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6599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调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阴工学院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课题名称: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状况的调查实习人: 李静 蒋颖 陆文强 纪新兴专 业:社会工作班 级:社工1121指导老师:闻瑶 闵兢完成时间:2013.12.28影响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因素的客观分析 基于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的调查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数量呈明显剧增趋势。走进大学,新鲜和自由的生活环境 让他们与父母之间沟通减少了很多,并且大学生与父母在文化程度、处理问题等方面 存在明显的差异。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之与父母之间存在意 见不一致或者产生矛盾的现象。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现状如何?大学生和家人沟通 是否合理充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行为选择

2、是否有差异?与父母在文化认知方面有 哪些差异?对于上述问题的考察,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社工班“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 间关系现状”调查小组调查了来自本院大一、大二和大三不同年纪,不同性别、不同 籍贯的 110名大学生,并借此来了解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现状和剖析大学生 与父母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前言:出生在经济迅猛发展、生活优越的时代,当今大学生在生活教育上都得到 了丰富的满足。随着环境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学生与父母在受教育、待人处事方面产 生了明显的差异,加上相距较远,沟通减少,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他们 与父母之间关系状况令人担忧。那么,在校大

3、学生与父母的感情现状究竟如何?怎样 才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为了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于 2013年12 月16日至 25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习期间进行了一次当代大学生与父母 之间关系状况调查。通过对沟通,文化认知、行为选择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深刻了解 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为拉近家人的距离提供科学数据以便提出针对 性、合理化的建议。一 研究的提出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 系是每个人来到世上后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亲 子关系的正常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会引发心理障碍或缺陷

4、。 也决定着其社会化程度可能达到的水平。虽然大学生已经离开父母和家庭,但大学生 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进入大学,大学生群体已经 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与大学生有关的诸多事件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马 加爵事件,南京大学的以为父亲写给孩子的一封信等。这些都引起了一场严肃的大学 生道德教育的大讨论。这些大讨论引发我们很多的启迪以及思考。从社会学分析亲子 关系或许是这些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距离变远等因素, 大学生与父母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且由于沟通方式,行为选择,文化认知等方面因素 而导致的代沟问题,导

5、致他们之间的亲情关系发生变化。本课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与 父母之间关系状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状况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 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良好关系, 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和和谐社会的创建。二、研究的设计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学生进行调查与研究,来反应出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大学生的健康成 长,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理论支持。本次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为研究此课题我们查了相关文 献资料提出了研究假设,并设计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的选取采用的是随机

6、抽样的方 法我们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在人文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班级里直接抽取若干调查对象。 我们还运用了 SPSS 统计软件对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频数等其他方面的分析得出结 论。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以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问卷设计 时主要从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 1,2,3,4,5,题), 行为选择(17,19,20 题)和沟通 (11,12,13,14,16 题),文化认知(15,18 题),关系现状的客观表现形式(6,7,8,9, 10 题)和关系现状的主管感受(21 题)等方面出发,研究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存 在的问题,并为改善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提供合理化建议(22,23

7、题)。此次调查 共有问卷的120份。首先我们只打印 10份进行试调查,试调查后我们根据回馈的问 题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原有的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后来,我们发放了 110 份问卷 (见附件 1)。回收的有效问卷为 105份。据统计,本次调查对象共有 105 位大学生, 其中男生占总体的 30.48%,女生占总体的69.52%。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占53.3%, 大二占 30.5%,大三占16.2%,江苏省内的占76.2%,江苏省外的占23.8%,独生子女 占 55.2%,非独生子女占 44.8%。三、调查数据与分析(一)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现状据统计,在所有调查的研究对象当中,能够立刻说出父母

8、生日的占55.2%,有 23.8%的同学不能立刻说出,只记得其中一方的有20%,只有1%完全忘记其父母的生 日;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父母联系的频度是每周一次以上;大多数的同学 在校期间都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父母联系的时间在5-10分钟,其次是15-20分钟, 而超过20分钟的和5分钟以内的只占少数;有大多数的同学打电话回家是想让家人放 心,占调查总体的75.2%;在调查的105名同学当中,有54.3%的同学与父母之间经常 交流,可以畅所欲言,讲出心里话,像朋友一样相处;有35.2%的同学与父母之间保 持正常的距离,平时也会有一般的交流,但比较客气;有5.7%的同学对自己的父母比 较敬畏

