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753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复习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15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3、描述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结构基础. 4、简述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5、简述抗原和抗体. 6、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重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学活动课程内容(教师集体备课部分)教师二次备课/学生笔记1.免疫系统的组成:该部分内容由学生结合教材,自学完成图解填空。2. 免疫的类型:联系初中生物知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树状图认识“人体的三道防线”及所属的免疫类型。横线部分为教师备课填写内容,也是学生预习填写

2、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进一步的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一、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教材P19-20)【识记】1.免疫系统的组成:2. 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监视: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理解】1、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免疫如胃酸杀菌等属于非特异性还是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第几道防线?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属第几道防线?吞噬细胞是否也属这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中最发达的细胞器是什么?(1)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为特异

3、性免疫,为人体第三道防线,吞噬细胞属第二道防线。(2)吞噬细胞中溶酶体较发达,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 (2)吞噬细胞中溶酶体较发达,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请预览后下载!辨析比较:通过表格分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及联系。辨析归纳整合:抗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比较项目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来源大分子“非己”成分、衰老或病变的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由T细胞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分泌本质蛋白质或其他球蛋白蛋白质作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识别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对抗原起作用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如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增强效应T

4、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举例外毒素、凝集原、类毒素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结合教材学生先自主完成体液免疫过程图解,再由小组讨论完善。明确免疫过程、参与的细胞种类及各自的作用。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类型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区别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

5、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责任【拓展】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在人体免疫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存在怎样的联系?活动二、特异性免疫【识记】1、 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据图解分析)2、抗原和抗体(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_特异性免疫反应_的物质。如_病毒_、_细菌_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2)抗体:能与该抗原发生_特异性结合_的具有免疫功能的_球蛋白_。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_血清_(主要)、_组织液_ 、_外分泌液_。【理解】1、特异性免疫的过程(1)体液免疫过程:完成图解导学活动课程内容(教师集体备课部分)教师二次备课/学

6、生笔记请预览后下载!类比学习:结合体液免疫过程图解,尝试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解。师补充讲述人教版教材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先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然后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将抗原分解清除。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不仅承担呈递抗原的作用,而且在接收到刺激后产生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不仅B细胞和T细胞会分化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而

7、且记忆细胞也可以迅速分化成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辨析比较:比较及准确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知识应用:以病毒侵染机体为例分析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将病毒清除的。(课件逐步展示) (2)细胞免疫过程:完成图解(类比体液免疫过程图解)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在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上有何不同?若侵入人体的抗原分别是蛇毒、结核杆菌、病毒等它们是如何被清除的?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免疫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并释放淋巴因子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

8、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以流感病毒为例阐述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免疫效应,最终将病毒消灭的:先依靠机体的前两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抵御病毒的侵入:当流感病毒经飞沫侵入正常人体时,首先侵入呼吸道粘膜(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起到清扫少部分流感病毒的作用,绝大部分流感病毒经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流感病毒并将其杀灭(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若病毒侵入到机体内部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散播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流感病毒隐藏的抗原决定簇,将流感病毒传

9、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流感病毒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流感病毒结合,从而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流感病毒和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当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将抗原释放到体液中;再由体液中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导学活动课程内容(教师集体备课部分)教师二次备课/学生笔记 导学活动课程内容(教师集体备课部分)教师二次备课

10、/学生笔记【理解】1、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效应T细胞、抗体。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反应快而强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在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上有何不同?若侵入人体的抗原分别是蛇毒、结核杆菌、病毒等它们是如何被清除的?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免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杀菌物质 特异性抗体 细胞因子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关

11、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3、两类免疫关系的协调请预览后下载!学生完成表格后,引导学生进行结论的归纳:1. 免疫细胞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唯一具有识别功能但没有特异性识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2. 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一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知识应用:通过分析“二次免疫应答”的机理,联系生活中进行预防接种达到预防

12、疾病的原因。知识的提升:免疫预防是指注射疫苗,让机体产生抗体或记忆细胞,提高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属于自然主动免疫。免疫治疗是指直接输入抗体、细胞因子、胸腺素等物质,对免疫缺陷进行治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知识联系: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分泌蛋白的种类。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_造血干细胞_摄取_、_处理_抗原,吞噬_抗原与抗体的_结合体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_骨髓_中发育_识别_抗原,增殖分化成为_浆细胞_ 、_记忆细胞_ 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_胸腺_中发育_识别_抗原,增殖分化成_效应T细胞_、_记忆细胞_并产生细胞因子效应B细胞_B细胞_或_记忆细胞_分泌产生抗体_效应T细胞_T细胞_或_记忆细胞_与_靶细胞_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_ B细胞_或_ T细胞_识别_抗原_,分化成相应的_ 效应细胞_【拓展】1、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的特点记忆细胞有何特点?结合右图说出二次免疫应答有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