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7382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号黄小凯黄河的主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黄河的主人 教学设计启东市永和小学 黄小凯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本课中心句,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设想: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

2、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

3、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色通道内的只识不写。读准两个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3. 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黄河的壮美和羊皮筏子的小、轻、险。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羊皮筏子的小、轻、险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板书“黄河”,说说你对黄河的了解。2.出示图片,欣赏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滚滚,那气势令人胆战心惊。3.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袁鹰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散文,也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揭题:黄河的主人

4、。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他被称为“黄河的主人”?)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直接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激发学习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认识黄河皮筏1.带着疑问去读一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词组1黄河滚滚 浊浪排空 惊涛骇浪 整个吞没 波浪滔滔 万马奔腾(1)指名读(2)“滚”“浊”是本课的生字,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记住呢?小结:水边公正穿衣,虫儿遇水洗个澡。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记住这些生字,也是一个好办法。(3)读着这组词,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个词语都气势不凡,仿佛黄河就在我们的眼前。(4)读好这

5、些词。词组2磁力 体积 竹篙 凭着 漂流 身系乘客安全 如履平地(1)指名读,找出两个多音字。(2)说说怎样才能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选择正确的多音字读法,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3)读着这些词语,不知不觉中,你想到了课文中的谁?板书词语:艄公(4)猜猜这个词的意思。你为什么这么猜?怪不得是舟字旁呢,现在呀,只要是撑船的人都叫艄公。黄河上,艄公撑的是什么?(5)简介“羊皮筏子”。出示图,师介绍;羊皮筏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羊皮制成的。用十多张羊皮吹满了气绑在一块儿,上面铺上竹筏,就成了羊皮筏子。千百年来,它是黄河两岸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成了大胆游客漂流的工具。【设计

6、意图:学好生字词是学习课文的前提和基础,生字词不仅仅是会读,会写,会理解,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灵活运用,并为学好课文服务。】三、速文初探,理清文章脉络1.再次浏览课文,找找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用浪线画下来。2.交流句子:“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1)指名读。(2)圈出关键词语。板书: 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出示练习: 结合词语,选择正确的字义。 履:鞋;脚步;踩在,走过;执行 郑人买履( ) 如履平地( ) 步履轻盈( ) 履行合同( ) (3)这段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出示“

7、敬仰和赞颂 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自由读。 这三组词中,“和”相当于“而”、“与”,相当于标点符号“、”,能不能去掉一个?相当于关联词“既又”、“又又”。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有节奏。指生读。 3.学习分段(1)黄河水中,一只羊皮筏子迎着风浪在漂来,羊皮筏子上的人们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找出来,读一读。(5-6)(2)人们的沉着与镇定让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艄公的勇气更值得人钦佩呢。指名读(7-8)(3)正是有了这样的艄公,那万马奔腾的黄河也并不显得可怕了。看看文章剩下的内容写了什么呢?(1-4)【设计意图: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的时候,不仅能读准确,读流利,更要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拎出文章的中

8、心句,使学习更有层次感。】四、品读感悟,感受皮筏之险 自学第一段,在描写羊皮筏子和黄河激流的句子上做上记号。(一)黄河如此壮美 1.黄河是怎样的?指名读。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看黄河的视频。想想用哪些词语形容黄河?你有怎样的心情呢?句式训练:我看到了( )的黄河,我感到( )。4.理解“胆颤心惊”。5.指导感情朗读。(二)皮筏何等惊险这样的黄河让我们“心惊胆战”,为什么我那么担心呢?默读2-4,在你有想法的地方写写批注。预设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1.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评价这个同学注意了哪些

9、词?请生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2. 点出“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整个儿”与气势磅礴的黄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预设2再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1. 那么小的羊皮筏上载着那么多的人,你想说什么呀?2. 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3. 完成练习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好像( )。4.感情朗读。这羊皮筏子何等的惊险啊,黄河上的艄公仅仅凭着这样的羊皮筏子就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在感悟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五、当堂检测,做个有

10、心之人1.摘录描写黄河词语:2.用词语形容我对艄公的初步认识:3.描红生字板书设计勇敢和智慧 小 艄公 羊皮筏子 轻镇静和机敏 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3、学习作者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在朗读中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学难点: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黄河?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水流湍急2、谁能把这

11、样的黄河读给我们听听?【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课文资料,调动学生积累,激发学习兴趣。】二、快速浏览,紧抓主旨过渡:如此凶险的黄河,艄公却能驾驭它,征服它,艄公真是了不起。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能找出直接赞美艄公的话语吗?2、预设:“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3、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抓住中心。】三、图文结合,感悟品质1、下面让我们跟随袁鹰,再次领略机智勇敢和拥有高超技术的艄公。(出示插图)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河边,黄河汹涌,波浪滔天。看!河心里那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引读第五自然段。2、小小筏子上坐了六

12、个人已经够让人惊讶了,更何况上面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番情景不禁让我们提心吊胆。3、那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和艄公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圈划出乘客和艄公不同表现的词语。预设 艄公:沉着 小心 作者:提心吊胆 乘客:谈笑风生 专心致志 指指点点 大胆 从容4、假如你就是艄公,你认为你为什么能这么沉着?为什么会这么小心?为什么这么专心致志?小心和大胆是一对反义词,这里是不是矛盾了?5、其实艄公在黄河上的每分每秒都是需要胆大心细的,因为黄河的水势是多变的,有时巨浪滔天,有时看似平静,突然就来了一个漩涡,有时浪势较小,但也暗藏危险。引读:巨浪滔天时,他 ;漩涡突现时,他 ;

13、浪势较小时,他 。6、看来,在这小心的注视中,在大胆的前行里,闪烁的是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所以说:(引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7、同学们,这里作者直接描写艄公的表现,这就叫“正面描写”。8、假如你是乘客,你认为你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谈笑风生,指指点点,能这么从容?9、乘客的从容来自于艄公的沉着和胆大心细,对艄公充满者信心。引读:巨浪滔天时,皮筏上的乘客 ;漩涡突现时,皮筏上的乘客 ;浪势较小时,皮筏上的乘客 。所以说:(引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10、同学们,课文主要写黄河的主人艄公,这里为什么还要写作者和乘客的表现呢?11、用作者和乘客的表现来衬托出艄公机智勇敢,沉着大胆的品质,这就叫“侧面描写”。【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艄公的品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提炼凝结,深化中心1、艄公战惊涛,斗骇浪,真是了不起。同学们,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假如有一天,你们真的来到了滚滚的黄河边,坐上了羊皮筏子会有怎样的表现?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自己可以默默地读读第7-8自然段,找出相关答案。2、预设(1)填一填:坐羊皮筏子需要 ,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 。是啊,乘客尚需如此,艄公就更需要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