题。从天空拉到地面,从室 外拉到室内,室外的辽阔与室内的狭窄形成对比,室外的明亮与室内的阴暗形成了对比,而 分割室内和室外的是铁

12、丝网。于是我们看到了自由的世界与封闭的空间的区别,看到了理想 与现实的反差。用电影的术语来说,这是由四个镜头组成的蒙太奇句子。前三个镜头后是逗号,第四个镜头 后是句号。镜头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形成一个反向对称的结构关系,非常富有层次感和 表现力。在色彩上以纯净的蓝色为主,明暗对比的光线构成了一个梦幻般的非现实的空间。它着重展 现的是鸟人的心灵世界。鸟人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非正常人,他时刻都幻想着自己能 摆脱大地的吸引,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这是一个浪漫、善良而又脆弱的人,当然也是一个 无法在现实中生存的人。当他在越南战场上目睹了森林被燃烧弹炸毁,鸟儿被烧死的场面后, 他疯了。于是开始拒绝和

13、屠杀鸟类的人类交流,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鸟人”。一个执着于梦 想的男孩在现实中的碰壁和挣扎,很像孔雀中的姐姐。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追求“飞 翔”。影片用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镜头语言,将鸟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4)表演风格 表演风格是指演员在扮演时所显示的个性和风采,它同演员自身的外貌、 气质、性格以及表演天赋有关。很多电影演员都因其卓越的表演才华和独特的创作个性而饮 誉天下。如查尔斯卓别林、奥逊威尔斯、英格丽褒曼、费雯丽、凯瑟琳赫本、克拉 克盖博、马龙白兰度、达斯廷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 普金斯、热拉尔德帕迪约、卡特琳娜德诺芙、索非亚罗兰、本金斯利、朱丽叶比

14、 诺什、苏菲玛索以及高仓健、山口百惠、阮玲玉、赵丹、白杨、孙道临、巩俐、葛优、成 龙、张曼玉等等。演员和他们创造的艺术形象成为电影艺术美的主要内容,观众正是通过一 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来感受电影无穷的魅力。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将电影表演分为“表现派”、“静态派”、 “动态派”、“狂热派”、“奇异派”五种类型,一般的理论家则将其分为“体验派”和“表 现派”两种,或者说是“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两类。所谓本色表演就是依靠演员自身 的气质和禀赋来塑造角色,演员的外部造型和性格特点都与角色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吻合 性,于是演员的表演成为一种不露痕迹的表演,自然得体、真实可信。如人

15、到中年中饰 演陆文婷的潘虹、老井中饰演孙旺泉的张艺谋,城南旧事中饰演秀贞的张闽、顽 主中饰演杨重的葛优、远山的呼唤中饰演民子的倍赏千惠子等等。由于他们在自我和 角色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所以表演起来轻松自如、浑然天成,达到了“没有表演的表演” 的境界。再如日本演员高仓健以“冷面表演”著称,在影片追捕、野性的证明、幸 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车站、夜叉、兆治的小酒馆、海峡中, 他饰演的角色大多是沉默寡言、性格刚强、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这与生活中的高仓健十分 相似,因此他表演起来得心应手,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美国演员凯瑟琳嚇本本 身就是一个朝气蓬勃、倔强坚定、敏感而又勤奋的女性,她根据自己

16、的经历和感受来体验每 一个角色,因而她塑造的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她在早期的影片惊才绝艳 中,扮演了一位立志要靠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的女演员,这似乎就是她自身生活的一种写照, 因此她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演技,而且还带有原始的、朴素的真实感情。正是由于这部影 片使她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并从此和奥斯卡奖结下不解之缘。 1967 年, 58 岁 的赫本在猜猜谁来吃晚餐中,以高超的演技完美地塑造了一位通情达理的白人母亲形象, 赢得了第二次奥斯卡金像奖。 1968 年赫本又在冬之狮中,扮演了变化无常的英国王后 埃利诺,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81年, 72 岁高龄的赫本在金色池塘中,扮演了 一位热爱生活、善解人意、热情开朗的老人形象,她逼真动人的表演使她又一次获得奥斯卡 最佳女演员奖。1991 年,81 岁的赫本又在圣诞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