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26588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首先是教师的教,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结合教学实践,我浅谈几点个人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生学“进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学数学时,都是怀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使他们潜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更浓了;一部分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受挫,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淡化,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针对这些情况,教师的任务是使前者进一步

2、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让后者重新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学进去。二、布疑设难,教学生学会“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心底里的潜意识。在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在利于突破学生思维的最佳处给学生布疑设难。在给学生布疑设难时,教师要掌握好“度”,对问题的难度、广度、量度,布置要适当。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不管问题多么幼稚,绝不能搪塞或嘲讽学生,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问问题,把着眼点放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三、防陈求变,教学生学的“活

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长期接受单调、枯燥、乏味、重复的训练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机械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无疑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大敌。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教会学生“活”学,就必须克服学生在学习时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单一接受某一数学结论,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出结论的过程。因为任何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都可能有引入、形成、巩固、深化的过程。教师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外延做一些必要的探索,就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四、标新立异,教学生学会“闯”现代中学生要求独立,期望摆脱对老师的依赖,顽强地表现自己。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提倡在学习中的标新立异,使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在教学中,我有选择地把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让他们对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征求合理的答案,给他们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