9、,属于听话的好孩子;然而还有4.8%的同学与父母之间有隔阂,平时没有什么 交流。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现状较为良好。表1 您觉得来大学之后与父母关系变得怎么样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越来越好3937.137.137.1不变3634.334.371.4说不清2826.726.798.1越来越差21.91.9100.0合计105100.0100.0由表1,研究大学生主观感觉“进大学后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化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感觉进大学后自己与父母关系越来越好和感觉没变的同学占70%以上,说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距离越来越远而变得淡薄,我们也可以看 出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

10、现状较为良好,这与以上的数据分析的结果相吻合。(二)沟通方面沟通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桥梁,沟通是人与人进行心灵交流的最好方式,一 个良好家庭环境的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沟通,问卷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 的沟通氛围,内容,沟通集中的矛盾和大学生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方式,从中了 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1. 沟通氛围一个融洽和谐的沟通氛围是良好关系建立的基础,在调查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时的 氛围如何时,感觉与父母交流时的气氛非常融洽的大学生占37.1%,感觉与父母交流 时的气氛比较融洽的占50.5%,还有12.4%的同学觉得自己与父母交流时气氛一般, 不难看出,有80%以上的大学

11、生在于父母交流过程中的气氛融洽,仅有少数的感觉一 般。2. 沟通的内容表2 沟通的内容集中方面学习工作情感生活兴趣爱好是76.2%35.2%23.8%否23.8%64.8%76.2%合计100%100%100%沟通的内容是反映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在研究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的内容 时,我们主要从学习工作、情感生活和兴趣爱好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表2的数据显示,和父母沟通主要集中在学习工作方面的同学占76.2%,和父母沟 通主要集中在情感生活方面的同学有35.2%,还有23.8%的同学与父母沟通的内容主 要集中在兴趣爱好方面。不难看出,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工作方面,而在情感生 活和

12、兴趣爱好方面却很少涉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自己的情感私生活,独立 意识越来越强,而且,由于大学生与父母对待情感方面的观点具有差异因而他们很少 会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情感生活方面的交流,并且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的区 别,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这方面的沟通也会较少。3. 沟通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式表3 矛盾集中方面学习衣着打扮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人生计划恋爱观是22.9%20%23.8%30.5%40%24.8%否77.1%80%76.2%69.5%60%75.2%合计100%100%100%100%100%100%由以上的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与

13、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人生计划方 面,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认知、人生观及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对待事情都有 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想去依赖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构 想和追求的方向。据统计,大学生在父母发生矛盾后,有47.6%的同学会改变沟通的方式与父母再 进行第二次沟通,有6.7%的同学会一走了之,21%的同学便面上去敷衍,实际上还是 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数据显示,多数同学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去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然而将 近30%的同学却一走了之或是敷衍了事,这种行为都是不正确的。由于生活的时代的变化以及人生观价

14、值观的改变,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难 以避免的,然而,面临存在矛盾时我们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它,互相尊重是最 基本的道德,尤其是对待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解决与父母的矛盾时,要和父母平心 静气的沟通,互相换位思考,从而营造一个融洽的沟通氛围。(三)行为选择1.不告诉父母心事的原因表4 不告诉父母心事可能的原因父母没有认真倾听说不出口,怕父母担心觉得说了也没用觉得自己能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说没有把心事告诉父母的习惯是7.6%61%26.7%56.2%29.5%否92.4%39%73.3%43.8%70.5%合计100%100%100%100%100%在回答“如果不告诉父母心事,原因可能是?”

15、,“觉得自己能够解决,不到万不 得已不说”的占56.2%,认为“说不出口,怕父母担心”的占61%。另外还有少数的 选择“父母没有认真倾听”和“觉得说了没用”及“没有把心事告诉父母的习惯”。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同学不把心事告诉父母是怕父母担心而且觉得自己能够解 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化主体的改变,生活环境从家庭到学校,我 们也从缺乏主见的小学生到具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儿童时期会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 父母产生依赖,很容易使父母成为儿童心目中全知全能的权威,而父母借助于这种权 威形象对子女进行的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所无法抗拒的。学校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 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它一方面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努力培养和 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自我的不断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独立意 识的增强,有自己的主见,形成了自己的行为选择方式 。2.处理事情的方式 在回答“您父母会强迫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吗?”一题时,有14.3%的同学认 为从来不会,有74.3%的同学认为很少,还有11.4%的同学觉得经常。而在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