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9)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27498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 (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 (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 (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 (9)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 (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 (1)从实践中的两次连续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中,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结合数轴描述出变化的过程,列出相应的等式,从而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与人协作的习惯; (2)通过实践、探索、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与加法运算率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灵活的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三、教学过程(

2、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激活学生思维,生成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从而引入新课。 问题1:连续两次运动的结果,应该看作是一种什么运算? 问题2:从数学的角度如何刻画一个人运动的方向和距离?有什么简单的方法? 问题3:有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从起点开始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问题4:能否将上面的运动用数学式子的方式表示出来? 第二环节:联系实际,积极探索 活动一:探索连续两次运动的和。 预设回答(1):两次连续运

3、动应该是加法运算的结果; 预设回答(2):用符号表示运动方向,其绝对值表示运动的距离; 预设回答(3):若两次都是向东 走,则一共向东走了50米, 表示:(+20)+(+30)=+50 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 一共向西走了50米, 表示:(-20)+(-3 0)= -50 教师导语:以上两种情形都具有类似的情形,即:方向上是相同的。 预设回答(4):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则最后位于原来位置的 西方10米, 表示:(+20)+(-30)= -10 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则最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10米, 表示:(- 20)+(+30)= +10 以上两种情形都

4、具有类似的情形,即:方向上是相反的。 预设回答(5):若第一次向西走3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则最后位于原来位置, 表示:(- 30)+(+30)= 0 预设回答(6):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没走,则最后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 表示:(- 20)+0= -20 说明:教师只提供层层递进的连续几个问题,其结果均由学生合作完成,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思维 活动二:概括有理数加法法则: 根据以上的算式,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由一名学生叙述本组概括的法则描述,再由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生成法则(这个过程可能并不顺利,教师要大胆让学生说,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

5、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第三环节:知识讲解,巩固新知: 阅读下列解题过程,是否有错?若有错,请说出错的原因。 计算 (3)(5) 解:(3)(5)=2 错解分析:本题计算忽略了“先定符号,后计算绝对值”的顺序,因此平时解题时,一定要遵循法则等 正确解法(3)(5) =(53)=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总结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结

6、果的符号,再计算结果的绝对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解释,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及时巩固。) 第四环节:例题板演:应用提升: 例1、计算下列各式: (1)-11+2= (2)(+20)+(+12)= (3)+4.3-3.2= 解:(1)原式-(11-2)=-9; (2)原式+(20+12)=+32; (3)原式+(4.3-3.2)=+0.9; (在讨论、交流中,巩固强化有理数加法法则,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算必有据,及能自我评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练习(一):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的运算,并求出计算结果: (1)(2)(4);(2)(5)4; 学生练习(二)、

7、某家庭工厂一月份收支结余为1200.50元,二月份收入为2000.70元,问二月底家庭工厂的收支结余情况如何? 解:(1200.50)(2000.70)(2000.701200.50)800.20(元) 答 :二月底家庭工厂的收支结余为收入800.20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请举例说明。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1、有理数加法 2、有理数加法法则:一般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