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26447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21-13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志:立志,追求)。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阴:北面)游览,突然(卒:同“猝”,突然,仓猝)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避雨);心里伤感,于是取过(援:拿出,取出)琴而弹了起来。起先弹奏连绵大雨的曲子,再奏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辄:总,总是)能穷尽(穷:尽,穷尽)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真厉害啊,真厉害啊!(善哉,善哉,子之听夫!:为“主谓倒装句”,正确的语序应为“子之听夫,善哉,善哉!

2、)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121.萧何远虑 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把萧何任命为丞相(以为:把任命为)。项王和诸侯屠杀百姓、烧了咸阳城后离开。汉王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具:具体,全部),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的原因(所以:的原因),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把韩信任命为大将军。 122 赵人养猫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患:担忧),到中山

3、去找猫(乞:寻找)。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有了(尽:完),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患:担忧),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盍:何不,为什么不)?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患:祸害,灾难),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病:有害,害处)?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123汗文帝誉周亚夫 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大:表示程度深)。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军:驻军)(以为:把任命为

4、,使担任);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郡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军及其下属骑马送迎。不一会儿到了细柳军营,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拉弓搭箭,把弓拉圆。皇帝的先遣侍从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遣侍从说:“皇帝将要到了。”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拿着节杖下诏令给周亚夫:“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的大门(乃:才)。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皇帝就控制马慢

5、慢的走。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行军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皇帝被他感动了,改变脸色,显出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皇帝)派人转达敬意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劳军的礼节就离开了(而:连词,表顺接)。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本来可以袭击而俘获呀。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124疏广论遗产 疏广回归乡里后(既:之后),每天让家里供给酒肴设酒席(共:同“供”;具:酒肴,饮食),邀请族人老朋友和宾客,相互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剩余的钱还有多少,催促家人拿出去来

6、供给酒肴。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的兄弟老人说(窃:私下):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基业,如今这样饮食耗费将尽(且:将要)。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地和住宅。(君:这里指疏广)老人就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话,疏广说:我怎么是老糊涂不顾念子孙? 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力:努力耕作),就足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只是教子孙怠惰罢了。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损伤其志向;愚蠢而又有很多钱财,那么就更增加了他们的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用来教化子孙的办法,也不想增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

7、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用来赡养老臣的(所以:用来的东西), 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同享用圣上的恩赐,来过完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于是族人为他心悦诚服。125杜太后遗嘱 建隆二年,杜太后身体不适,宋太祖侍奉(杜太后)喝药不离左右。(杜太后)病危时(亟:急),召来赵普进宫接受遗命。杜太后于是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所以:的原因)?”宋太祖呜咽着不能回答。杜太后坚持问他,宋太祖说:“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都是因为祖宗和太后您积德啊。”杜太后说:“不是这样的。恰好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小的儿子主宰天下罢了。假使周朝有年长的皇帝,天下怎么会被你所有(岂:难道)?你死后应当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百岁:

8、死的讳称)。广阔的地域,要处理的事极多,能够立年长的皇帝,是社稷的福气啊。”宋太祖叩头哭着说:“怎敢不听从教诲。”杜太后回头对赵普说:“你同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杜太后)命令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为:写),赵普在誓书的最后写上“臣普书”。(杜太后)把它藏在黄金做的柜子里,命令办事谨慎周密的宫人掌管它。126商鞅事魏商鞅年轻时喜欢法律学,给魏国相国公叔痤作中庶子,公叔痤知道他贤能,没来得及向国王推荐。公叔痤病了(会:正好遇到,适逢),魏惠王亲自前往探病,他说:“公叔痤病了如果去世,江山社稷该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商鞅,年纪虽然轻,但有奇才,希望大王与全国(百姓

9、)听从他(举:全,整个)。”魏惠王默不作声。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痤遣走左右的人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商鞅(听:任用),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出境”魏惠王许下诺言离开了。公叔痤叫来商鞅致歉意说:“今天大王问我可以担任相国的人,我说你(若:你),大王脸色上表现出不同意的神情(色:神情)。我应当先君后臣,于是我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商鞅就应当杀掉他(即:如果)。大王答应了我,你可以快速离开了,你将会被捉的。”商鞅说:“你们大王不能因为你的言论任用我(用:因为,由于),又怎能以你的言论杀我?”(商鞅)最终没有离开。魏惠王离开后,对左右的人说:“公叔痤病的很厉害,可悲啊,想让我让全国听从商鞅,难道不是很糊涂

