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两袖清风教案湘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26863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两袖清风教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两袖清风教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两袖清风教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两袖清风教案湘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袖清风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于谦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教学重难点:了解于谦进京接受考查时,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两袖清风”的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师: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囊空如洗。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简介于谦。二、整体感知。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1.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三、学习汇报。1.先学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2、间。2.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骨碎身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3.读读背背。4.说一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5.分小组自学生字词。6.检查学习效果。(1)读准字音:骨碎吟(2)写一写:等谦考刮(3)比较行近字组词:官()纱()宫()沙()(4)读课文,互相检查。四、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五、作业。读课文,写生字,查有关资料。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于谦十个为官清廉的人。带着上节课的问题学习课文,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是个为

3、官清廉的人?(所作的准备) 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默读全文,想一想:进京前,于谦和贪官所作的准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贪官进京为保乌纱、行贿于谦进京百姓疾苦、治理计划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对比,充分体会于谦的高尚无私。二、学习课文第310自然段。1.于谦不肯带东西行贿,他的手下是怎样说的?于谦又是怎样说的?从于谦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学生自己读。(2)分角色读(3)谈体会。2.于谦三次说的话一次比一次态度明朗,最后他以一句反问“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1)品位于谦的语言,理解于谦的高尚。(2)再读对话,小组分角色读,评读。(3)理解“又好气又好笑”。三.、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古代的袍袖宽大,可以藏物。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正廉明,囊空如洗。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于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板书设计: 两袖清风贪官污吏进京于谦进京“搜刮”、“行贿”记百姓疾苦、要求讨好、巴结治理方法为保乌纱两袖清风、刚正不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