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解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27440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盘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盘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光盘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光盘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光盘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盘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盘解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光盘种类一览 目前CD-R/RW已经成为平名化的产品了,很多人装机时已经将其列为“标准配置”了,今天笔者不想和大家多谈刻录机的选购和安装,只想和大家谈谈各类光盘片 【CD-ROM压片】 将刻好的母盘做成一个模型,然后用“射出成形”的方法,将基板射出变成裸盘,使它有凸起及凹下的刻痕,以记录0与1的资料,再镀上一层铝作为反射层,最后印刷就完成了整张盘片的制作,所以压片复制的光盘是由保护层、反射层和基板等三层组成的。正版的唱片、VCD以及大部分正版软件一般都采用此类盘片。 【CD-R空白片】 由保护层、反射层、染料层、基板等四部分组成。这种盘片的缺点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说,刻录时高功率激光

2、照射CD-R盘片的染料层,使其发生化学变化,既然是化学变化也就再也无法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所以无法重复写入。凭借染料层的“变化”与“不变化”的两种不同状态,就可以模拟出一般光盘片上“平面(Land)”与“凹坑(Pit)”的效果,因此刻录成功的CD-R光盘,理论上可以在任意一部CD-ROM光驱中使用。 CD-R光盘主要分为“绿盘”、“金绿盘”(又称“银盘”)、“金盘”、“蓝盘”。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依照色彩来区分呢?”这主要是因为盘片的构造,除了那些塑胶外,主要是由金属反射层及有机染料所组成的,反射层的成分主要是24K黄金和白银两种(_有没有兴趣收集“金矿”?)。 目前市面上的CD-R空白片采

3、用的有机染料主要分为三种:Cyanine、Phthalocyanine、AZO,以这三种有机染料所制造出来的CD-R空白片通常被称为绿盘、金盘、蓝盘,以下就为大家说明简要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 Cyanine(绿盘) Cyanine是由太阳佑电(Taiyo Yuden)所发明的,是其它两种材质的原型材质。换句话说就是先有Cyanine,然后Phthalocyanine和AZO才根据Cyanine改良而成的。Cyanine 原始材质非常怕强光,属于感光性材料,在制造时必须加入适当的合成铁金属以降低对光的感应能力。Cyanine为一种青蓝色的感光化学材料,与反射层的黄金色混合之后,会在读写面形成墨绿

4、色或蓝绿色,所以用Cyanine作为原料的CD-R盘片称为绿盘。 不过绿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一代的绿盘加强了感光材料的抗光性,也就是说加强了盘片的保存性,因此可如金盘那样拥有较长的保存期限,由于原料颜色较淡,外观成色与金盘很接近,因此很多人称之为金绿盘(或银盘)。 使用Cyanine材质的CD-R光碟片的生产商在全世界一共有四家,它们是:Mitsubishi(三菱)、Richo(理光)、Taiyo Yuden(太阳佑电)以及TDK,但是我们还会看到其它很多不同的品牌的绿盘,其实这些都是这四家公司的OEM客户,主要常见到的有3M、DIC Digital、Fuji(富士)、Kao(花王)、Max

5、ell(万胜)、philips(飞利浦)、sony(索尼)、That*s、yamaha(雅马哈)以及其它再与这些公司签约的下游公司。 Phthalocyanine(金盘) Phthalocyanine也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质的化学材料,具有比Cyanine更好的抗光性,亦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经长时间的保存后不易产生异变,所以制造厂商便以数据存放可达百年大作宣传。但是Phthalocyanine并非单单因为这样而被称为“金盘”的,称为金盘主要是因为Phthalocyanine本身呈现淡黄色,与反射层的金色混合之后,在读写面呈现金黄色,因此才被称为金盘的。 制造此种CD-R盘片的工厂只有Kodak (

