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7124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完整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一、现代农业建设成效今年以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总揽,围绕“率先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造田园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工 作目标,园区化、合作化、规模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化、时序 化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鱼池)项目20 个,农业资源开发项目3个,年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高效设 施农(渔)业1.18万亩,累计9.33万亩,占比达27%;积极推进全市工厂化育秧建设,建成城厢东林村,璜泾雅 鹿、新海村,沙溪塘桥村,浮桥三市村5个工厂化育秧点。高标准农 田建成区实现了

2、“田成方、渠成网、路通畅、林成行”,夯实了现代 农业发展基础,既增加了耕地资源,又方便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机 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全市水稻平均亩 产达到了630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8公斤,水稻最高田块亩产达到了786.2公斤,为全省高产创建测产第一名,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 增。二)生态绿化建设全市新增林地、绿地1.03 万亩,其中,完成了双浮路、协星北路生态片林建设2788 亩,绿色通道提档改造7281 亩,古塘河等河道绿化2432 亩。开展送 苗下乡活动,调运林果苗木9 万株,新增林果面积2973 亩。做好了城 镇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154 亩。全面完成了村庄

3、环境整治及示范 村的提档改造任务,新增绿化面积1672 亩。会同市财政出台了市农 村绿化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财政奖补资金500 万元。(三)农产品质量建设建成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在6 个镇挂牌 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了市镇村监管员队伍,定期不定 期检测农产品588批次。新建镇、基地速测室11个,累计13 个,对 20 亩以上的蔬果基地实施了全程质量跟踪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机制,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通过条形码实时查 询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部信息,形成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 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科学监管模式。(四)农业机械化建设全市农机购置

4、总投入达4751 万元,其中各 级财政投入达2634万元(中央和省868万元、市 40万元、市 1726万 元),占比 55%,新增补贴农机具3549台(套),其中新增大马力拖 拉机 89台、联合收割机176台,补贴资金受益农户及合作组织达698 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割机保有量267 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92%,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 70%,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同 时,新建农机库房20个,已竣工并通过验收10个,面积 8000多平方 米。拥有农机合作组织55家,10 家被省局评定为“三星级”农机合作 社,大中型农机加入农机合作社比例达 71%,先后荣获省及全国“平安 农机示范县

5、”称号。11 月份,全市各镇均通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 械化示范镇”考核验收,年内有望通过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示范市”考核验收。(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游客中心、玫瑰庄园二期等基础设 施建设,获评国家4A级景区。建设年全国兰博会展馆9000平方米, 建设林果基地500亩。开发了全市第一套肥水一体智能型灌溉系统, 园区内蔬菜肥水灌溉实现智能化。申报各类项目14只,争取省级资金 近 1000 万元,获市、市科技成果进步奖3 个。农业特色产业得到快速 发展,年产食用菌近万吨、蝴蝶兰近200万枝,获首批中国特色农庄 殊荣。(六)生物科技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建 成了4000

6、平方米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并投运,引进了“无土栽培 有机缓释肥”专利,并开展生产与推广。安丰生物源工程中心开展了 农作物抗病生防制剂的选培,自主研发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生物基质。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生物科技农业创新与 成果转化。与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克服 技术,与市农科院共建“田园工作室”。 11 月底,省现代农业校企 (园区)合作联盟落户市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合作内容之一的市现代 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时揭牌,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构筑了科技创 新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合作平台。此外,进一步开展了集生态休闲观光 旅游资源网上浏览,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农业生产

7、温、光、水、 肥、气等基础数据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农业网络管理平台 建设,在去年 5 个视频监测点的基础上,又新建视频监测点7 个。(七)农民培训及为农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年培训农民 5800 人。加快“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制订实施了市“五有”乡 镇农技站建设方案、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 案,完成全市六镇“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规范农业项目监管, 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92 只,获得立项91 只,获得总扶持资金达8874.9 万元,比去年增长 23.7%。(八)龙头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安佑(中国)动物营养研发有限公 司、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两家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拥有省市

8、级 龙头企业 19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 家,市级龙头企业 14家,年预 计销售收入超 115 亿元,辐射带动农户8.9 万户。市江南农副食品城、市粮油批发交易有限公司成功申 报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二、年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年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战之年,围绕“打造田园城 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目标,高 标准、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率先基本 实现农业现代化。(一)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格局定位。根据我市现代农业主导产 业发展定位,进一步落实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细化规划,重点对确定 的 16 万亩永久性水稻、10 万亩常年蔬菜、 8 万亩

