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时代舞台监督系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27500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新时代舞台监督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谈新时代舞台监督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新时代舞台监督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新时代舞台监督系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新时代的舞台监督系统近年来,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一场文艺演出的成功因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剧本、演员、 独白、服装与道具等传统元素,现代演艺更多地将舞台灯光、舞台音响、舞台机械等融入到 演出的各个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演出活动对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北京奥运会开 闭幕式、央视春晚、经典歌舞剧等演出活动中都展现了形式多样的舞台、炫目多彩的舞台灯 效、海量的视频动画以及立体化的音响效果等。那么,如何才能使得一场演出从策划、编导、排练、进场、装台、彩排、演出、拆台到 退场,均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取得成功呢?这就需要一个“协调员”甚至是一个“协调团队” 在演出前后来保证前台和后台的工作顺利进行,这个人(

2、或者称为这个职务)就是舞台监督。 我国的舞台监督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引戏人”,主要负责节目串联和引出演员。后来, 从国外的“舞台监督”、“舞台管理”引进了这一职务,负责演出前后的演员、服装、道具 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与调度等工作。我国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数字化舞美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紧密融合的高端概念产业,是 当今国际艺术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发达国家的数字化舞美产业已经日趋成熟,而我国则处 于起步阶段,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缺乏与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水平及广阔的市场需求之间 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数字化舞台监督系统是数字化舞美产业的前瞻之作,在未来我们应拓展 思路,优先开发数字化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和通

3、用技术,重点研制快速数字文化产品设备,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技术平台,加强示范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我国舞美科技创意产业发展。之前的文艺演出中,舞台灯光控制、音响控制一般分别处于观众席后方的两个控制室内, 由灯光师、音响师分别控制。舞台机械控制台往往设置在侧舞台的舞台机械控制室内,也由 专门的舞台机械控制师进行控制。所以,舞台效果控制设备处于独立控制,无法实现协同、 统一的控制与调度。因此,现代文艺演出中,舞台监督除了需要协调演员、服装、道具和演 出时间,更多地肩负起协调灯光、音响、机械等在演出前与演出时效果呈现的任务。数字化舞台监督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

4、建立的舞台监督系统,为舞台全方位的通话、视频监督监控提供方便,满足演出现场监督监 控调度指挥及业务交流整体协调的要求,该系统在人民大会堂国庆文艺晚会以及各类演出场 馆中大量使用,在演出效果、效率和演出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系统通过一套设备和一个界面就可以实现舞台总监、舞美、导演、音响师、灯光师、 演员以及相关业务岗位等之间的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多点对多点的实时音视频通讯,舞台 指挥调度高效、快捷,运行安全、可靠。可以针对舞台及演出类型调整系统,舞台导演、监 制可以实时全面快速的掌握舞台态势,进行统一管理,分级调度,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 同时,该系统的构建方便,成本较低,在舞台监督监控

5、指挥过程中全方位任意调度,不受线 路、距离、信号干扰及信号源盲区的限制,可借助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进行实时 调度指挥。在大型的户外演出中也会发挥其巨大的优势,移动安装非常简单方便,极大地满 足各类固定场所及外场地的移动工作需要。之前的舞台监督系统还不能够充分地满足舞台监督指挥与调度的所有需求。在系统性能 方面,之前所应用的舞台监督系统均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无法保证,因此,舞台监督系统的网络化将是一个趋势;通迅子系统方面,有线对讲只能够满足固定位 置的语音收发,而无线对讲尽管能够满足移动收发,但是因其受到众多演出设备和室内环境 的影响,通信的可靠性依然无法保证,因此,围

6、绕如何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的研 究工作也是一个热点;在系统功能改进方面,则可寻求更智能化、实时性更强的指挥、调度 方法。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舞台监督系统的功能必须更加强大,性能也要更加高效,只有 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演出。与传统的舞台监督系统相比,数字化舞台监督系统解决了对讲系统各行其道、标准不 一,设备不兼容,系统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出错,维护不便等问题。实现了全方位、实时 监督监控,大大降低了舞台监督监控的运行成本,保证了调度指挥的安全畅通,快速提高我 国现有的各类演出场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及装备水平。数字化舞台监督系统是具有科学延伸性 的产品,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大大超出目前确定的技术服务内容,为社会和文化提供新的创 新。其高效、实时、安全、稳定的特性,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监督监控工作,全面 提高协调调度、指挥调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