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6912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高是其基本原因经济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民的温饱已逐步解决。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个方面的建设都需要经济支持,有限的国民收入在许多项支出中仍捉襟见肘。这在很多方面制约了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其一、它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险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状况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质。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不足,使城乡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处于治病就医难,工作不保险的后顾之忧中。这势必限制了国民素质结构的优化。其二、它使我国的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不发达状态。教育科学事业需要国

2、家的大笔投资,它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投资和科学投资的水平低,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速度慢。在政治上,如今官员腐败成风,与中国的民主和法制与西方相比还很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另外民众的法律意识与监督意识不强,并没有充分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监督权以及政府内部监督体系不w完善;有的政府部门也没有正确对国民素质进行宣传、规范,没有正确引导文明,友爱的风气在全社会的形成,有的地方政府反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在教育文化上的投资,可谓得不偿失。(二)社会文化心理的消极影响当前的中国仍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转型中最巨大的阻碍

3、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定势已根深蒂固,难以迅速改变。社会文化心理作为人们思想、行为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任何社会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素质的重构和优化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然而,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一套心理己经定型,所以当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候,许多人仍然停留在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背后存在着传统心理阻抗力的障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社会文化心理的惯性和惰性;社会文化心态的失范。(三)教育事业发展的滞后从教育上看,中国的教育偏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4、即使少部分地区进行教改,也很难避免形式化,教育改革不彻底,不成功。所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追求只会偏向庸俗,肤浅化。1.形同虚设的素质教育“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学“礼”,就没办法在社会中立身。而“学”的前提是教育,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思想家韩愈把为人之道的培养,放在“师者”职责的首位。现实的情况是,中国从孩子的教育开始,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应该说,中国人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和很多家庭忽视道德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浓厚的功利思想依然让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没有把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意识放到

5、一个应该放的位置。2.不重视公共意识培养缺少公共意识,是目前国人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强调个人修养,但缺少一个系统的公共理念,即“承认他人”。现代社会中,“他人”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任何人对其他人来说,都是他人。只有相互承认,社会才能良性运转。公共意识的流失,也在于对人们公共意识的培养走入误区。四、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其实,中国有着深厚的“文统”和“道统”,向世界贡献了孔孟老庄等数不清的思想大家。“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这些蕴含着丰富精神养分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如果被继承发扬下来,完全能弥补与抵御目前因为社会变化带给人们的精神迷惘。但实际上,它们常常被忽略或者抛弃了。对此,国学大师冯其庸显得更为忧心、痛心。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当今各种不文明现象反映出的,是一些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浮躁和虚空,这份空洞源于传统文化的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