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26430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患者的疼痛的护理 王安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目 录内容提要11疼痛的评估21.1疼痛程度的评估21.2疼痛时间的评估21.3疼痛因素的评估21.4社会心理因素的评估22护理措施22.1消除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23护理方法33.1心理护理33.2 一般护理33.3用药护理33.4并发症护理44实施44.1非药物方法44.2药物方法55小结5参考文献6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内容提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63例病人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 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疼痛明显减轻,本组63例患者经止痛 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疼痛均缓解消失,住院时间328d,平均12.4d,出院时均无 明显疼痛感,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2、结论:手术术后疼痛较为常见,对其进行护 理干预和止痛处理可以缓解疼痛,为患者机体尽快回复创造条件。对术后病人施 行疼痛护理,使病人得到较好的休养和康复。【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手术创伤导致病人防御能力下降;切口疼痛和应激反应加重了病人的生理、 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过程,而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剧烈 疼痛可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故需关心病人、观察病人疼痛的时间、 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1疼痛的评估1.1疼痛程度的评估1.1.1 口述疼痛分级评分法1( vrs)疼痛分成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 剧烈疼痛。每级一分,分别记为0-3分,分

3、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此法最简 单,病人容易理解,但不够精确。1.1.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1 (vas)在纸上画一条长度为10 cm直线,两端分 别标为“0”和“ 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 己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然后用直尺量出起点到记号点 的距离长度(以cm表示),即为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此法是临 床上最常用的评估疼痛的方法,易于理解和使用,可使护士能较确切地掌握病人 疼痛的程度,而且也有利于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1.1.3监测病人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 汗、体位等可间接了解疼痛程度。

4、1.2疼痛时间评估1.2.1与手术时间有关: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疼痛持续时间短。1.2.2与手术大小有关:手术大,组织创伤大,疼痛持续时间长。1.2.3与病人个体差异有关:同种大小手术,手术所用时间相同,病人主诉疼痛 持续时间不同。1.3疼痛因素的评估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术后体位限制、各类管道的刺激、排尿及排便异常、炎症 及感染、咳嗽及变换体位等一些基本活动也可引起疼痛。1.4社会心理因素的评估疼痛的心理反应受个体因素、既往经验、注意力集中与分散、以及宗教信仰、社 会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噪音、强光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病人疼 痛的感受。2护理措施2.1消除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2.1

5、.1害怕药物成瘾:麻醉药是术后止痛药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的成瘾是 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临床实践中,因病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 物用量或者因疼痛需继续用止痛药的病人当作成瘾,从而害怕继续给病人用药, 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2.1.2疼痛评估不重视、不准确、不及时: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对术后疼痛评 估未引起护士的重视,不能正确地使用上述疼痛评估方法。2.1.3害怕药物副作用:病人害怕镇痛药引起不良反应,如延缓伤口愈合、术后 恢复减慢及记忆力减退;医务人员害怕镇痛药,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 2.1.4病人的自闭心理:病人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愿将疼痛告知他人

6、, 不愿过多地麻烦护士,坚持自己忍耐。3护理方法3.1心理护理疼痛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表现过程, 在疼痛产生过程中有需要心理社会因素参杂其中,从而改变疼痛的原本性质。对 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重在让患者明白疼痛的机制,提高对疼痛发生的认识,从 而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1。进行心理护理可从患者计划执行手术时即开始, 首先帮助患者熟悉病室及医院环境,减少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告知患者围术期 应注意的事项,哪些事情是可以增加术后疼痛的,应尽力避免;让患者了解手术 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告知其采取的止痛措施,以减轻 其恐惧和焦虑情绪。对于术后发生疼痛的患者除了对

7、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外,还应 该仔细倾听患者对疼痛的诉说,有些患者术后不能用语言表达疼痛感,则只能通 过面部表情、眼神、头部和四肢的运动等试图告知医护人员,护理工作者应掌握 多种疼痛评估的方法,确保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和客观。此外,术前即应教会患 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放松躯体和精神、做深呼吸运动和肌肉松弛训练等,待术 后疼痛时参考使用2。3.2 一般护理术后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注意调节光线和室温,定时开 窗去除异味;寻找可能引起患者疼痛加剧的因素,减少探视和护理操作,保持患 者的安定平静;为患者调整良好的体位姿势,定时更换卧位,尽量保持舒适体位; 患者疼痛时应积极采用分散其注意力的方法,可通过

