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7188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古诗是我国文学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汉语,尤其是学习我国的古诗文化,对婴幼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7岁之前,孩子学习偏重于右脑,且右脑又被称做是音乐脑,韵律优美,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古诗能充分刺激孩子的右脑发育,要是再配以优美的古典音乐会效果更佳,这样也适应了孩子的学习、认知特点,对孩子的语言、音乐、空间运动及记忆、想象力的发展也大有益处。以下是我古诗教学中的尝试、体验和心得。 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幼儿学习古诗非常有效。由于古诗的含义深刻,古诗中都蕴涵着作者的情感,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使

2、得孩子们很难理解、记忆,从而使得古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多种方法的尝试,我领会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常有效。在教贾岛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时,开始我反复的领读了数十遍,孩子们也没记住,还表现出了厌烦的情绪,我也有些丧气了。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便于孩子们理解记忆,我将这首诗的内容制成了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其内容,幼儿们描述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然后我将孩子们的描述,古诗的内容与图片衔接起来,这样一来,孩子们很快理解了古诗的内容并记住了古诗。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种方法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开发作用。 将古诗的词、句转化为幼儿易于理解的话,便

3、于古诗的学习。古诗教学时对于一些不便于通过绘画来帮助幼儿学习的古诗,我将其内容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话,或编成孩子喜欢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们听,降低了孩子学习的难度。但要注意的是要一句一句的解释,让他们初步体会古诗的句子与现代语句的联系和不同,为孩子理解更多的古诗词打下基础。 古诗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孩子牢固的掌握。进行古诗教学时,应采取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方法。刚接触古诗的孩子,应选择一些简单浅显的古诗,如五言、五律诗,每首只有两句或四句,如王维的相思、孟浩然的春晓等,便于幼儿理解学习,慢慢的增加到六句或八句,如孟郊的游子吟,然后加入七言、七律古诗,如杜牧的清明,

4、这样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古诗。 学习古诗还要注意复习巩固,不能让幼儿学习新内容而忘了前面学过的诗。可以在早晨、饭后、离园前活动时对学习的古诗进行复习,也可以采取分组对诗的方法进行复习,既有趣味性,又能很好的复习,这样幼儿才能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古诗,而不会像黑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再有就是利用好家长资源,我们在班门口设立了古诗栏,将学过的古诗打印出来张贴在其中,让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幼儿一起复习,效果很不错。通过长期的学习,幼儿的记忆力、理解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过去学习一首古诗需要反反复复诵读很多遍,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学习古诗读几遍,讲解一两遍内容就能记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古诗的

5、含义。 学习古诗时应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这既利于学习古诗,又有利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进行古诗教学时,幼儿会经常接触到不同的图片和不同的诗句,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选择利用一些容易理解的山水诗,或描述动物和风景的诗,让幼儿根据诗的内容绘画,表现诗的内容。在幼儿学习骆宾王的诗咏鹅和柳宗元的江雪时,我尝试了这种方法,将诗句及内容描绘给幼儿让幼儿发挥想象来绘画,很多幼儿想像力非常丰富,通过画面将诗的内容和意境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效果非常好。在之后的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大多数古诗有着优美的韵律,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和咏唱,如杜甫的绝句等诗,对幼儿乐感的培养有无法比拟的作用。有些诗是诗也是优美的歌曲,幼儿在学习时既有诵诗的感觉也有欣赏音乐的感觉。有些古诗也可配乐欣赏和朗诵,能更好的表现出古诗的意境,给人以美感。这样长期的学习,幼儿不仅掌握了古诗还增强了乐感,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以上就是我多年的对于古诗教学的一些体会,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的开展幼儿园的古诗教学,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古诗,提高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记忆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