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5379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秘密.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机密大班科学教案设计:风的机密。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 2、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老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风筝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天呢?引导幼儿说出有风的情况下,风筝才能飞上天。老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呢?你怎么知道有风?老师用扇子在幼儿的面前扇一扇,感受风。二、展开1、感受发现风力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1在对

2、微风进展探究的根底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2通过图片感受中级风、大风。老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2、探究判断风向Com1老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北风就是从北边来,是风向。用什么方法判断? 引发孩子的讨论。2到户外进展观察活动。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3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方法把“风向”记录下来。展开讨论:怎样记录风向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准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3、尝试制造风的方法老师:出示风车

3、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怎样才能让风车转起来呢?三、完毕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教案阅读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星座朋友【设计意图】千百年来,广袤而又神秘的宇宙令地球人遐思和向往,所以,在幼儿期开展关于天文的科学活动,既是幼儿兴趣所向,又为幼儿自主进展探究活动打下根底。本活动把幼儿的目光从太阳系伸展到遥远的星座,让幼儿学习到一定的星座知识的同时,拓展幼儿的形象思维,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活动目的】1、知道天蝎座、狮子座、仙女座、双鱼座等星座的名称和形状。2、掌握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命名法。【活动准备】1、关于“太

4、阳系”和“星空”的flash课件。2、操作材料:星座卡一套;星星图一份;各种星座图形。3、水彩笔、画纸。【活动过程】一、科学家(老师)驾驶航天飞机(老师双手平举模拟航天飞机飞翔状)到班上接幼儿,一起去拜访太阳系的一家。师:“科学家的航天飞机来接小小科学家喽!”(口中发出飞机马达的声音,把幼儿带入情境)。师:“穿越大气层,如今回过头来看看地球”(一边把幼儿引到电视前,观看课件)。二、引导幼儿认识新的星座。1、观看“太阳系的一家”,引出今天的任务与五个星座建立外交关系。2、认识五个星座。(1)请幼儿坐到座位上,老师出示一张布满星星的图片,并问幼儿:“这些星星这么乱,我们怎样与它们建立关系,并记住这

5、些星星啊?”(2) 引导幼儿回忆老师记小朋友的方法记名字(认识新事物的方法根据特征命名)。(3) 播放课件星星的图形,并提问图形像什么,然后介绍星座的名称。(必须告诉幼儿,这些星座的名字是以前的科学家已命名好的)。3、“给星座找座位”比赛。(1)五名幼儿一组,帮星星找到座位。组内幼儿要互相帮助,在限定时间内评比计分。(2)评比完毕,请幼儿到前面拼给其别人看,问幼儿:“为什么这样拼?”4、“谁的眼睛转得快”比赛。老师出示卡片上星座的名称。先单张,后同时出示两张;先定位,后一边出示,一边挪动,直到移到身后。难度逐渐加大。(正确一次记一份,两次累计得分组,坐飞船的最前座)。三、遨游太空,寻找星座。1

6、、师:“如今我们驾驶航天飞机去遨游太空。”绕教室“飞”一周,坐地上,问:“我们的航天飞机还能飞吗?”“为什么只能飞这么远呢?假如我们去探访那些星座,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如今我们发射一架遥控飞机去探究太空,你们都做驾驶员。”大班科学教案包装的机密活动目的:1、理解一些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2、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包装的异同,开展观察才能。活动重点:理解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活动难点: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活动准备:家乡特产图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特产的包装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乡有的一些特产

7、。)2、老师:假如这些特产你要把它送给外地的朋友或亲戚的话,你会怎样带去呢?二、出示几种不同包装的特产:茶叶、酱鸭、南丰蜜橘、瓷器,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包装有什么不同之处1、老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特产的包装,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的呢?2、为什么人们喜欢用罐子来装茶叶、用真空包装半酱鸭、用塑料袋装蜜橘、用带有纸槽的纸盒装瓷器呢?能不能把这引动物品的包装互相调换一下呢?(让幼儿大胆讨论,说明自已的看法。)3、老师小结:各种物品的包装要根据这种物品的特点来选择合适保存它的材料。比方罐子的密封性好,所以用它装茶叶可以更好的使茶叶防潮保鲜;真空包装减少了袋子里的氧气,用它来装酱鸭可以防止酱鸭变质

8、;塑料代轻便、透明,用它装蜜橘便于人们购置;盒子能将很多小东西集中在一起,方便携带,在盒子里做一个硬纸槽,用来装瓷器,可以更好的固定,防止瓷器破碎。三、观察这些包装发现它们的一样点1、老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虽然这些包装的材料不一样,但是它们上面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2、老师小结:包装上都有文字和图案,是用来介绍该产品的名字、配料、消费日期及使用方法等。四、启发幼儿根据包装的不同材质来分类:纸包装、塑料袋包装、罐包装、真空包装等老师:原来各种物品的包装都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如今把包装材料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一起来分分类,看看有多少材质的包装吧!五、讨论:平

9、时生活中你见过还有哪些物品用过这些包装呢?为什么用这种包装呢?老师示范边讲解;老师:老师还见过小朋友的玩具有很多是用纸盒包装的,因为纸盒可以减少对玩具的碰撞和磨损。大班科学教案年轮的机密活动目的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2、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活动过程1、谈话形式导入。师:在上课之前,你们来帮老师一个忙。有一棵小树和老师是好朋友,它在森林里长

10、了8年,有一天它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做了家具,但它的根还在,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2、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3、老师解释: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文章.出自.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4、引导幼儿讨论树的年龄,简单理解年轮的含义。5、请幼儿观看课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历。6、操作游戏。大班科学教案根的机密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根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2、帮助幼儿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究兴趣。3、在活动中开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4、培养幼儿对事

11、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究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有各种各样的根的植物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1)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2)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究事物的情境)。(3)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表达了幼儿互相交流的过程)。2、老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桌面上实物的比照,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二)根的吸收。1、听故事小鹿和大树的对话。(通过故事中形象的比喻

12、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2、看图片根的吸收。(通过图片的直观让幼儿形象地了根的吸收过程)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稳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三)根可以食用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处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理论中稳固对变态根的认识)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来)(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四)延伸活动根的机密:带着幼儿将桌子上的植物放进透

13、明的饮料瓶中,观察根的生长和吸收情况。大班科学教案设计:小小的苔藓活动目的:1、 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2、 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3、 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活动准备:老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活动过程:一、 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提问: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它们会长在哪里呢?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三、交流经历你找到了苔藓了吗?它长在哪儿?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请你找一找苔藓的根、茎、叶。谁也有根

14、、茎、叶?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五、梳理经历: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活动建议: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味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理解其特殊的用处。活动延伸:1、 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上水石”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合适苔藓植物生长。)2、 在自然角种植苔藓。大班科学教案设计:会发光的物体大班

15、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活动目的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理解光的用处。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展分类。活动准备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2、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假设干,记录单、笔。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1、介绍材料老师: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2、老师引导幼儿进展探究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展记录。二、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1、老师:你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鼓励幼儿大胆进展表述,老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2、老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老师继续用图示记录。三、引导幼儿对光进展分类。1、老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