6、柯达)与Mitsui Toatsu(三井)两家,这也就是为何市面上的散盘几乎没有金盘的缘故。并且Kodak还有其“Infoguard”专利技术,它在盘片最上层涂了一层特殊物质,以更好的保护盘片不受腐蚀和氧化。 AZO(蓝盘) 以Verbatim 公司为早期代表。由 Verbatim 的母公司: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mpany)负责生产,这种CD-R盘片是使用金属化AZO有机染料加上低价银材质反射层制造的。金属化AZO染料本身为深蓝色,与银白色的反射层搭配形成蓝色的读写面,因此被称为蓝盘。Verbatim公司在早期研发AZO材质时,经多次测试发现,此种材质的寿

7、命可达100年之久。 为了方便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列出如下公式: 绿盘 = 黄金反射层 + 青蓝色的Cyanine染料 金盘 = 黄金反射层 + 淡黄色的Phthalocyanine染料 蓝盘 = 白银反射层 + 深蓝色的AZO染料 【CD-RW空白片】 其原理相对比较复杂,基本上是由保护层、反射层、上绝缘层、刻录层、下绝缘层、基板等六层组成。最特别的是它的记录层使用“相变技术(Phase Change)”该记录层采用的虽也是有机染料,但和CD-R所使用的截然不同,是一层包含银、锑、碲、铟等多种金属组成的金属薄膜。当受到10mW(毫安)激光照射时,便达到“结晶温度”,倘若再受到20mW激光照射,

8、便又会达到“熔解温度”,但冷却后并不会恢复原结晶状态,反而回到最初的非结晶状态。利用此材料的特殊性,我们可以让记录层产生结晶或非结晶的状态,此时“结晶(Crystalline)”及“非结晶(Amorphous)”就能表现出“平面”与“凹坑”的效果,以便用来记录0与1的资料。 但是由于材料特性的关系,改变状态的次数有限,大约在1000次左右,而且它对激光的反射率大约也只有15%,远远低于CD-R的65%、以及CD-ROM压盘的70%,所以必须在提供了Multi-read功能的光驱上才能正常读取数据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是中央处理器的意思。我们经常听人谈到的

9、486,Pentium就是CPU 。CPU是一个电子元件,其规格就标注在元件上或元件的包装盒上,如i80486DX2-66这行编号就代表了这颗处理器是Intel公司制造的486等级的CPU,它的最高工作频率是66Mhz;又如K6-200的CPU,代表了这颗是AMD公司制造的586MMX级的CPU,它的最高工作频率是200Mhz。 CPU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的内部元件主要包括: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三大部分。指令由控制单元分配到逻辑运算单元,经过加工处理后,再送到存储单元里等待应用程序的使用。 为了增加CPU的执行效能各厂商发展出很多技术。例如: 1、多个运算单元同时进行运算。 2、管

10、线功能:让指令或资料同时多笔准备好。 3、预先存取功能:当程序或资料还没有执行到时,便预先取得并存于CPU内。 4、预测功能:预测程序会执行的路径预先把资料先取回来。 5、多媒体功能:把一些以往由专业多媒体芯片的功能加入CPU。 例如 Intel 的 MMX。 以下是常见的CPU厂家: 1、Intel 2、AMD 3、Cyrix(已被VIA收购) 4、IDT(已被VIA收购) 评判CPU的性能好坏的几个主要参数包括超频、内存总线速度、扩展总线速度、工作电压、地址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内置协处理器、超标量、L1高速缓存、采用回写。超频:CPU的频率包括主频、外频、倍频。外频即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11、,主频即CPU内部的工作频率:外频=主频倍频。现在一般的标准外频包括66Mhz 133Mhz 100Mhz。标准的倍频包括:2、2.5、3、3.5、4、4.5、5等。 “超频”乃是当前众多DIYer们的口头禅,但同时又令许多对电脑了解不多的人感到困惑。下面我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超频”。 “超频”就是强制CPU在高于标称频率的频率下工作,通过提高计算机主频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但现在DIYer们已把超频扩到了更大的领域,除了CPU,AGP卡、PCI介面卡、DRAM甚至于硬盘等都因为CPU外频提升而工作在规格以上的频率,从广义上讲这都叫做超频。 下面我就先从CPU的超频谈起。提高CPU的工作频率有

