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647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练)教学讲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5年考情考查热度真题示例考查角度学科素养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的爆发(b)中华民国的建立(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2018浙江11月选考,12,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实证2015浙江文综,19,4分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一大”(b)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国民革命(b)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b)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三大战役和

2、渡江战役的胜利(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c)2019浙江4月选考,11,2分国民革命时空观念2018浙江4月选考,10,2分中共“一大”时空观念2017浙江11月选考,13,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历史解释2016浙江10月选考,12,2分红军长征的意义历史解释2016浙江10月选考,31(2),6分中共“一大”历史解释2016浙江文综,38(2)(3)(4),18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分析解读本专题在高考中属于相对有热度的考点,在多次考试中均有试题出现,选择题型出现较多,但主观题一旦考查则分值比重较大。从试题考查内容来看,对辛亥革命的考查侧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如责任内

3、阁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考查着重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经过及意义,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军长征的意义、国民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等。从学科素养考查的角度来看,本专题内容的本质是近代中华民族探索实现独立、民主、富强的过程,可以较好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试题也较多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建议学生复习本专题时做到两方面,一是梳理该专题的时间线,理解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二是要对历史事件的意义、影响等知识点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辛亥革命1.(2019浙江余姚4月模拟,11)某学者如此评价一场运动:“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

4、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反映了这场运动()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答案A2.(2019浙江绍兴3月模拟,12)1939年胡适曾说:“十月十日之于中国人的意义就等同于七月四日之于美国公民的意义。”胡适所言“十月十日”发生的事件的直接结果是()辛亥革命正式爆发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宣告中华民国成立A.B.C.D.答案C3.(2018浙江宁波十校期末,9)“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

5、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上述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武昌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颁布A.B.C.D.答案A考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三模,9)“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该宣言()发布于1919年 得到中国共产党指导受到工商界响应体现反帝爱国性质A.B.C.D.答案C2.(2019浙江Z20联盟第二次联考,13)毛泽东认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B.使

6、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C.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D.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答案D3.(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9月联考,10)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D.揭开了解放战争中解放南京的序幕答案B4.(2019浙江十校联盟3月联考,12)1948年底,国共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各自投入最精锐的战略重兵集团,进行战略决战。这次决战被称为()A.徐州会战 B.淮海战役 C.台儿庄保卫战D.渡江战役答

7、案B探史料提能力探究一为民主革命开路,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史料呈现 史料1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上海一栋小洋楼)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演讲稿)史料2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

8、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摘编自贾大泉、陈世松四川通史卷七史料3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摘编自罗福惠等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史料2:民国初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史料3:辛亥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史料解读时空定位根据史料1中的“南京临时国会”、史料2中的“1912年四川军政府”、史料3中

9、的“武昌起义”等时间和空间信息可判断材料背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重点阐释史料1:说明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值得肯定史料2:说明辛亥革命后,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以共和为宗旨史料3:说明在众多传教士眼中,辛亥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彻底的改变史料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场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1,为什么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思路分析 抓住史料1中“经过了国会,

10、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来理解,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含义就是辛亥革命实现了权力的和平转移。答案 原因:辛亥革命以国会为中心,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2.根据史料2,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思路分析 根据史料2中订正和禁用的内容可判断出过去重视儒家经典,根据新增加的课程内容可判断出辛亥革命后注意培养全面发展的共和国国民。答案 变化:从重视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3.根据史料3指出辛亥革命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

11、的合理性。思路分析 “印象”可由史料3中画横线的句子概括得出;根据史料3中的关键信息“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角度论证其观点的合理性。答案 印象: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合理性: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近代意识逐步加强。探究二追求真理,勇于解放五四风雷史料呈现史料1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

12、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访谈录)史料2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以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注:5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

13、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史料3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五四运动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及原因史料2:“三罢”斗争说明参与五四运动的阶层广泛史料3: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史料解读时空定位根据史料1中的“1919年”、史料2中的“青岛问题”、史料3中的“华盛顿会议”等时间和空间信息

14、可判断史料背景是五四运动爆发前后重点阐释史料1:五四运动无论是波及范围、实际参与者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公车上书。说明五四运动的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史料2: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体现了群众性、爱国性。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史料3:表明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解决了山东问题,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史料认识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史料应用1.结合史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主要原因。思路分析 史料1中划线处论述了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说明此时国人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浓厚,结合史料1中“一个国家落后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可知这从侧面说明1919年相对1895年而言,中国社会有所进步,这种相对“进步”即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教育、国人观念等方面的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