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26670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粒二象性知识讲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波粒二象性,忌目标认知商学习目标*1、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3、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学习重点和难点扇1.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 光是一种概率波知识要点梳理函知识点黑体与黑体辐射必要点诠释:1、热辐射扇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射 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对热辐射的初步认识:任何物体任何温度均存在热辐射。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 一种特性。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温度越高,热辐射的波长越短、强度越强。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

2、视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 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例如投在炉中的铁块由于不断加热,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 成为黄白色。热辐射强度还与材料的种类、表面状况有关。热辐射的过程中将热能转化为电磁能。2、黑体与黑体辐射薛: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 称黑体。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的空腔,可近似看作黑体。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 个很小的孔,如图所示,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和吸 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为了一个绝对黑体。对上图中的空腔加热,空腔内的温度升高,小孔就成了不同温度下的导体,从 小孔向外的辐射就是

3、黑体辐射。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辐射性质的基础。实验表明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先,心 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利用分光技术和热电偶等设备就能测出它 所辐射的电磁波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如下 图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 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 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 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对实验规律的解析:物体中存在着不停运动的带电微粒,每个 带电微粒的振动都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产 生电磁辐射。人们很自然地要依据热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寻求黑体辐射的解释。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在1896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1900年分别提出

4、了辐 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很大;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 但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而且当波长趋于零时,辐射竟变成无穷大,这显然是荒谬的。由于波长很小的 辐射处于紫外线波段,故而由理论得出的这种荒谬结果被认为是物理学理论的灾难,当时被称为紫外灾难。为了得出同实验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1900年底,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3、能量子函辐射黑体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作谐振子,这些谐振子可以发射和吸收辐 射能。但是这些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分立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谐振子的能 量并不象经典物理学所允许的可具有任意值。相应的能量

5、是某一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的整数倍,即: , 1 , 2 , 3 , . ns . n为正整数, 称为量子数。对于频率为U的谐振子最小能量为 =hu,其中U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 一个常量,后被称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h=6.626X 10-34js。注意:宏观世界中我们说的能量值是连续的,而普朗克的假设则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轻央量子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设,普朗克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 如图所示,与实验符合令人击掌叫绝。窸射建度知识点二光电效应1扇要点诠释:1、光电效应现象一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光电

6、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 光电子。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在受到光照 时能够发射光电子。电源加在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正负极也可以对调。电源按图示极性连接 时,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了光电流。利用这个图示的电路就可以研究光电流和照 射光的强度、光的频率(颜色)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光电效应规律扇(1)存在着饱和光电流七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a.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加,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如果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改变加在A

7、和K两极间的电压U,测量光电流I的变化, 则可得如图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A 1* 黄心心0U光单流和嘲也的美茄实验表明:光电流I随正向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其饱和值I ;而且饱和电流I的大小与入 射光强度成正比。ss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为,控制入射光的强度、频率不变时,从阴极K射出的电子的数目和初速度相 同,当增加电压时射到阳极A的电子的速度增大,根据I = nqvs可知电流增大,但速度增大不能无限地增 大,最大速度是光速,所以电流存在饱和值。当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K上所有逸出的光电子全部飞到了 阳极A上,即:Is= ne,其中n是单位时间内阴极K上逸出的光电子数。控制电压和光的频率

8、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n增大,饱和电流越大。因此光电效应的上述实验结果 也可以表述为: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a. 当所加电压为零时,电流I并不为零只有施加反向电压,电流才有可能为零由上图可见,A和K两极间的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为零,只有当两极间加了反向电压U=-U U,无论光多么微弱,从光照射阴极到光电子逸出,这段时间不超过 10-9S。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如此之短,通常称它是瞬时发生的。3、波动理论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的疑难曲i但是按照波动理论,应得出如下结论: 光越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该越大,所以遏制电压UC应该和光的强弱有关,

9、但事实是在入射光的频 率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入射光的强度,遏制电压不变; 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就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截止频率,但事 实上存在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多么强,都不会看到光电效应; 如果光很弱,按照经典电磁理论估算,电子需要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要 的能量,这些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众多的疑难呼唤着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知识点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传i要点诠释:1、新理论的诞生光子说妇(1)背景普朗克在研究热辐射规律时发现,只有认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 理论计算

10、的结果才能和实验事实相符。每一份能量叫做一个能量子,每个能量子的能量为E =hu。受普朗克的启发,爱因斯坦认为:光在空间传播正向粒子那样运动,这个粒子后来被称为“光子”(2)内容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hu。(3)爱因斯坦的光子与普朗克的能量子的异同相同点:都认为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为E =hu。(能量量子化)不同点:普朗克认为能量子仍以波的形式传播;爱因斯坦认为光子在空间的传波向粒子一样。注意:爱因斯坦的光子与牛顿的粒子有着本质的不同。光子是只有能量而无静止质量的粒子,而牛顿的 粒子是指实物粒子。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

11、的解释,疝 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被光子“打中”的电子,这个光子的能量就全部给这个电子,而没有被光子 “打中”的电子,则一点能量也没有获得。 得到能量的电子,动能立即增大,而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 如果这个能量足够大,则电子就挣脱金属的束缚而射出来,即产生光电效应;如果这个能量不足以挣 脱金属的束缚,则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频率一定时,光强越大,即光子的数目越多,获得能量的电子也越多,即光电子的数目与光强成正 比。3、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当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动能就 增加了,如果电子的动

12、能足够大,能够克服内部原子对它的引力,就可以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 子,这就是光电效应。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有的向金属内部运动,并不出来。向金 属表面运动的电子,经过的路程不同,途中损失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从表面出来时的初动能不同。只有直接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这些光电子克服金属原子的引力所做的功叫做逸出功。(2)光电效应方程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N mv2跟入射光子的能量hu和逸出功W之间有如下关系:1 mN mv 2 = hu - W这个方程叫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对于一定的金属来说,逸出功W的值是一定的。所以入射光子的频率u

13、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 大。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如果入射光比较强,即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也多,所以 光电流的饱和值也大。4、光电效应的应用必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动作迅速灵敏,因此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光电器件在工农业 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管就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K光电器件。I TTJ)光电管的类型很多,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种。玻璃泡里的空气已经抽出,有的管招扁 妙里充有少量的惰性气体。管的内壁涂有逸出功小的金属作为阴极。管内另有一阳极曰A。当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时,阴极发射电子,电路里就产生由a到b的电流。力知识点四康普顿效

14、应,* 要点诠释:1、光的散射扇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必英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色散时,发现在色散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A相同的 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入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0能不能把光看成波而解释这个现象呢?不能,因为光是电磁波,入射光将引起物质内部带电微粒的受迫 振动,振动着的带电微粒从入射光吸收能量,并向四周辐射。这就是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应该等于入射光 的频率,因而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应该相同,不应出现A A 0的散射光,综上所述,若将入射光看 成是波的话,那么散射光的波长和入射光的波长相同,不会出现A A 0的散射光,即经典理论与实验事实出 现了矛盾。康普顿用光子的概念十分成功地解释了这种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