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君子风范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6620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君子风范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秦君子风范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先秦君子风范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先秦君子风范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秦君子风范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君子风范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张齐 08机械内容摘要:先秦时期是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最为璀璨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 诸侯割据,处处南征北伐,文化上更有著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盛大局面,而当时的 贵族社会的主体,先秦君子又内外兼修,在外温文尔雅,在内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名人典 故层出不穷,本文将从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先秦君子的内涵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进行一一阐述。关键词:先秦 思想与文化 君子风范 学习意义中国社会思想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从西周的“礼乐文化”,到春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数百年间涌现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思想,不仅有孔、墨显学等诸子 学说,甚至还包含有

2、名不见经传的一般言论。这些社会思想闪耀着几千年的历史光辉,为人 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这个文化大背景下,先秦时期的君子更是“文质彬彬”,不 但有内在的文化道德等美质修养,而且还有外在优雅得体的举止风度。所以先秦时代的君子 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环境特征:一、先秦社会思想具有系统性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在表达他们的社会看法时,都具有 独自的的特色和缜密的理论建构。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代表了孔子思 想体系的基本框架。道、德、仁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孔子的全部学说中,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 系的范畴。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兼爱

3、”。“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都是为了实 现“兼爱”思想,“天志”、“明鬼”则是借宗教迷信来推行兼爱主张。二、先秦时期思想具有丰富性与自由性。“丰富”是相对于以后社会思想的相对僵化而言的。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统治秩序的解 体,礼乐制度的崩溃,使得原来依靠氏族贵族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一诸侯大夫建 立起来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周天子形同虚设,诸侯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一方面造就了 多元化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即:既没有中央集权、帝王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 制,也没有某种国家哲学一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各国诸侯也没有以行政命令形式推行某 种思想,压制不同学说。思想与权力的分离造就了

4、思想者,他们可以独立自由的深入思考问 题,从而造就了文化、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化趋向,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可以找 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各种思潮和各种学派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三、先秦社会思想具有超时空的一面。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中,有关人与人、我与我、心与心、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等 方面的思想确有先见性和超前性”。如孔子所讲的仁义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超时代 的意义。相亲相爱是仁,遵纪守法是义。没有仁。人类将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义,社会就 会很难发展。因此仁与义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达到“仁”,孔子强调修己 时应文质兼修,修已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修己的程序是下学上达,修己时要

5、知行并重。把 道德阐述得如此完整,在欧洲是很晚才达到的。如此的思想文化环境造就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当然,也形成了独特 的先秦君子风范。先秦君子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风度翩翩。在诗经时代,优雅翩翩的外表形象,首先是一个君子所必备的条件。礼记-玉澡 中说:“君衣狐白裘,锦衣以锡之”“君子狐青裘豹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对社会各等级的人的衣着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且高贵典雅。“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 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其中“切”“磋”“琢”“磨”都是古代骨饰品和玉的制造工艺, 这说明先秦君子就像美玉一样温润亮泽,又有“宽兮绰兮,漪重较兮”,是说先秦君子心胸

6、 特别宽宏旷达,可以托付与依靠。“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又在表达君子有善于开玩笑,不 会轻易发火。由此可见,先秦时代的君子不仅有高贵的外表,关键又有宽广的心胸,同时又 不乏幽默感。可谓是内外兼修,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二、博学多识。先秦君子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博学多识。君子想要教育自己的子民,就一定要不断的 学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代王者建立国家巩固统治,都把教学放在重 要的地位。古代贵族君子不仅学习各种文献典故、史事传闻,更学习天文地理,诗词礼乐。 所以先秦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出口成章,精通礼乐,慎思明辨的君子事例。如学识渊博的子产、 博学多才的观谢夫、明辨是非的富辰再次就不一一

7、叙述。三、善于辞令,不畏强御。楚国的屈完去齐国邀盟时对齐桓公说“君惠檄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 也”。可见屈完的辞令非常得体,而且又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可见屈完具有高深的君子智慧 与非凡的语言才能。四、忠孝两全忠孝是先秦君子立身行事得的道德追求。“为子尽孝、为国尽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成为了先秦君子道德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其中“二 十四孝“广为流传。郑庄公对“不及黄泉不相见也”的后悔,表现了对母亲的孝心。颖考叔 对他母亲的孝敬感动了郑庄公,后人说“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国义士更是不胜枚举, 除以上四点之外

8、, 义士情怀 尚俭与安贫 恭敬谦和 广交朋友 尚武1、2、3、4、5、其是可谓乎。”由此,古人对“孝”的重视可见一斑。先秦时代,殉 此处不再列举。先秦君子还有以下特质:那么研究先秦文化与先秦君子风范对现代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除了纯粹历史与学术 上的意义之外,更多的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典范。现代社会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物欲横流,人心普遍浮躁,已经没有了先秦时期的儒家 特质,所以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借鉴并学习先秦君子风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虽然有很多东西已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并传扬古代 先人的优良传统。首先我觉得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先秦君子的道德风尚:一、尊

9、师爱幼,孝敬父母。现代中国的家长对下一代都过分溺爱,而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又没有及时灌输,导致了 大多数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以前大力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对现代人来说相距甚远。弃自己的父母于不顾,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自己的老人居 无定所,缺衣少食,在垃圾桶旁寻找食物的场景屡见不鲜。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不能允许的, 不仅遭人唾骂,而且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时刻牢记 先人的教诲,继承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先秦时期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 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一九九三年

10、,世界宗教会议,讨论全球道德伦理在起草宣言时,他们把不同国家不 同民族的最好的道德格言,筛选出来进行评议,找出一个认为是世界性伦理道德格言,作为 人类道德伦理的底线。最后大会一致通过,只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选中,被 称为“黄金规则”,即道德规范的底线。东方讲忠、恕。积极的方面讲”忠,消极的方面讲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别人,自己不喜欢做的,不要 强加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战争,不要到别人的家园去扔炸弹,这就是恕。大会一致认为, 人类要能够守住这个底线,其文明还有希望,社会秩序能够恢复,还能朝着好的方面转化, 如果要真正彻底转化,那么只有中国孔子的伦理道德

11、,才是唯一的出路。既然世界人都认同 这句名言,而它的发源地-中国,更应该继承并应用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去。三、改革创新,艰苦创业。从先秦时代的君子典例可以看出,每一个帝王君候都是艰苦创业,并不断学习,悉心巩 固自己的基业,不敢有一丝怠慢。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都在谆 谆教导世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个艰苦的创业者。然后更重要的是做一个简朴 的守业者。“富二代”“官二代”正是这个年代新生的代名词,是不是就有报道,某些纨绔子 弟如何挥金如土,如何花天酒地,不仅挥霍上一辈用血汗换来的财富,更养成了不良的道德 习惯,飚车,包二奶,打架斗殴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再不加以教导,不学习先秦时期的君子 风范,“富不过三代”一定会成为活生生的事实。总结:由中华民族及其先民所创造的中华文明,是我们这个地球上迄今为止所有由古代 文明发展而来的现存文明之中,历史最为悠久和最具特色的文明。在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潮流 中,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研究并学习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和先秦君子的 言行风范,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