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期中考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272797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题一 选择题(单选,25个,每个2分,共5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2.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3.(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

2、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4.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5.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的理由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

3、的反清斗争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7. 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

4、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8.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 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 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AB C D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B、蒸汽机的发明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

5、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11.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英国资源很匮乏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 D、 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12.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

6、向”的本质含义是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3.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间,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多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十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 B C D14 .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

7、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表明 洋务运动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洋务运动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A B C D15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16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话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17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

8、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农业台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A B C D1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A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19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

9、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20 江泽民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 B C D21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西餐

10、厅 、电影院C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22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23.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 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11、的原因有 列强侵略的加剧 西方文化的渗透 崇洋风气日盛 政府的大 力倡导 A B C D24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20世纪80年代,所送嫁妆: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20世纪90年代,所送嫁妆: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这能够说明保留了传统特色 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改革开放,人们收人增加 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 B C D25步步为营是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推出的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通过每晚的现场转播,许多观众“打滚子”的水平得到提高。这一节目体现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 A体育赛事 B传

12、播资讯 C文化娱乐 D远程教育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单选,25个,每个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26. (15分)伴随着人类的逐步发展,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

13、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