8、躯体或精神上的活动,使其 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胸痛时教会患者慢而规则的腹式呼吸法,或闭眼睛做深呼 吸,或为患者播放节奏轻柔的音乐;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嗽,防止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3.3用药护理疼痛对机体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 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有负面效应。对于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应及时选择有 效镇痛措施,切实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身心状况。镇痛措施的选择对于保证有效 疼痛治疗至关重要,护理工作者应根据客观的疼痛评估结果选择有针对性和有效 的镇痛措施3。临床常用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前者 对绝大多数患者均有效,且具有中效解热作用,无耐受性和躯体依

9、赖性。不良反 应包括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引起消化不良,应 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使用时应予以注意。后者为术 后镇痛的主要药物,且给药的途径、剂量及方案应人而异。临床最常用的是吗啡, 其次为度冷丁和芬太尼。应注意该类药物具有耐受性和躯体依赖性。不良反应包 括剂量依赖性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等。对于所有的病人应用 阿片类药物时,应监测呼吸4。3.4并发症护理外科手术后尤其是使用药物止痛治疗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呼吸抑制、尿潴留、恶心呕吐、便秘、低血压及过度镇静等,护理工作者应做 到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患者术后

10、并发症的发生。在接 受疼痛治疗的患者应尽量给予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使用硬膜外或pca泵镇痛的患 者更应该定期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以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在进行镇痛治疗 12天内,注意观察患者排尿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下腹部胀满感,如发现尿潴 留可给予留置导尿、0.1%的纳洛酮分次静脉注射5。镇痛药物在发挥镇静作用 的同时还具有麻痹肠胃运动的作用,使用镇静药物的患者往往伴有便秘,可给予 通便剂治疗。采用硬膜外镇痛的患者会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几率,加上麻醉药物 的影响、术后长期卧床等,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4实施4.1非药物方法4.1.1解除病人焦虑:焦虑程度越重,疼痛程度也越重。对

11、任何可能会引起疼痛 的治疗都应告知病人,让其有思想准备,嘱其精神放松;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如 交谈、看电视、听音乐、轻轻按摩病人皮肤、深呼吸等,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 音,治疗时间集中,动作轻,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保证病人休息。4.1.2舒适的体位:颅脑手术:术后无休克或昏迷的病人可采取15 -30头高 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术后多采用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和有效引流;腹 部手术:术后多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部张力;脊柱手术后病人 可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四肢手术后应抬高患肢,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肿 胀,缓解疼痛;放置各种管道者,体位在感觉舒适的同时,还应保持引流管正确 放置,防止

12、脱出、扭曲。胸腹部术后应佩戴胸腹带,保护切口,术后为预防不适 及并发症,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也有助于减 少刺激,增加舒适感。4.1.3严密观察病人,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准确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及引起疼痛 的原因:如排尿不畅引起的尿储留,因卧床肠蠕动减慢引起的腹胀、腹痛,四肢 术后肢体制动、体位不当引起的胀痛,未及时更换体位引起的压迫痛,引流管放 置不妥随翻身引起的疼痛等,对这类疼痛,及时解除引起不适的原因,疼痛就会 缓解。麻醉作用逐渐消失时,疼痛逐渐加剧;全麻病人在术后2-6小时疼痛最剧 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小时最明显,24-72小时逐渐减轻,如继续加 剧

13、,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应早 期配合医生治疗。4.2药物方法4.2.1更新观念,提倡预防性用药,选择有效镇痛措施,切实缓解疼痛。使用药 物止痛是术后24小时内切口疼痛最有效的止痛措施2。可遵医嘱给予病人口服 镇痛、止痛类药物,必要时肌注哌替啶等,可有效控制切口疼痛。4.2.2大手术后1-2日内,可持续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泵(pca)进行止痛。给药 途径以静脉、硬膜外最为常用,常用药物为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等。pca使用 时机和剂量在麻醉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 度下的镇痛要求,避免疼痛和镇痛大幅度波动,病人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

14、于 全身情况的恢复。4.2.3注意用药后病人反应:疼痛减轻程度,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及 时报告医生,并积极给予对症处理。5小结术后疼痛临床常见,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及预后,医护人员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 一门科学来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方案,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 的疼痛,正确的评估疼痛,是有效控制疼痛的前提,综合护理确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安全可靠,反复率低。这对于做好术后的病人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 康复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汤锦燕;刘燕,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与针对性疼痛护理方法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 042朱明洋,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个性化疼痛护理管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023 裴东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0例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7, 034尚鑫,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3,015刘春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事,20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