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与NPV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7342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与NPV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市场与NPV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市场与NPV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市场与NPV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市场与NPV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与NP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与NPV(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市场与NPV金融市场与NPV金融市场经济个人和机构有不同的收入流和不同的跨时消费偏好。由于上述原因,产生了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用利息来表示。金融市场经济: 例子一个牙医每年收入$200,000 ,他选择每年消费 $80,000 ,所以每年剩余的$120,000 可以用于投资。他可以贷款给四个大四学生,每人$30,000 。 每个人承诺在毕业后的一年内归还本金和利息。牙医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1+r)$30,000(1+r)$30,000(1+r)$30,000(1+r)金融市场经济: 例子这样做的话他要进行四次信用评

2、级,所以更好的办法是,他可以把钱都投资到金融机构,而且一年之后也得到本金和利息。金融机构最终把这些钱分别贷给这四名学生,每人分别得到$30,000。 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30,000$30,000$30,000银行$120,000牙医$30,000$30,000(1+r)$30,000(1+r)$30,000(1+r)$30,000(1+r)$120,000(1+r)金融市场经济: 例子金融中介可以采取三种形式:规模机构上面的例子, 银行从牙医中得到一笔钱,分别贷给四个学生。期限机构商业银行吸收短期存款,给抵押人长期借款。风险机构金融中介设计不同风险特征的证券以满足借贷双方的不同风险容忍

3、度。市场出清通过市场使得可借贷资金的供需达到平衡。当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价格是均衡价格。货币的价格是利率。3.2 制定跨时期的消费计划个人可以通过借贷来改变跨时消费决策。一般地年轻时,消费 > 收入年壮时,消费 < 收入年老时,消费 > 收入忽略此时的风险, 令r为此时个人存贷利率。 我们可以通过划出现在和未来的消费图来表示。这个图刻画出消费者的跨时消费集。跨时消费机会集$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今天的消费一个拥有$95,000的个人面临着10%的借贷利率,他的机会集如图表示。一个可能的选

4、择是现在消费$40,000并投资剩余资金$55,000到金融市场; 所以明年可以消费$6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t+1时刻的消费跨时消费机会集$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另外一个能的选择是现在消费$60,000;把剩余的资金$35,000投资到金融市场;明年可以消费 $38,5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

5、20,000t+1时刻的消费$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今天的消费在机会集上做出自己的选择$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个人的偏好决定自己选择在机会集上的消费决策(线上的点)。耐心的人不耐心的人$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今天的消费$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

6、000t+1时刻的消费改变机会集$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利率的上升使得存款更有吸引力借款没有吸引力。.一个投资者选择今天消费$40,000, 明年消费$6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t+1时刻的消费$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今天的消费3.3 竞争市场在竞争市场:交易无成本。关于借贷的信息是可获得的

7、。市场中存在许多交易者; 个人无法改变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仅存在一个均衡利率否则存在套利机会。3.4 基本原则投资决策的第一个基本原则:一个投资决策要至少要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一样好,这种投资决策才是可行的。3.5 运用这个原则: 一个借款的例子一个投资机会今年要花$50,000,明年能收到$54,000的现金。是一个好主意么?取决于这个时候市场的利率。这个投资的回报率是8%,如果可借到的利息率低于这个数,可以投资。现金流入时间现金流出01-$50,000$54,0003.6 图示投资决策考虑一个投资者,他今年的收入$40,000 且明年的收入是$55,000。假设市场利率10%,他有一个

8、如下的投资项目。现金流入时间现金流出01-$25,000$30,0003.6 图示投资决策$0投资者的机会集:今年收入$40,000, 明年的是$55,000,且面临着10%的利率。一个可能的选择是今天消费$15,000,投资剩余的$25,000与金融市场(利率10%),明年消费$82,500。$0$99,000$55,000$82,500$40,000$15,000$90,000今天的消费t+1时刻的消费3.6 图示投资决策$0一个明智的选择是不投资于金融市场,而是投资于这个项目。他今天消费$15,000; 投资剩余的$25,000到这个20%收益的项目;明年消费$85,000。$0$99,

9、000$55,000$82,500$40,000$85,000$15,000$90,000t+1时刻的消费今天的消费通过市场上的借贷行为,他可以得到任何比原来现金流还要好的现金流组合。3.6 图示投资决策$0要注意到,我们的情况变好了。因为我们增加了今天(或明天)的消费数量。$0$99,000$55,000$82,500$40,000$85,000$15,000$101,500$101,500 = $15,000(1.10) + $85,000$92,273 = $15,000 + $85,000(1.10) $90,000$92,273t+1时刻的消费今天的消费净现值(Net Present

10、 Value)通过净现值计算方法,把我们所得到的好处转换成今天的货币:现金流入时间现金流出01-$25,000$30,0003.7 公司投资决策制订股东一致认为公司应该采取正净现值项目,而不关心具体的个人跨时消费偏好。3.7 公司投资决策制订正净现值项目使得股东的机会集向外延展。毫无疑问,股东的境况变好了。所有的股东偏好于正的净现值项目,不管他们个人是资金的借方还是贷方。t+1时刻的消费今天的消费3.7 公司投资决策制订事实上,股东不会对所有的投资决策一一投票,并且经理人需要经营决策原则来处理日常事务。如果经理人遵循净现值法则对项目进行投资,所有股东的状况将变好。这个净现值法则就是:对正的净现

11、值项目要进行投资,对负的净现值项目要抛弃。 分离定理金融市场的分离定理认为,采用净现值法则对同一个项目进行评估,所有的投资者将一致的接受或者一致的反对,而不管他们的个人偏好。逻辑上而言,把投资决策与股东分离开来是现代公司的一个基本要求。例子A先生希望把钱都存起来,明年才消费。 B先生希望把钱都在今天花完。两个人都考虑投资于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花$350,000购买一个大楼,明年可以确定以 $400,000卖掉 ? 收益14.28%?#0046992无风险利率是 7% ,可以通过这个利率进行借贷。?#0046992 例子 (续)A先生会投资于这家公司么? (从他个人看来这是一个明智的投资选择么)?

12、#0046992两种选择: 投资于公司,每$1一年后变成$1.1428 存钱到银行,每$1一年后变成$1.07 很明显,选择投资于公司 例子(续)B先生呢?两个选择: 今天花掉$1今天投资$1到这家公司,然后到银行借款。由于银行知道你明年有$1.1428的收入,所以他们愿意贷给你 :$1.1428/1.07 = $1.068?#0046992同样的,B先生也喜欢投资于公司3.8 概要与结论金融市场存在的理由是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市场调整他们的跨时消费。调整的手段是通过借贷的形式进行的。如果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比投资项目还好的机会,那么这个投资项目应该被拒绝。如果金融市场上不存在着比投资项目还好的机会,那么这个投资项目具有正的净现值。The point at which the intertemporal opportunity set pivots depends upon where 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