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环境备课cod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7131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环境备课co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环境备课cod(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 2013 9 、3第一课 大树的功劳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内容分析由六个板块构成。1、引出大树的功劳。让学生思考这首儿歌表达了什么意思,重点讨论大树在保护环境中做出的贡献。2、创设情景设立探究园地,让学生课本中出现的情况,说出自己的做法。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区乡村或者校园有没有毁坏树木的现象。3、介绍植树节。4、号召学生爱护树木,组织一个护绿小组,征集爱护树木的温馨提示语。5、呼吁学生将对树木的爱落到实处。教学建议

2、1、教学准备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2、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树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有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科

3、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的噪音,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山西、陕西以及边新疆一带,水土流失异常严重!(2)转折 由于人们对大树的认识不足,或者由

4、于人类的贪婪导致出现很多毁坏大树的情况。说一说都有哪些?你觉得该怎么办?(3)过渡 我们能为大树做什么呢?教学反思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授课时间2013 、9、 17第2课 找寻珍稀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2 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3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4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1. 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2. 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

5、减少。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3. 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4. 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 保护珍稀生物。5. 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教学实施1. 教学准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2. 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 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 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 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教师 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

6、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200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1980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介绍外形 生活习性 数量

7、分布区域等。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第四个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第五个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2000多株,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

8、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6)走出校园板块,倡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重点是提出保护性建议。教学反思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授课时间 2013 10 、9第三课 纸张的自述教学目标:1、 通过“寻找身边浪费纸张、令纸张伤心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

9、浪费,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2、 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使用资源状况和产生的污染物,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3、 让学生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懂得要去珍惜。4、 让学生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环保性,提倡使用再生纸。5、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6、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和原料教学难点:节约用纸的措施教学准备:1、 搜集用纸和造纸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等。2、 设计调查表格,为“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齐读“纸张的自述”,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纸张的一生,为后面的学习做

10、铺垫。二、开动脑筋:1、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寻找浪费纸张、令纸张伤心的现象,在同伴交流的教程中,对自己一些不以为然的浪费行为有一个重新的认识。2、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制品,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浪费,便于以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探究园地:展示造纸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了解造纸的全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造纸的哪些环节需要利用资源,哪些环节会污染环境?让学生讨论交流。四、齐心协力:阅读课本中一段很重要的文字,了解什么是再生纸,并通过再生纸与普通纸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再生纸的环保性。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回忆,讨论在学校和自己家中发现过的再生纸有哪些。

11、五、走出校园:把调查表格拿出来分析:怎样节约用纸?教学反思 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使用资源状况和产生的污染物,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授课时间 2013 10 、22第四课 画出秋的绚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交流秋天的美景,增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 通过校园实地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整理观察结果的能力。3、 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落叶处理方法,避免焚烧落叶对环境的污染。4、 通过制作书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5、 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组合树叶,学会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教学重点:秋天的特点观察及落叶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秋天教学准备

12、:1、 搜集秋天的资料、图片或视频。2、 观察校园的树木,并准备汇报观察结果;采集树叶,制作书签和粘贴画。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秋天到来的喜悦。2、 秋天是成熟的收获的季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辛勤劳动;秋天是宽容博大的季节,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来年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二、 开动脑筋:1、 学生之间互相回忆、交流秋天的美景,并用优美的语言或诗句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 思考:秋天,校园里的植物哪些是绿色的,哪些变了颜色,哪些开始落叶?三、 畅所欲言:1、 引导学生回忆见到过的燃烧

13、树叶的情形,让学生谈感受。2、 小组讨论:怎样处理落叶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四、 走出校园: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以画笔画出秋的绚丽,用相机留住秋天的美丽。教学反思 通过校园实地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整理观察结果的能力。授课时间第五课 嘀嗒嘀嗒下雨了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2、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准备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图、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图解、录像等。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

14、的。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怎样?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今天学习保护水资源。(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会造成哪些危害。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水是一种资源。小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果水资源得不到保护,结果将会怎样?师生小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如果人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倾倒垃圾,工厂向水中排放有害废水,船只航得泄漏油污,农民使用的农药渗入水中,导致水污染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