12、两种方法:提高倍频系数和提高外部总线频率。 外部总线频率就是我们常说的66MHz、75MHz、83MHz、100MHz,甚至更高。倍频系数就是CPU的工作频率和CPU内部频率的比值,比如3倍频、3. 5倍频等。如赛扬300A的工作频率是300Mhz,其内部频率是66Mhz,倍频数为4.5。那么是否每一个CPU都能超频,超频又需要什么条件呢?一般来说Intel公司生产的CPU的超频性能最好,一般都可以稳定地向上超两个等级;而其他几家的产品超频性则弱的多,有些甚至根本不能超。因为超频会使CPU和电脑的其它部件在超额状态下工作,所以选用质量好的部件是超频成功的关键。 为了超频,一般来说名牌主板是你最

13、好的选择,如升技的BH6、BX2,技嘉的GBBX2000,华硕的P2B等,他们不仅做工精良,且支持多种外频。名牌主板虽然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如果囊中羞涩,则可选择较便宜的主板,如华基、麒麟等,它们也有不错的超频能力。此外,在选择主板时,最好选择具有软跳线功能的主板。使用软跳线的主板在改变CPU工作频率时就不用在复杂的主板电路上寻觅那些不起眼的跳线了。 超频的另一瓶颈就是内存,早期的72线EDO内存超频能力一般,最多能上到75Mhz外频,能跑83Mhz外频的少之又少。现在的168线SDRAM内存又分为PC100和非PC100两种。一般来说PC100的要比非PC100的贵几十元。不过为了机器能够

14、稳定地运行在100MHz或更高频率上,PC100内存是必不可少的。PC100内存又有不同的规格,它们的速度不一样。从理论上说,CPU要想稳定地运行在100MHz外频下,内存速度必须是-10以上的。(所谓-10就是指内存的工作周期为10ns,以下同理。)因为1秒除以100M等于10纳秒。同理,你若想使用125MHz外频,则内存速度必须是-8以上的。现在市面上的内存有不少标称自己是-7的,但实际上只有三星的KMXXXSXXXXBTG7等几个名牌型号才是真正的7ns的,其它的则都是奸商们通过打磨,使10ns的 SDRAM产品披上了7ns的外衣。 硬盘也是超频路上的一道坎。总的来说,各种硬盘的较新型号

15、都有较强的超频能力,而早期产品则超频性能不佳。在各种硬盘中,笔者向大家推荐昆腾系列硬盘,一直以来昆腾就以较强的超频能力著称于世。尤其是其火球七代和火球八代超频性能更是出众。 超频成功与否还与其他设备密切相关。在一台计算机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板卡。它们采用不同的总线接口,如现在流行的AGP显卡。AGP接口的标准频率是66.6MHz,它的工作频率与CPU的外部总线频率之比是1:1或1.5:1。当CPU工作在133MHz外频时,它的工作频率将会高达88.6MHz,这对AGP显卡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当使用 PCI卡时,如工作频率达到100MHz,则会使用3分频,既100除以3,等于33.3MHz。所以在1

16、33MHz下,PCI卡的工作频率将是44.3MHz,高于标准的33.3MHz达30%,如此苛刻的条件并不是每一种PCI卡都能承受的。 如果你的电脑配件都能达到上述条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超频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超频一定成功。使电脑各部件超负荷运转,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热则是各种电子部件的大敌,当温度达到80摄氏度,就会发生电子转移现象,从而损坏设备。用手摸摸你的CPU吧,如果它的表面温度已达到了50至60摄氏度,则它的内部温度已经到了80摄氏度,这已经是危险温度了。所以好的降温设备是超频者必不可少的。CD-R与 CD-RW的主要刻录格式 大家知道 ,CD-RW的刻录原理与 CD-R 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能否对光盘重复刻录,而写入光盘上的文件格式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光盘的刻录格式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