10、吗(悖:昏惑,糊涂)!”127楚庄王伐陈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侦察陈国。使者报告说:“陈国是不可以讨伐的。”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城墙高(城郭: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护城河很深,蓄积的粮食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然而财粮积蓄很多,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国君(上:这里指国君)!城墙高,护城河深,那么老百姓很疲惫了!起兵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焉:这里是语气词)。128伊利凿井伊犁城里没有井,人们都从河里汲取水。一个佐领导:“戈壁沙漠都是堆积的沙子,没有水,所以寸草不生。现在城里

11、有许多老树。如果它的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够活呀?”于是便把树连根拔起顺着根的走向向下凿井(就:靠近),果然都得到了水,只不过汲取水需要用长绳罢了。知道古时说雍州这个地方土厚水深,果然是不错的(谬:错误)。129华佗治病华佗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病:患病),想吃东西却不能够吃下去,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车:用车,名词作状语)。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停下车马上前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应当消除。”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造:拜访)。华

12、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走上前进屋坐下(前:走上前,名词作动词),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这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数十条。130曹绍夔捉鬼洛阳有个和尚,房间里面有一个罄,日夜总是自己发出声音。和尚认为它很奇怪,恐惧而生了病。(他)寻求有道术的人用各种办法来禁止这件事,最终也不能停下。曹绍夔同这个和尚交好,前来探望病情,和尚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他。不一会儿,开饭的钟响了,罄又发出了声音。曹绍夔笑着说:“明天可以准备丰盛的菜肴,(我)会为(你)除去它。”和尚虽然不相信他的话,希望他或许有效验,于是准

13、备了菜肴来招待他。曹绍夔吃完饭以后(讫:完,完毕),拿出怀中的锉刀,在罄的好几个地方磨锉,罄的响声就消失了。和尚问他原因(所以:的原因),绍夔说:“这个罄和那个钟振动的频率相同,敲击那个这个就会响应。”和尚非常高兴,他的病也痊愈了。131曲突徙薪有一个走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更:改),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不:同“否”。),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息:熄灭)。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以

14、:按照,依据),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录:采纳,此指邀功)。有人对主人说:“早先假如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132治水必躬亲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盖:“因为”,连词,承接上文说原因),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相:看,察看)(度:测量),不经过询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了解它的真实情况(穷

15、:彻底了解),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得:须要),亲自辛劳,不怕吃苦。133及之而后知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懂得艰难(履:实行,执行),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乌:哪里)?翻阅五岳的地图,认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沧溟:海水弥漫的样子,常用指大海),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通晓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134蒲元识水蒲元传中说:蒲元生性多奇思妙想。在斜谷的时候,为诸葛亮的部队铸造三千把军刀。刀打好之后,他说汉水钝弱,不能用来淬火(制造的流程之一)(淬:也做“焠”,淬火,把刀剑等铁器物烧红浸入水中使

16、之坚硬);蜀江的水很爽烈于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回来之后)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说这里面掺了涪江水,不适合淬刀用。取水的人坚持没有掺其他的水,蒲元便拿刀在水里比划了一下,说这里面掺了八升涪江水。取水的人听了之后,叩头说,走到涪江渡口时,水打翻了,洒掉一些,于是就地加了八升涪江水进去(益:增加)。135白圭经商有道白圭是周朝洛邑人。在魏文侯(在位)时,李悝致力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务:致力于),而白圭喜欢观测时机的变化,因此别人抛弃自己就汲取,别人取用的自己就出售(与:给予,出售)。那年稻谷成熟收取粮食,他就卖给农夫丝绸布料,蚕茧出来了收取布匹棉絮,他卖给他们谷物粮食.他能够不讲究饮食(薄:微少,微薄),控制嗜好欲望,节俭衣物,和手下奴仆同甘共苦,追逐有利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扑食一样。所以他说:“我管理生产(治:管理),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武、吴起用兵,商鞅施行变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