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27581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本简本仅供参考查阅,如有不符以正式报告书为准)建设单位:杭州市电力局环评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2011年10月1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为满足杭州市江干区彭埠区域及其周围区域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杭州电网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建设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根据国家及浙江省有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杭州市电力局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和征询环境保护行 政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

2、,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1.2工程内容及规模该工程的建设规模详表1-1。表1-1工程的建设规模表项目本期终期评价规模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变电所(全户内)主变2 50MVA3 50MVA3 50MVA110kV配电装置:GIS设备,户内布置;110kV线路2回3回2回1.3地理位置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彭埠区域内,其中变电所拟建址位于江干区彭埠村,在建环站南路南侧,新建下宁路西侧。根据杭州市天成单元、 彭埠单元(城东新城城市设计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可知,本项目变电所 拟建址所在地块为供电用地;地块东侧为下宁路,路对侧规划为河道及绿化;南 侧为市政雨水污

3、水处理用地(泵站及配套用房);西侧规划为道路绿化;北侧规 划为道路绿化及商业金融用地。工程配套新建110kV电缆线路2回,1回T接在规划德胜变东站变线路上, 电源来自220kV德胜变,T接点选择在110kV东站变;另1回T接在钱塘变 东站变的钱彭1156线上,线路在艮山西路与车站南路交叉口开断后接至110kV下宁变,电源来自220kV钱塘变。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配套线路建设规模及路径走向方案见表1-2表1-2工程配套线路建设规模及路径方案表工程建设规模路径走向方案评价规模110kV下宁输变电工程工程配套新建 110kV电 缆线路2回,其中:a德胜变东站变T接至 下宁变:该段新建电缆路 径长

4、约3.6km,其中艮山 西路段及下宁路段新建 电缆沟0.65km,其余 2.95km电缆管沟利用钱 彭东站线已建预埋管沟。b.钱塘变东站变T接至 下宁变:该段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65km。德胜变东站变T接至下宁变: 电缆T接点选择在东站变内,从德 胜线路进线副筒出线后,利用原钱彭 东站线已建管沟,沿东风路至麦庙路 右转,沿麦庙路南侧人行道至环站南 路左转,沿环站南路西侧道路敷设至 艮山西路左转,穿越铁路后左转沿下 宁路接至下宁变。钱塘变东站变 T接至下宁变: 电缆T接点选择在下宁变内,钱塘 变东站变线路在艮山西路与车站 南路交叉口开断,分别沿艮山西路向 东穿越铁路后左转沿下宁路接至下 宁变。新

5、建电缆 线路2回, 路径总长约 3.6km。其中新建 电缆管沟0.65km,禾U 用已建预埋管沟2.95km。2污染因素分析2.1施工期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设备的使用将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冲洗和施工人员的生活 污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将产生施工扬尘; 施工期土石方的开 挖 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为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施工开挖亦将破坏施 工区域的原有植被。2.2运行期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在电能输送或电压转换过程中,高压线、主 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 50Hz)电场;高压 输电线

6、路导线内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 响周围环境。高压线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 形成脉冲电流注 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 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电花放电; 绝缘 子、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 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它可能 会影响其周围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及医疗仪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 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电磁场源, 其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 干扰。运行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以及风机的运行。 变电所若干名值守人员将产生 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110kV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固 体废弃物。

7、3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3.1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现状水平测量结果表明,本项目各监测点位中,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最 大值为3.85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为0.15 uT。以上数据均未见异常,工程 拟建址工频电磁环境质量良好;各监测点无线电干扰现场测量值均为一般环境水 平;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3.1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广播电视发射台或雷达站等无线 电敏感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噪声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主要考虑人员 密集区域等。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重点选取变电所周围100 m、拟建电缆线路两侧10m的区域中所涉及环境

8、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110kV下宁变电所拟建址现状为空地; 场址东侧为新 建的下宁路,南侧为在建的雨水污水泵站及配套用房,西侧为空地,北侧为在建的环站南路。本项目变电所拟建址所在地块为供电用地;地块东侧为下宁路,路对侧规划为河道及绿化;南侧为市政雨水污水处理用地(建设为彭埠污水泵站及 配套用房,目前该项目尚在建设中。据项目主管单位描述,其建成投运后,污水 泵站工作人员2-3人,配套用房工作人员保守50人以上);西侧规划为道路绿化; 北侧规划为道路绿化及商业金融用地。工程配套新建的110kV电缆线路路径总长约3.6km,其中新建电缆管沟仅0.65km,沿下宁路西侧人行道、艮山西路北侧

