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26212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浅议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白居易也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课堂教学语言由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部分构成,有声语言主要是口语,无声语言包括表情、目光、体态等等,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语言各构成部分的特点及要求,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而作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特点与初中学生认知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语言必定有它的特殊性,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就初中数学的教学语言谈一谈自己

2、的浅见。一、语言要亲切,富有感情,并且具有激励性。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

3、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把握一个度,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于任何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

4、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二、数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数学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做到“准确、精炼”。所谓“准确、精炼”,是指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 无论是阐述概念,归纳主题,还是解释词语,分析特点,都应一针见血,揭示本质;绝不能绕弯弯,兜圈子,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时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简

5、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切不可主观、随意地使用一些界限不清的术语,使学生误入歧途。如讲梯形的特征时必须强调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如果去掉了“只有”,就会扩大梯形概念的外延。又如在讲授“直线与线段”时老师提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这个问题本意是想通过提问强调直线有没有端点可“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

6、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数学语言应生动有趣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曾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的确,在教学中具有适度的幽默感,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乐此不疲。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用式子表示“a的3倍与b的2倍的和”。学生有的列出“3a+2b”,有的列

7、出“5ab”。于是教师便用“3个小孩加2只小狗”的例子来幽默地加以说明谁对谁错,一下子就使学生驱散了迷雾,茅塞顿开。例如在教平面图形时,可这样引入:世界上的图形千千万万端端正正数正方形,四平八稳显端正:上窄下宽是梯形,脚儿蹬开,如钢筋铁架;扭腰变态是平行四边形,不是东歪就是西倒:身材苗条是长方形,横也顺眼竖也好看,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她美在何处呢?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引入正题。同时还应注意适当运用顺口溜、口诀等来增加兴趣,突破难点。如:角的有关知识(一点出发两射线,组成图形叫做角。 平角反向且共线,平角之半叫直角。 平角两倍成周角,小于直角叫锐角。钝角界于直平间,平周之间叫优角。和为直角叫互余,

8、互为补角和平角。)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原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此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四、要恰到好处地应用无声语言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名好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说眼睛可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

9、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使每个学生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注视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会分散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教学口头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机械运转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适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然而。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不要把手叉在腰上或笔直地扶在讲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

10、线。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不要动作太快,太夸张,太过火。五、认真研究符号语言,充分发挥符号语言的课堂演示作用数学语言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为“词”,以这些“词”之间的理解联系和表述规则为“语法”,数学语言以外部特征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以思维形式可分为文字语言、形象语言和抽象语言。符号语言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这使初中生普遍难以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准确交流数学思想,正确表达数学观点,又必须以数学语言为工具,因此不可避免地会用到符号语言。学生如果要顺利地学好数学,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运用符号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

11、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情景。培养符号语言观念,提高学生对符号语言的解释能力。适当增设“组句”、“作文”练习,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为解决数学问题通常需要书面表述,如果学生的数学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就会出现对一个问题知道解决方法,但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现象,人们学习语言,一般都是先认识和理解词句,然后再对词句进行合理搭配,有机组合成文章,学习数学符号语言也不例外,在认识和理解数学符号语言的“词句”的基础上,再按照“词句”间的语意联系、逻辑关系和运作规则,把“词句”组成“文”解决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书面语言,就是一篇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文章”。

12、在教材中,一般都是以组合好的“文章”出现,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语法”结构后,再仿效“例文”、“作文”,而组“词”成“句”和组“句”成“文”方面的例题和习题在课本中几乎没有。同时还要加强法则、定理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符号语言的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加强用符号语言对法则定理进行翻译,是提高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教学时,把运算法则逐一用符号语言翻译出来:1、若a0,b0,则ab|a|b|,若a0,b0,则ab(|a|b|)。2、a0,b0,|a|b|,则ab|a|b|;若a0,b0,|a|b|,则ab(|a|b|);若a0(或a0),b0(或b0

13、),|a|b|,则ab0。3、若ab0则ba0。通过以上运算法则的翻译练习,学生不但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掌握得牢,而且还学会了用符号语言表述法则的一般方法。初中学生一旦掌握了符号语言的使用,不论今后是就业或继续学习,都会获益匪浅。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上所谈,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体会。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