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6451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复习资料:外科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操作理论复习题1 消毒和灭菌有什么区别?答:消毒是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2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温度、时间、气压?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达到104137.3kPa,温度达到121126摄氏度,持续30分钟;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达205.8kPa,温度达132摄氏度,持续4分钟。3 肥皂水刷手向上达到何位置:从手指到肘上10cm。4 铺巾的头侧、两侧及足侧的范围:头侧要盖过头架和麻醉架,两侧和足侧应垂下超过手术台30cm。5 同一日内,同一个手术台有多个手术,应如何安排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感染的手术。

2、两次手术之间应清洁手术室。HIV和HBsAg阳性的病人的手术要安排在非阳性病人后面。6 肝炎病毒、HIV、梅毒阳性病人的手术器械应如何处理:应尽量采用一次性敷料和手术衣,用后专门销毁;手术器械应用0.4过氧乙酸浸泡杀灭病毒,清洁后高压灭菌两次方可再次使用。7 戴干无菌手套和湿无菌手套有何区别:戴干无菌手套时应先穿衣后戴手套;戴湿无菌手套时应先戴手套后穿衣。8 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还是延后拆线:应提前拆线。9 哪些病人需要延迟拆线:严重贫血、消瘦,恶液质者;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老年人及婴幼儿;有胸腹部压力增加因素,如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有特殊基

3、础疾病或特殊药物服用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等。10 换药时如何取下原有敷料: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11 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哪个级别的手术室适宜进行器官移植等手术?百级。12 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何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13 手术过程中,手套破损该如何处理?脱去手套、手术衣,用PVP-I(碘伏)清洗手部,再次洗手后穿手术衣手套14 穿好手术衣后,哪些部位是无菌区?腋前线颈部以下至腰部,手部至肘关节以上5cm,手术台边缘以上(边缘以下的布单均属有菌区域) 15 各种手术消毒的范围。见外科手

4、术基本操作(陈孝平主编)P4647至少包括手术切口15cm的区域。16 手术过程中,无菌布单如被浸湿,应如何处理?及时更换或盖上新的布单,否则可将细菌从有菌区域带到消毒物的表面。17 关腹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术后切口和腹腔感染?a) 关腹前冲洗腹腔(某些局限的脓肿冲洗腹腔可能会引起感染扩散,应用湿盐水巾擦尽)b) 关闭腹膜层后,冲洗切口c) 缝皮肤前消毒皮肤d) 缝合完成后,再次消毒切口,贴好无菌敷料18 手术切口如何分类?a) I类切口: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等。b) II类切口:指手术时有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分切除等。c) III类切口:指邻近污染区

5、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切除术。19 睾丸手术(如睾丸鞘膜反翻术、睾丸切除术)切口属于哪类切口?(II类)20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5 小时,再次手术止血(从原切口进入),该切口属于哪类切口?II类(I类切口手术后6小时内再次原切口手术,则切口为II类)21 止血带一般应多少时间放松一次?止血带结扎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一般应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至2分钟,再次上止血带。止血带结扎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22 以下部位扎止血带有什么问题:上臂中、下1/3部,前臂和小腿?a) 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b) 前臂和小腿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

6、流阻断不全。23 腹内剪线和皮线缝合剪线,线头要留多长?a) 皮肤线头留0.51cm,不超过针距b) 腹内留0.20.3cm24 深部组织结扎、较大血管的结扎剪线要注意些什么?线头应留长一些25 线头过短和过长会有什么后果?a) 太短则易于滑脱b) 过长会导致组织对线头的异物反应26 管腔切开时要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污染?a) 纱布保护准备切开管腔的四周b) 可边切开,边由助手用吸引器吸出腔内液体以免手术野污染27 外科洗手的具体要求(时间、具体部位等)?以灭菌王洗手为例,先交替刷双手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至肘上10cm处,均为两臂交替刷洗,特别注意甲缘下、甲沟、指蹼等处。时间为1次共3分钟。

7、28 腹部手术的消毒范围?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以腹部手术为例,一般要求消毒范围:上至乳头连线水平,下至耻骨联合包括双侧腹股沟区,两侧到腋中线水平。根据手术的不同,具体消毒范围有所变化。29 铺巾顺序?手术区皮肤消毒后,器械护士协同执行消毒的医师铺巾。1. 在切口四周铺第一层四块无菌手术巾,次序依手术部位而异,一般先相对污染侧后洁净侧,先对侧后本侧,距切口23cm,一经铺下,不可随意移动,如位置不正确,只能由手术区向外少许移动,但必须在消毒范围内。用巾钳固定手术巾或粘贴覆盖无菌塑料薄膜。2. 第二层:器械护士和

