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26836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向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广覆盖、常常性、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应科学合理地制订实施方案,建立连续稳定的筹资机制,使农民在医疗上得到很好的保障。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提升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的能力,不停总结探索经验,使新农合稳步、健康、连续的发展。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筹资农民的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是缩小城镇差距、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友好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科学定位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求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关键是

2、处理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返贫、致贫问题。因此各试点县市实际操作中通常地将“大病”了解为需要住院诊疗的疾病,即农民生病后,只有住院诊疗发生的医药费才有可能得到报销赔偿。而通常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诊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或慢性疾病时有发生,不需住院诊疗。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县市实施的大病统筹制度,受益面不到5,报销赔偿仅为住院费用的2535。而和此同时,经济条件好、家庭宽裕的农户才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相反没钱的农户即使参保,有了病依然没钱住院诊疗,享受不到报销赔偿,这部分农户体会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同时各县市全部要求了定点医院(多为乡镇医疗及部分县市医院),部分县市缺乏政策的灵

3、活性,造成一部分农民因为多种原因在外就医,享受不到报销赔偿或只能得到部分赔偿。农民挣钱不易,她们期望每一分钱的投入全部要得到回报。部分县市实施大病统筹,报销范围窄,农民受益面小,严重影响了参合的主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赔偿受益面直接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可连续发展和大面积推广。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在制度设计时应该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位为“保小兼保大”,为广大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广覆盖、常常性、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同时,拿出更多的钱,关键诊疗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并将慢性病门诊、住院分娩、儿童计划免疫、人身事故、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等纳入赔偿范围,扩大受益面。几乎全

4、部大病全部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渐变过程,所以,从健康教育入手,从小病和医疗保健抓起,保小兼保大,既能够减轻农民的大病医疗负担,又能够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而贫困农民中的大病患者则由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来处理。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需要加紧推进农村医疗救助等多个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应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的统筹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加,深入处理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患大病重病以后的再救助问题,使患大病的农民真正享受到较大数额的赔偿。二、应科学合理地制订实施方案部分试点县市的实施方案为控制基金透支,将封顶线设得过低、起付线高得过高或报

5、销百分比太小,造成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受惠面和报销赔偿过低,基金沉淀过多,不一样程度地影响了参与合作医疗农民的主动性。怎样科学合理地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封顶线和起付线,既预防基金透支,又更多地惠及百姓,这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制订一个完善而含有可操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必需对农民的健康情况、经济情况、疾病谱、就诊意向、医疗保健意识、实际医疗支出等调查得十分清楚,疾病普及医疗支出两项,最好调查以往数年,有利于发觉改变趋势。这就需要各试点县(市)在制订方案前,要认真进行基线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严格进行科学测算,科学制订赔偿方案

6、,使方案尽可能合理部分,尽可能扩大实际受惠面和提升报销赔偿水平。在制订方案时要从实际出发,要从当地的健康情况、经济情况和农民的消费意识来考虑问题。起付线确实定要广泛听取教授及群众的意见,确定最高限额要和医疗救助结合起来考虑。赔偿百分比应该依据以收定支的标准精心测算,既要使尽可能多的人群受益,又要使医药费用支出多的人得到相对多的赔偿。赔偿方案通常应保持三年不变,以免引发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如赔偿方案和实际确实出现较大偏差时,应立即作出调整。对方案一定要科学、准确设计,一个完善的合作医疗方案,有利于保持方案的基础稳定,有利于保持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主动性。三、应建立连续稳定的筹资机

7、制现在新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政府资助、个人缴费和集体扶持相结合的筹资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补助20元,贫困的市州、县市政财政配套到位较难。相当一部分县市采取的个人筹资方法是,由乡村干部负责宣传发动和收缴,投入的人力多,时间长,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另外,不富裕的地方集体经济难以给扶持。上述问题要求我们主动探索符合农村实际、连续稳定的筹资机制。因为没有好的筹资机制,给每十二个月的筹资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新型合作医疗不但要有些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各地县市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即使多多少少处理了有些人办事的问题,但人员并不够,而办公经费更是一个大难题,大部分县市经办机构财政没有安排

8、工作经费,很多经费只能靠卫生部门自行处理,只好挤占、挪用卫生事业费或合作医疗基金。要使农民在医疗上得到很好的保障,必需达成一定的筹资水平。目前农民的出资能力有限,各级政府应建立随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长期有效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深入加大投入,提升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真正表现财政二次分配对农民的反哺,使农民更多地感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促进农民对长久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信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到一定时候应以市州或省统筹为主,从而提升筹资水平和承载能力。现在个人的筹资最好采取以下措施收取:一是在取得农民同意后,从农户粮食直补费用中扣缴;二是列入农民负担卡,在收取一事一议款等费用

9、时一并收取;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主动性,让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主动到开户的农业银行缴纳;四是加紧农村合作医疗立法进程,出台政策,明确责任和筹资方法,根本改变现在上门收缴资金的情况,使筹资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四、应切实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长久以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设施设备简陋、人才奇缺、技术管理落后、生存艰苦。近些年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投入,相当一部分公共卫生机构及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得到建设改造,改扩建、新建业务用房,购置基础医疗设备,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农村卫生出现了新的面貌。同时我们必需清醒地看到,现阶段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民群众

10、的期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基础依然较差,配套建设的任务仍很繁重,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新农合的实施,为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假如条件好,功效完善,服务能力强,可将农民的大部分医疗需求消费在基层,这么既方便了农民就近看病就医,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增加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收入,增强造血功效,另外还能够降低新农合的基金支出,降低风险,可谓一举三得。我们只有改进硬件设施、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吸引并留住适用人才,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才能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要求,才能吸引农民前来就医,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农

11、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订了一系列方法,加大了投入。各地应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制订和明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计划、增加投入,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限期完成建设任务,全方面提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软硬件能力。对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要依据本县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完成关键房屋、科室、设备配套,培养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急症及疑难杂症的技术骨干,基础满足当地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要加强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共卫生人员、内、儿、外、妇科和医技人员培训,抓好关键专科的建设,继续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提升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的能力。加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即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也存在部分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不停地总结探索经验,巩固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定会稳步、健康、连续地发展。参考文件:国家卫生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计划作者介绍孟彦章,男,1959辛集市第一医院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