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6621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2.1. 施工测量放线本工程分项工程较多,施工范围较广,测量放样工作量大。施工 前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且必须考虑供施工全过程使用。施工测量控 制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控制网的布设应与平面图相结合,以便 在施工过程中保留较多的控制点。施工测量放样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资料及各相关图纸的关 系,核算有关数据,若发现图中有矛盾或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 以便解决或更正。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1、测量设备设置: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2 台,经纬仪1台,红外线全站仪1 台。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

2、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 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 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 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 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 100米设一水准 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 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 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3、主要分项工程测量工作要点: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 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 便进行施工高程测

3、量。路基施工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核, 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导线复测采用 SET2CII 智能型全 站仪。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路基放样应放出边桩、控 制桩、边坡及构造物接点桩。机械施工应有明显的填挖标志。应注意 保护原始控制桩。排水箱涵等人工构造物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对中线 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资料复查核对,经常检查、补 充。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2.2. 场地清理工程本标段工程中,场地清理主要工程量有:清理草皮和清理表土及 其他杂物。场地清理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先进 行草皮清理和表土清理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杂

4、物的清除及整平。具 体施工方法如下: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原地面的表土、草皮,清除深度为30cm,以 及施工范围内的杂物,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同时,对施工场地大致平整。如有需利用的草皮,则采用人工分块铲松,按序堆放上车,尽快利用。2.3. 临时办公室、门卫土建工程2.3.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2.3.1.1. 钢筋工程现场设钢筋加工场,钢筋全部于现场加工。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板筋、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与搭接相结合的连接方式。钢筋绑扎之前的准备工作如下:a) 核对半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b) 准备绑扎铁丝

5、及绑扎工具,搭设操作架。c) 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2.3.1.1.1. 柱承台、地梁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之前,要在垫层上进行详细的定位放线,施放出柱子位置线、地梁边线及柱承台边线。钢筋绑扎的程序为:柱承台钢筋绑扎一柱插筋绑扎一地梁钢筋绑扎钢筋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等要满足设计及施 工规范的要求。a) . 在垫层上划出承台钢筋分档标记,然后依据该标记摆放承台钢筋,纵横钢筋用绑扎丝逐点绑扎牢固;钢筋垫块设在承台钢筋的 交叉点上,梅花形布置,纵横间距不超过 600mm。b). 绑扎柱子插筋。首先在柱插筋位置设置一角钢框,与承台 钢筋点焊。

6、柱插筋在承台内设置三道定位箍筋。箍筋要与主筋绑扎点 焊。c). 在地梁垫层上划出地梁箍筋分档标记,按分档标记将箍筋 摆放到位后穿设梁主筋,将梁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d). 伸出承台部分柱插筋用钢筋焊制一专用定位箍,以确保柱 插筋在混凝土浇筑时不移位。2.3.1.1.2. 柱子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施放柱位置控制线,在伸出楼板的柱插筋上设置标高控制标记一 计算柱子箍筋数量并将其全部套入插筋一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或绑 扎f划出箍筋位置f绑扎箍筋f安装垫块。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 个,绑 扣要向柱中心。

7、3)、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焊接或绑扎完成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5)、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 扎,宜采用缠扣绑扎。2.3.1.1.3. 梁钢筋绑扎1)、 工艺流程在底模上划出箍筋位置线一主梁箍筋就位一穿主梁主筋一次梁 箍筋就位f穿次梁主筋f箍筋与主筋绑扎2)、 工艺及操作方法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好箍筋。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 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再套好箍筋;放 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

8、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 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在主次梁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处下垫水泥砂浆垫块,垫块的间距 不应超过600mm,梁侧边垫块间距不超过800mm。主筋为双层时,可 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3.1.1.4. 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在模板上划出板筋分档标记f穿设板下层筋f下层筋垫块设置f上层筋钢筋马凳设置f上层筋绑扎2)、 工艺及操作方法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 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