8、手术医生共同铺中单二块,头侧应盖过麻醉面架,足侧盖过手术器械托盘及床尾。3. 第二层铺毕,医生再次消毒手臂,然后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4. 最后铺大单,洞口正对切口部位,展开覆盖整个手术床,无菌单应悬至床沿30cm以下。说明:也可以消完毒后先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再铺巾,此时铺巾顺序为:先铺本侧,再足侧(相对污染侧),再头侧(相对洁净侧),最后对侧。第二、三层同上。30 污染切口或会阴部手术的消毒顺序?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会阴部手术则应由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部或肛门区。已经接触感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31 如果手术前你的手被划伤,如何处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

9、手臂皮肤化脓性感染、湿疹的人员不应参加手术。32 如果评估切口时发现切口感染化脓该如何处理?首先要留取伤口脓液培养。根据情况,拆除部分或全部皮肤缝线,清创、引流。33 感染伤口如何处理?观察创面脓液多少、色泽、有无线头异物、坏死组织、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等。注意切口脓液培养。用干棉球拭去创缘周围皮肤上的脓液,消毒创面周围皮肤23次,再用纱布蘸吸清除伤口内渗出液、脓液及坏死组织,用等渗盐水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并清除伤口内线头,异物、坏死组织,分泌物多的创面用等渗盐水或消毒液湿纱布引流湿敷;肉芽生长良好、分泌物少的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34 如果患者伤口培养有绿脓杆菌感染,换药时该如何处理?特异性

10、感染伤口换药时需穿隔离衣,换药前准备好单独的污物袋,将换下的敷料等统一放入污物袋中,操作完成后将袋口扎紧,交专人处理(焚烧)。接触特异性感染伤口的器械应专门灭菌。35 不同部位切口一般情况下的拆线时间?伤口愈合良好者,按期拆线,头面颈术后45日拆线,下腹、会阴部手术后67日拆线,胸部、上腹、背部手术后79日拆线,四肢手术后1012日拆线,减张缝线2周以上。如严重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恶液质。严重失水或电解质紊乱未纠正者,老年及婴幼儿,严重咳嗽患者,伤口张力大者应延期拆线。36 外科伤口的分类和愈合分级?外科手术后切口分I、II、III类:1、 清洁切口,用“”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

11、;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即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2、 可能污染的切口,用“”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受伤后6小时内经过清创术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3、 污染切口,用“”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切口、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伤口愈合分甲、乙、丙三级:1、 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 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

12、等但未化脓。3、 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37 各类切口(如腹部正中切口)需要切开的哪几层结构?以腹部正中切口为例: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外脂肪和腹膜。38 皮肤缝合时一般要求针距、进针和出针处距切口的距离?针距、边距应均匀一致,整齐美观,过密影响血运,过稀对合不佳。一般皮肤切口缝合时,针距1cm,进针与出针处距切缘0.5cm。39 剪线一般要求的留线长度是多少?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的线材,要求的留线长度不同。一般丝线腹腔内线头遗留23mm,皮肤线头遗留510mm;像Prolene血管缝线为单股,易打滑,线头遗留510mm。40 皮肤切口选择的原则?1. 切口应选

13、在病变附近,能充分显露手术野,利于操作,并便于必要时延长切口。2. 切口方向应尽量与该部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路径相平行,减少组织损伤。3. 避免超越关节的纵行切开,关节部位手术可选S形或横切口,以免瘢痕挛缩而影响关节活动。4. 面、颈部切口尽量与局部皮纹方向一致,以免影响外观。5. 尽量避免直接在手、足的掌面作切口,以免影响触觉和引起疼痛。6. 乳房和肛门周围较多采取放射状切口。41 皮肤切开操作的注意点?7. 切口大小应以方便手术操作为原则,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过小影响暴露和操作。8. 应按解剖学层次逐层切开,避免在同一平面多次切割,使切缘不整,损伤过多。还要保持切口从浅至深大小一致。9. 皮肤切开时,应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或中指将切口两侧皮肤固定绷紧,或术者与助手各用手压住切口的一边,右手执刀切割。刀刃应与皮肤相垂直,防止斜切。刀柄与皮肤约呈45角,利用刀腹前半部切开皮肤,均匀用力,力求一次切开全层皮肤,以避免切口深浅不一,皮缘不整,皮下组织可与皮肤同时切开。达到预计切口之终点时,将刀渐竖起呈垂直状态而终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