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7256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二级路勘察总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港木格经城隍至博白水鸣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2合同段)SDK1-2贵港木格经城隍至博白水鸣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2标段)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1.序言1.1工程概况1.1.1项目作用、功能及地位拟建贵港木格经城隍至博白水鸣公路工程位于广西东南部,纵贯贵港市、玉林市和钦州市。是我区普通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正在编制的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初步方案中的“纵七”中的一段。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公路网结构,提高国省道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加强贵港、玉林和钦州三市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第1合同段地理位置图 图1.1.1-1拟建贵港木格经城隍至博白水鸣公路线

2、路基本由北向南走向,起点位于贵港市木格镇李屋村附近,与兴业至六景高速公路木格互通出口相接,经贵港市木格镇 、 兴业县 葵阳镇、 城隍镇、浦北县六 硍 镇、平睦镇、博白县永安镇、水鸣镇等4个县市7个乡镇,终点位于博白县水鸣镇,与县道X404和X398相接。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83.860公里,实际修建里程 68.480公里。玉林市金盛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第2合同段的勘察设计工作,该合同段位于浦北县及博白县境内,起于兴业县与浦北县交界、兴业县城隍镇镇南村附近,与广西梧州顺达交通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设计的第1合同段连接,推荐方案起点桩号K40+208.617,大致从北至南展线,途经浦

3、北县横岭、六硍镇、白花、新丰、平睦镇、博白县永安、城治、终于水鸣镇,终点桩号:K84+495.754,路线全长44.287137Km,K78+893.226K84+495.754为旧路完全利用段,实际修建K40+208.617K78+893.226共38.684609Km。另路线中还设A、B、C、D、E五处比较线方案与推荐方案进行优选。1.1.2技术标准本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10.00m,路面宽度9.00m,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桥面宽度,10.50m。1.2 勘察目的、任务与要求受设计单位玉林市金盛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本

4、项目第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本次详勘是在收集线路前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对定测路线及各类公路工程建筑场地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本阶段路线方案的确定及各类工点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依据。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以1/2000带状地形图为底图,结合1/200000地质图就路线的走向进行实地带状工程地质综合调绘。本次调绘方法以追索法为主,辅以路线穿越法,对一些特殊岩土体及不良地质现象进一步进行了调查走访。为提高填图精度,地质点标测方法以罗盘交汇法为主,重要工点附近地质点则采用全站仪标测。其测绘主要内容:进一步调查完善了各桥、路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各地貌单元

5、形成及其与地层、构造、场地稳定性的因果关系;查明基岩的风化程度及岩土相互接触关系和软弱夹层特征;调查地层产状、断层位置、产状、断距、破碎带宽度以及充填物性质;调查水文地质特别是地下水活动情况和地下水埋深及渗流情况。重点查明桥址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节理统计。 2、根据设计部门拟定的各种构造物场地进行详细勘探,为选取构筑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地质依据;3、 进行钻探、物探、原位测试、采取岩土、水试样进行分析,为构造物设计提供参数,为选取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4、 对影响路线及各种构造物场地的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进行专门勘察及评价;5、对沿线筑路材料料场场地进行详细勘察,为料场

6、储量计算、土质改良提供设计依据。6、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1.3 勘察工作执行及参照的技术标准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主要有: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6.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7.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8.工程岩体实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9.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7、1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 B02012008)1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GTGB012003)1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GB183062001)15. 公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JTG/T C222009)参照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3.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99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942008)6.建筑边坡工

8、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8.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0.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 3962007)1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参考的文献及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图(1:50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5年6月)本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4 完成的工作量一经接受广西梧州顺达交通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即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按步骤及时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

9、委托任务。工作程序及具体时间如下:2011年11月4日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1月6日2011年11月22日技术人员进行野外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并整理完成工程地质调绘详细资料;2011年11月6日勘察队伍(钻机)进场开展工作;2011年12月17日完成外业勘察。本合同段的重要工点为8座桥梁,其中中桥6座、小桥2座,桥梁孔位及孔深由我公司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布设及控制,另外还一般构造物工点及选定的线路进行了1:2000工程地质调绘。主要勘察工作量见表1.4-1。主线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4-1 序 号类 别单 位完成工作量备 注1钻探m/孔974.1/562挖探、人力钻m/孔340.80/1

