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27300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胫腓骨骨折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胫腓骨骨折所属部位:四肢就诊科室:骨科病症体征:大腿局部肿胀变形,腓肠肌撕裂,外踝呈现凹陷,胫骨压痛疾病介绍:胫腓骨骨折是怎么回事?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量上 1/3骨折移位,易压迫胴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

2、延迟愈合,儿童有时也可见胫腓骨的青枝骨折,长跑运动员也可见到腓骨的疲劳性骨折症状体征:胫腓骨骨折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胫腓骨骨折的症状介绍:一、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应注意是否伴有腓 总神经损伤,胫前、胫后动脉损伤,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是否增加。往往骨 折引起的并发症在骨折本身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二、诊断: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一般诊断都不困难,常可在疼痛、肿胀的局部扪出 移位的骨断端。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骨折合并的胫前后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的损 伤。检查时应将足背动脉的搏动、足部感觉、踝关节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动作为 常规记录。对局部损伤比较严重的挤压伤、开放性骨折以及

3、曾有较长时间扎止 血带及包扎过紧的伤员,特别要注意观察伤肢有无进行性的肿胀,尤以肌肉丰 富处为然,如已发生皮肤紧张、发亮、发凉、起水泡、肌肉发硬、足背动脉扪 不出、肢体颜色发绢或苍白等,即是筋膜间隙综合症的表现。应及时是紧急处 理。化验检查:胫腓骨骨折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胫腓骨骨折的检查介绍: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多采用X线检查,平片见胫腓骨上有局限骨纹断裂,骨 皮质不连续并有切迹者,骨密度增高和骨膜增厚硬化基本上在所有病例中都可 以现,骨小梁粗乱排列不整齐,并可见模糊不完全性骨折线,严重病例可签名 簿骨骼变形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对于怀疑可能有动脉损伤的病例要及时行血管彩超检查。因为多普勒超声

4、血管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在床旁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并能明确各部 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及方向,对肢体的血供范围及血管损伤的情况多能有大致 的了解,这对于急诊手术方案的及时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要时可行 DSA检查。但DS脸查的临床应用仍 有较多的局限性, 比如:属有创性检查手段;需反复搬动患者,对于全身多发 伤患者较为不便及危险;费时,可能耽误救治时机。鉴别诊断:胫腓骨骨折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胫腓骨骨折的鉴别诊断:结合临床及XB表现多可确诊,但疲劳性胫腓骨骨折有时需与骨样骨瘤及青 枝骨折、局部骨感染、早期骨肿瘤等鉴别。1 、骨样骨瘤虽有骨皮质增厚及骨膜反应,但有

5、较典型之瘤巢。2 、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小孩,有确切外伤史。3 、局部骨感染以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为主,无骨小梁断裂及骨皮质切迹征, 而临床上皮温较高。4 、早期骨肿瘤以花边样或葱皮样骨膜反应为主,逐渐出现骨质破坏、瘤骨 及软组织肿块等。疲劳骨折和以上各种骨疾病虽有相同的局部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硬化等 表现,但它仍有自身的特点,只要抓住 X线特点及临床病史,即可对疲劳性骨折 作出正确的诊断。弁发症: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以下就是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介绍:胫腓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尤其不稳定性骨折极易移位。局 部外固定往往失败。重定不理想,因力线改变,会引起行走疼痛及并发创伤性 关节炎。在

6、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中,主要是容易合并主要血管损伤,因其多为重大暴 力引起的损伤,故其伤情通常较重,并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内脏器官损伤,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后,肌肉丰富的小腿肌群组织极易受累,因为骨 骼肌对缺血较为敏感,通常认为肢体肌肉组织在缺血68小时后就可以发生变性、坏死; 如同时合并有软组织本身的损伤,则其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就更短 暂;而且,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术后伤口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亦大大增加了截 肢的危险性。治疗用药:胫腓骨骨折药物治疗有哪些?胫腓骨骨折应该如何治疗?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手法复位和外固定:麻醉成功后,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牵 引与反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透视下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整复, 复位后可用小夹板或长腿石膏固定。(二)骨牵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因骨断端很不稳定, 复位后不易维持良好对位,以及肌折部有伤口,皮肤擦伤和肢体严重肿胀,必 须密切观察肢体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续 牵引。(三)骨外穿针固定法。(四)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