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2722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一、实验的背景及内容1、直接扩频通信的背景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 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有关扩频通信技术的观点是在1941年由好莱坞女演员Hedy Lamarr和钢琴家GeorgeAntheil 提出的。基于对鱼雷控制的安全无线通信的思路, 他们申请了美国专利#2.292.3871。 不幸的是,当时该技术并没有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起关注, 将它 用于敌对环境中的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短距离数据收发信机、如:卫星定位系统(GPS)、移动通

2、信系统、WLAN(IEEE802.11a, IEEE802.11b, IEE802.11g)和蓝牙技术等应用 的 关键问题。扩频技术也为提高无线电频率的利用率(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因此也是一种昂 贵的资 源)提供帮助。扩频通信技术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便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 用于 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直到80年代初才被应用于民用通信领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通信容量的需求和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各国都纷纷提 出在 数字峰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现已 广泛应用 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

3、、报警等等的系 统中。2、实验的内容及意义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建立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在信道中存在高斯白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在不同扩频增益下的误码率性能 进行 了仿真及分析。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一些新型元器 件的 应用,扩频通信在技术上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正迅 速地渗透到了个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等民用领域,成为新世纪最有潜力的通信技术之一因此研究扩频通信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本人通过此次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学习扩 频通 信技术及对它进行仿真应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从

4、而巩固通信专业基础 知识,为 以后的个人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二、直接扩频通信简介1、 直接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扩频通信可简单表述如下:“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 带宽 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 编码及调 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 接收、解扩及 恢复所传信息数据”。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ee 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 相关处理,恢复 原始信息数据。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香农公式引申而来,其内

5、容如式 (2-1)所示。C =Wlog2 ( 1+S/N)式(2-1)其中,C为系统信道容量(bit/s) ; W为系统信道带宽;N为噪声功率S为信号功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可以从两种途径提高信道容量C,即加大带宽W或提高信噪比S/N。也就是 说当信道容量 C 一定时,信道带宽 W 和信噪比 S/N 是可以互换的,增加带宽可以降 低对信噪 比的要求,可以使有用信号的功率接近甚至湮没在噪声功率之下。扩频通信就是通过增加带宽来换取较低的信噪比,这就是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依 据。当信噪比无法提高时,可以加大带宽,达到提高信道容量的目的。扩频是一种宽带 技术, 由于扩频占用更宽的频带,看起来是浪

6、费有限的频率资源,然而所占用的频带可以 通过多用户 共享频带得到补偿。扩频通信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扩频、跳时扩频等。本文将对直 接序 列扩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仿真。2、 直接扩频系统组成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是,在发射端把有用信号与伪随机序列相乘( 或者模二加),使信 号的频谱展宽到一个很宽的范围,然后用扩展后的序列去调制载波。在接收端,把接收到 的信 号用相同的伪随机序列相乘,有用信号与伪随机码相关,相乘后恢复为扩频前的信号。 直接序 列扩频系统的组成原理框图如图2-1 所示。由图2-1可知,输入的数据信息为d (t)(设基带带宽为B1),由伪随机编码(如m序 列)调制成基带带宽

7、为B2的宽带信号,由于扩频信号带宽大于数据信号带宽,所以信号扩展的 带宽由伪随机码控制,而与数据信号无关。经扩频调制的信号再经射频调制后即可发送。C(t)fofLC (t)PN码振荡器本振PN码同步图 2-1 直扩系统的原理框图接收端收到发送来的信号,经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后,首先通过同步电路捕捉并跟踪发 端伪 码的准确相位,由此产生与发端伪码相位完全一致的伪随机码作为扩频解扩的本地扩 频码,再 与中频信号进行相关解扩,恢复出扩频前的窄带信号,而在解扩处理中,干扰和 噪声与伪随机 码不相关故被扩展,通过滤波使之受到抑制,这样就可在较高的解扩输出信 噪比条件下进行信 息解调解码,最终获得信息数据。、

8、直接扩频系统 matlab 仿真1、直接扩频 matlab 仿真组成框图直接序列扩频的 matlab 仿真组成框图如图 3-1 所示图 3-1 直接扩频仿真组成框图由图3-1可以看出,在发送端,信码为m(t),其码元宽度为tp,伪随机码为p(t),其码元宽 度为Tb,进行模2运算后,得到g(t)=m(t)二P(t),码元宽度称为扩频出来增益,表示为式(3- 1)。G =10lg TbTp由于有TpvvTb,所以信码的频谱被展宽了,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AWG信道,被叠加 了高斯白噪声,同时还受到了干扰信号的影响,最终得到的信号c(t)包括“有用信号+高斯白噪声+干扰”。接收端收到此信号后,经过

9、解扩电路,得到g(t) =c(t)一 p(t) =c(t)= p(t)= P(t)=C(t),对g(t)进行码元判决,即可得到原始的输入信2、 m 序列发生器本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中的伪随机序列为 m序列,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简 称。图3-2示出的是由n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码序列发生器示意图图3-2 m序列发生器输出在本次matlab设计中,PN码发生器为6级m序列产生器,本原多项式为1+x+x。寄存器初始值设置为1 1 1 0 0 0,根据 m 序列发生器示意图就可以编写出 m 序列。3、高斯噪声信道传输模块是指传输的信号经过 AWGN 信道时,不可避免地叠加了高斯白噪声信 号,在本次设