9、生态林果、6 万亩特 色水产分解到乡镇,落实到田块。同时,围绕“稳定总量、调优结 构、提高品质、生态循环、农技结合”的要求,重点建好国家级种猪 场,东林、太星等10个万头生猪养殖场,逐步推进201X万羽温氏鸡 集中小区养殖。(二)进一步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鱼 池)项目 14 个,资源开发项目 2 个,建设面积5.6 万亩。继续扶持双凤、浏河二个万亩水稻片区工厂化育秧点 建设,争取栽插面积超过4 万亩。同时,促进高标准农田与合作农场 相结合,做到“规划好一块、建设好一块、经营好一块”。(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 计划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机械600 台

10、(套)、报废更新联合收割机、拖 拉机各 50 台,新建配套机库 30 只。加强对现有农机的管理,提高农 机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农机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水 平。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每镇至少建1 个四星级农机合作社和 1 个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省级农机化 科技示范基地 1 个、规范化农机推广机构 1 个。(四)进一步创新发展生物科技农业。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 业园建设,投资建设5000 平方米生物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加快培育高 科技农业企业,全面整合研发团队,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 转化,安丰生物争取晋升国家级工程中心。大力推进“安全、生态、 高效、高

11、质”的生物肥料、水稻育秧生物基质的产业化生产,确保年 产生物有机肥料 2 万吨以上、水稻育秧生物基质3000 吨以上。在新毛 万亩水稻片区积极探索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土壤生物 改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开发优质、生态、功能大米。同 时,加快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市场化运作,力争年育苗一千万株 以上,实现产值201X万以上。(五)进一步创新合作经营机制。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新 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精神,培育以合作农场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新型经营体系。加强对现有100 家合作农 场生产经营的指导,理顺经营机制、提升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力 争先行培育

12、20家合作农场典型,经营面积达5万亩以上。新增绿润、 口水娃两家农业龙头企业晋级省级龙头企业。加强市场营销配送体系 建设,促进农产品进企业、进社区,形成产销衔接的良好局面。(六)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民培育。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定位和空间 布局,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规模为6500 人的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工程。一是培育500 名合作农场负责人和村后备干部。其 中,农村青年学历教育200 名,通过学生志愿报名,每年选派60多名 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3 年制大专学历定向培养, 毕业后到相关村从事农业技术服务或参与合作农场经营工作;农村中 青年农业继续教育培训300 名,通过个人志愿

13、报名和村委会推选方 式,每年选派 100 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本村非农专业中青年,参加健 雄职业技术学院或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半年脱产培训,培训合格后安 排合作农场工作。二是职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6000 名,通过每年遴选 201X 名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基础,有一定文化水平,有志于投身 现代农业产业的本地中青年农民,参加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 的为期一周的专业技能培训,充实以合作农场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经 营组织技术力量。(七)进一步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 园,大力推进冬春绿化建设,计划新增林地绿地面积1.5 万亩,重点实施好沿沪生态林带、浏河江滩湿地公园和疏港 高速两侧绿

14、色通道工程;继续做好绿色通道垂直纵深延伸,形成完善 的农田林网格局;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林果产业,新增高效林果 基地 2400亩。同时,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按照建设总量,及早分 解任务、落实地块,明确项目具体完成时间,形成倒逼机制。(八)进一步推进市现代农业园区提档改造。围绕承办全国第23 届兰博会,全面完成新城兰文化产业园建设,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 作,确保兰博会成功举办、办出特色。开展优质月季、草花等百万盆 (株)鲜花进城活动。同时,进一步推进园区提档改造,完善功能配 套,启动2 万平方米艳阳农庄提档改造、1万平方米戈林科技农业有限 公司总部建设;建设好占地200 亩的亲子园、百竹园项目

15、,推进东部 800 亩的农田(户)改造,建设林果生态园,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园区休 闲观光娱乐功能。附送: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见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见20*年,我市“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形 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和把我市建成川东北特色农 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推进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 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 5%,实现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农民

16、人均纯收入增长8%。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强化 农业基础,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 “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年市级财政安 排支农投入较上年增长 40%以上。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也要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各级政府按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 15%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 60%以上用于农田 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 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市本级财政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不低于600 万元。建立健全由市 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农业项目和财政支 农投入议事制度”。市、县(市、区)要积极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充 分发挥农业资金的聚集效应。(二)强化对“三农”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中央、省加大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