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27493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出题人:张静霞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部分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试卷自己保留。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13题。(9分)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

2、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倦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C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D阙秦以利

3、晋 阙:侵损2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3分)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3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 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又马,攻城

4、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军

5、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数却:多次退却。 B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 竟:竟然。 C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 阴:暗中。D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 军:驻扎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B因以法诛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分王其地,南面称孤。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

6、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二).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10分)7.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

7、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9分)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注:移家,搬家。8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5分)9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四)10.默写(6分)(1)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

8、字,完成后面题目(24分)诗文大家余光中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私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这样潜心苦读的人

9、,却也是极端浪漫的。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

10、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

11、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姗姗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余光中,这位诗文大家,有一天,中国亦以他的名字为荣。(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感到无法理解。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余光中的女儿姗姗与父亲朝夕相处,所以非常了

12、解他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是非常准确到位的。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是个唯美主义者,也是个在文章、生活、品德等诸多方面的完美主义者。(2)、余光中是怎样对待与人交往谈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余光中为什么自称为“艺术的多妻主义者”?结合文章分析。(6分)(4)、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13、恰当的一句是:(3分)A她的小学和初中的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C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D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回国后,中国人民因人成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1964年终于取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成功。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B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C他觉得过去的日子太平凡了,每次想起那些峥

14、嵘岁月,他都感觉汗颜。 D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左右,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C.这次再版,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D.今天来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十多所学校的领导。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D史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