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7669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上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语文背诵默写1“今夜月明人尽望, ?”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此事古难全”;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 ”。3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风正一帆悬”。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 。”4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 ,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5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是

2、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 !”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7.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 ,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 ”。8.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 ”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我言秋日胜春朝”。9.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盈盈一水间, ”。1

3、0.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1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 来表示。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不亦君子乎?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 ?”欢

4、迎大家光临。海纳百川 , 无欲则刚。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理解性默写1、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2、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3、蝉 “ ,非是藉秋风”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4、鹧鸪中的“雨昏青草湖边过,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于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5、使至塞上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长河落日圆”。6、黄鹤楼描绘了醉人景色的名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 ”;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烟波江上使

5、人愁。”7、归园田居 “晨兴理荒秽, ”写作者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情形。8、沁园春雪赞美晴天美景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由写景转入议论的过渡句是:“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点明该诗主旨的句子是:“俱往矣, , 。”9、木兰诗表现征程遥远,表现木兰跃马飞奔,直赴少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 ”;极言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寒光照铁衣”。10、观刈麦表现农民矛盾心情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 ”。农民艰辛劳作的句子:足蒸暑土气,( ) 11、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 ”;表现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句子是:“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梦回吹角连营。”12、爱莲说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