10、计中,对高斯白噪声信号的处理,是应用信号信噪比,根据 SNR =10lgSig ,N在已知信号功率谱的条件下,可以得出信道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函数n SigA2,则S NR JPf N 即为单位信号所叠加上的噪声的能量,将单位信号的噪声与白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 相关, 再与信号相加,即可得到信道传输的信号。用户是由rand()函数产生的随机码,并经过处理之后成为码值为1和-1变化的码序列,为了保证仿真的准确性,取 5000 个码元作为每次发送的信号,同时为了接收电路接 收的 方便,将信号的码值变换为0和1,再将信号重复G次,得到即将扩频的信号。PN码发生器为 6 级 m 序列产生器,本原多项式为 1

11、+x+x4, 寄存器初始值设置为1 1 1 0 0 0, 通过 G 次 输出,与原信号码进行模二运算,即可得到扩频增益为G 的扩频码输出。4、干扰仿真时,每个扩频Chip被叠加一个Asin( 0n)的干扰,干扰幅值A取1和3/ 0取1, n=12随 着扩频Chip的序号而改变。在信道传播的信号在接收端处被加上一个形式为sin(n)的干扰信 号。5、解扩判决接收端收到信号后,采用与发送端相同的 PN 序列,通过模二运算之后便可还原出输 入信号。但由于受到高斯白噪声和干扰信号的影响,此时的信号是码值为处在-G和+G之间的信号,必须通过码元判决,将大于 0的码元判为 1小于0的码元判为-1,即原始信

12、 号。误码率判决模块的程序框图如图 3-3 所示,接收端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发送的信号进 行码 元的逐个比较,如果码元相同,则不作任何操作,如果码元不同,则误码信号寄存器 error 加 1,将最终的得到的误码个数error与发送信号的总数L的比值P=error/L即为在一定性噪比和 扩频增益的条件下的系统的误码率。四、仿真结果分析(1)误码率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是一项主要的性能指标。在实际测量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时, 一般测量结果与信源送出信号的统计特性有关。 通常认为二进制信号中0和 1 是以等概率 随机出现的,所以测量误码率时最理想的信源应是随机信号发生器。扩频序列通过终端机和信道后,输出

13、仍为扩频序列。在接收端,本地产生一个同步的 扩频 码,与收码序列逐位相乘再求规格化内积,再与发送端信源码进行比较,一旦有错, 误码计数 器加一。误码率的数学表达式如式( 4-1)所示。E =e 100%式(4-1)S其中S是信码个数,e是误码个数,E就是误码率。(2)信噪比测量通信系统的性能时,常常要使用噪声发生器,由它给出具有所要求的统计特性和 频率 特性的噪声,并且可以随意控制其强度,以便得到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系统性能。在实际测量中,往往需要用到带限高斯白噪声。本实验中的噪声主要是我们自己添加 到信 道的高斯加性白噪声AWNG,它独立于信源信号。信噪比计算是数学表达式如式(4-2)所示。E

14、 2 2SNR = 10log s =10log 答=10log s ?式(4-2)En( s 匚 r)其中一s为信码发射功率,一n为噪声功率,6为信源码,6为信宿码,计算结果单位为 dB。图 4-1 就是经过 matlab 仿真之后的图形,分别为 10, 30, 50 倍的扩频增益下的误码 率和 信噪比的变化曲线。扩频增益与误码率关系曲线二Garn-10-4-20信噪比恋心 Gain*30图 4-1 扩频增益与误码率关系曲线由图 4-1 可以看出,在相同扩频增益的条件下,系统的误码率随着系统信噪比的增加 呈现出对数形状的减小;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系统的误码率随着系统扩频增益的增大 呈现出直

15、 线型的下降,即系统的误码率与系统的扩频增益和信噪比呈负相关,当系统的扩 频增益足够大 时,系统的误码率可以达到 0。五、实验心得此次实验设计我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也是这次课程设计所带来的一个不错的经 历。 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 matlab 编写,调试程序都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 在学习 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例如高斯白噪声的形成之类的,还有就是对 matlab 很多它自己 自带的函数 库的使用的熟悉程度。软件设计,系统流程图很重要。画好框图后就开始一步步编程了,编一个模块,调试一个模块。这样可以排除很多错误通过此次实验设计,我巩固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通信”等课程所学内 容,初步了解和掌握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组网技术及典型通信系统(GSM数字、CDMA码分多址移动电话系统)的设计、调试,理解其工作原理。为今后从事通信系统工程,移动通信,全球个人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源程序:clc;clear;r=rou nd(ra nd(1,5000); r=2*r-1;SNR=-10:1:10;L=le ngth(r);%产生 5000 个随机码元%码序列变为双极性%信噪比for m=10:20:50%扩频增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