10、423取样土样原状件(组)2150件扰动件(组)294岩样件(组)425水样件(组)12标贯次696工程地质调绘km/km240.2 /16.081.5 勘察手段与方法勘察区为丘陵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层发育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为了提高勘察精度,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1.5.1 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工程地质调绘工作,首先对初步确定的路线左右200m走廊带内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将桥梁及高边坡路段作为工作重点,进行1:2000的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根据补充调绘的结果,修改已编制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1.5.2 钻探所有钻孔孔口标高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其孔位的施放

11、,定位误差小于0.1m,并在套管固定后核实孔位。勘探点的高程测量误差不超过0.01m,并做好测量记录。本次勘察工作中,钻探采用回旋钻进施工工艺,开孔及终孔孔径均满足试验要求,孔斜满足工程钻探要求。对于主要构造物地基的勘察,主要采用钻探方法。为最大限度的保证土样不受扰动,在地下水位以上采用无水钻进,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小泵量钻进。采取率符合下列规定:在坚硬完整的岩层中,岩芯采取率大于85;在强风化、破碎的岩层中,大于50;粘性土地层,大于85%;砂土类地层,65%65%;碎石土类大于50。重点研究的孔段岩芯采取率均大于规范要求。在勘察过程中根据地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孔数量。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大桥、

12、中桥、小桥等小跨径桥梁一般2025m,如遇完整基岩可钻入中风化基岩58m(软质岩10m),微风化基岩35m。为确保钻探质量和勘察工作的顺利展开,在钻孔施工前,项目部根据野外实地勘察情况,详细编制工点勘察大纲,配备人员、设备,填写“钻孔技术要求任务单”,移交钻班进行施钻。施钻完毕后,工点负责地质员必需认真填写“钻孔质量验收单”,由钻班班长、记录人员及工点负责地质员三方签字后,该钻孔方可确定为合格钻孔,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救。1.5.3 挖探、人力钻本线路挖探工作主要布设于深挖路基孔及软土路基路段,针对于基岩露头好,上覆第四系土层较薄地段,通过布设挖探工作,为深挖段设计提供依据。本线路人力钻工

13、作主要布设于软土路基路段,以便查明不良软土的分布范围及厚度。1.5.4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判定砂土密实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勘察中,采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的N63.5标准贯入器进行试验。试验时,清除孔内浮土,保持钻杆垂直。根据本区地层情况,对试验标准做如下规定:粘性土:选取代表性地层进行试验。砂性土:当孔深小于10m时,每1m试验1次,当孔深大于10m时每1.52.0m试验1次,标贯器中的土样应送往试验室进行相应的土工试验。1.5.5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设备采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的N63.5类型,工作开始前,对所有

14、设备进行检测,达到标准后,投入使用。该试验成果是判定粗粒土密实度,进而确定其承载力及桩周土侧壁极限摩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方法适用于粗粒土及强风化岩石,在试验前保持触探孔垂直,试验时穿心锤自由下落并应连续贯入,锤击速率1530击/min。1.5.6 取样为保证所取土样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取土工艺,对于砂土、软土等,采用专用取土器(砂土取土器、薄壁取土器等)进行取样,对一般粘性土采用普通取土器进行取样。取样前,必须采用无水钻进并进行清孔,采样方法根据具体地层采用“重锤一击法”、“重锤少击法”、“快速压入法”等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土样不受扰动。土样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震动,避免水份流失。土样在送往试验室时,必需填写送样清单,一并交付试验室。对本次勘察阶段的取样做如下规定:1、粘性土(包括相应的风化层)当深度小于10m时,每11.5m取样1件,当深度大于10m时,每1.52.0m取样1件,地层变化时,立即取样。2、砂性土及碎石土(包括相应的风化层)根据实际情况每2.02.5m取样1件,地层变化时应立即取样,并尽可能地采取代表性样品。3、岩样区内选择代表性岩样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每一岩性其岩样不低于6组,大型工点必须取有代表性的岩样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