9、钢筋,再 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 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板为双 层钢筋时,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3)、 板下层筋垫块采用水泥砂浆垫块,纵横间距不超过 800mm, 呈梅花形布置。4)、 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2.3.1.2. 模板工程2.3.1.2.1. 柱承台、地梁模板柱承台、地梁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内背楞采用50X100 木方,竖向布置,外背楞采用脚手架管或100X100木方,顶撑在坑 壁或槽壁之上。2.3.1.2.2. 柱模柱模板面采用18mm厚胶合板,内

10、背楞采用50X100木方,由14 或10号槽钢及16mm高强拉杆(配套蝶形螺母)形成柱箍系统。1. 柱模支设程序:柱筋绑及定位放线一操作架搭设一模板位置水泥砂浆找平、海绵 条粘贴f柱模板就位f柱箍及拉杆安装f安装调校2. 柱模安装方法:a). 柱模在安装之前,先要放出柱子边线及 300 控制线。合 模之前,柱子区域内的杂质应彻底清理。b). 柱子根部模板位置用水泥砂浆找平,应注意找平砂浆不 得吃入柱身内;待砂浆有强度后在模板位置粘设海绵条,以防止柱 模根部漏浆。c).在施工底板或顶板时,在墙体两侧距柱边约300mm处埋 设25钢筋柱,每边不少于两根,用于柱模根部的固定。柱周围 无顶板或底板时(

11、如柱子外侧),则在施工下段柱子时在柱子顶部 埋设钢杯与高强杆,用于柱上层模板的固定。d).柱模的内背楞采用50X100木方,竖向布置,间距不超 过350mm。宽度超过1m边长侧柱箍采用双根14号槽钢、高强拉杆 做为其柱箍,宽度在1m之内边长侧柱箍采用双根10号槽钢,高强 拉杆做为其柱箍,柱中不设对拉杆。柱箍的间距不超过 600mm。2.3.1.2.3. 梁板模梁模面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第一道背楞采用50X100木方, 第二道背楞采用 100mmX100mm 木方或双架管,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 脚手架,支撑架立杆的顶部设置可调托,第二道背楞设置在可调托上。支撑架立管底部若是回填土,则立管底部必

12、须垫脚手架板或木块 (尺寸不小于 100mmX200mmX50mm)。梁板模全部于现场散装散拼。1、工艺流程梁位置控制线、标高控制点的设置一搭设梁板支撑架一梁底模支 设一梁筋绑扎一梁侧模及板模支设2、梁板模安装方法 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 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 4m 时,跨中梁底处应起拱,起拱 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 起拱。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 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压旁来确定。梁、板、柱交接位置的模板应仔细加工及拼装,必要时现场测量 精确的尺寸,由车间加工制作。模板与已

13、浇混凝土的接触面要粘贴海 绵条,模板的拼缝也应设置海绵条,以防止漏浆。3、板模板安装方法板底模小龙骨采用50X100木方,间距不大于400mm,大龙骨采 用100X100木方,其间距为1200mm,板底支撑系统立杆间距为 1200mmX1200mm,梁部位适当加密,水平杆间距为1500mm。根据模板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 通线钉固。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 清扫干净。板模的拼缝应用腻子刮平,板模与梁模的拼缝均应设置海 绵条,以防止漏浆。2.3.1.2.4.

14、模板的拆除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 模板的拆除应满足下列条件: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机时受损后方可拆除,通常情况下柱混凝土浇筑之后至少 1 天方可拆除其模板。现浇结构梁板底模拆除条件为: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W2502,W8758100梁W8758100悬臂构件W2752100若要在混凝土浇筑 28 天之前拆模,则必须留置多余的混凝土试 块,拆模前试压。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2.3.1.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 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

15、折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采用柔性导 管、溜槽入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 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 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 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 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 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 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 插筋等有无移位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在已浇 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振动棒要尽量避免与钢筋及模板接触,尤其是避免与预埋件接 触。除以上要求外,各部位混凝土浇筑还需满足下列要求:2.3.1.3.1. 柱混凝土浇筑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 浇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