9、人行道敷设,敷设路段周围已道路绿化为主;其余2.95km利用原有预埋管沟。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3。表1-3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名称环境保护目标备注环境保护要求110kV下宁 输变 电工 程所 址前新片140号等4幢民房离变电所最近的为前新片 140号民房, 距离所址东侧围墙约 70m, 该民房为2F坡顶房E、B、N线 路无全电缆敷设注:E电场强度评价标准,4kV/m ; B 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O.ImT;N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2类标准。4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 电磁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根据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测量及类比测量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110kV下

10、宁变电所建成运行时对围墙外20m处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符合变电 所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0.5MHz时不大于46dBy V/m)。由类比监测结果分析,横河变所址周围各监测点的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均 远低于评价标准限值(电场强度 4kV/m,磁感应强度0.1mT),故可预测下宁变 电所建成投运后,所址各侧,及更远处的环境保护目标(前新片 140等民房)的 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将符合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电场强度 4kV/m 磁感应强度0.1mT,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由类比测量可知,本项目新建的 110kV电缆进线按规范设计建成运行后, 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将

11、符合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电场强度 4kV/m磁感应强度 0.1mT,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2. 生态影响(1)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110kV下宁变电所、配套线路均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境内。 根据杭州市生态功 能区划图,本项目位于限制准入区内,该类区域要求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 设规模,禁止新上高污染工业项目。根据110kV输变电工程的项目特点,本项目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不属于高污染工业项目,配套输电线路均采用地下电缆敷设。因此分析,本项目不会对所在生态功能区产生影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110kV下宁变电所总用地面积约 5750m2,所址区域现为空地。变电 所建成后将永

12、久占有土地,建设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将在所区内进行绿化种植, 因此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增添不可接受的影响。配套的110kV线路为电缆进线,线路路径总长约3.6km,其中新建电缆沟段 路径总长约0.65km。电缆沟的开挖将破坏一定的植被,但由于本项目线路基本 沿道路人行道敷设,且线路长度很短,线路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对电缆沟将进 行场地恢复(场地的清洗以及固体废物的清运),不会对道路绿化产生大的破坏, 因此分析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3. 噪声预测评价结论声环境预测结果可知,110kV下宁变建成投运后各侧围墙外1m处的噪声预 测贡献值均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13、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标 准的要求,符合声环境保护要求。4. 废水、固废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 变电所运行期无生产污水,值守人员(每个变电所 1人)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处理后用作所区绿化,不外排。所区雨污分流,雨水可设置雨水井汇集采 用自然排水;变压器事故排油采用集油坑经自流式排至事故油池贮存, 定期检查, 最终由主变生产厂家回收利用。(2) 运行期产生的垃圾为变电所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量每人每天 约0.5kg,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有偿清运,废旧蓄电池由原厂 家负责回收。5主要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4表1-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

14、效果类型内容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 染物施工期变电所 施工施工扬尘增湿作业 施工管理每日增湿作业5次以上,减 少70%施工扬尘运行期变电所 运行无水污染 物施工期施工人员泥浆废水沉淀池充分停留上清水回用,淤泥妥善堆放生活污水简易化粪池充分停留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运行期变电所值守 人员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用作所区绿化,不外排固体废 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 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建筑垃圾运行期变电所值守 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 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噪声防 治措施施工期根据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

15、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按本报 告要求落实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期在设备招标时,对主变、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应有声级值要求(主变噪声级 韦5dB、风机噪声级 60dB等),选择低噪设备。其他电缆沟施工挖掘后弃土可统一运送至所址或附近道路施工作为填方用; 无线电干扰和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的污染防治措施见电磁专项评价。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变电所内空地广泛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2施工场地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原有植被较容易恢复的区域,以便能在施工结束后恢复土地的原有植被,在施工过程中场地内的表层可先集中堆放,后用于场地植被的恢复。6污染防治措施6.1施工期(1)施工期分时段、分不同施工设备进行合理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场地。(2)110kV进线均采用电缆敷设,且合理选择路径。(3)科学文明施工,减少对施工区域植被的影响。6.2运行期(1)变电所采用全户内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