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李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25377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故事:李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人故事:李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人故事:李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人故事:李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人故事:李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人故事:李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故事:李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人故事:李安名人故事:李安 北京时间20xx年2月25日中午,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闭幕。华人导演李安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大奖。 李安的话:我心里恒久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李安的奥斯卡之路:1993年,“父亲三部曲”之一喜宴,让李安第一次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20xx年,卧虎藏龙赢得最佳外语片,让李安捧回了他的第一个小金人。20xx年,经过长达10多年的不懈追求,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李安最终凭借影片断背山,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亚洲人。20xx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85届奥

2、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金像奖。温情李安: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识他的人讲,他恒久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做他妻子很华蜜,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恒久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怯。坎坷胜利路:1978年,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高校的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找寻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

3、的杂事。最苦痛的经验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独立。胜利男人的背后:在李安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妻子静默地、坚决地支持着他坚守自己的梦。她拒绝父母出资让李安开中餐馆养家糊口的好意,在李安打算学计算机另觅生计重找职业时,她告知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幻想!”李安胜利后,重提当年旧事,她才告知李安:“我始终就信任,人只要有一项特长就足够了,你的特长就是拍电影。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肯定要保证心里有幻想。”少年派与白鹿原:少年派由扬马特尔原著,20xx年被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及亚马逊等网站

4、评为年度最佳图书,20xx年获德国图书奖,先后被翻译成了42种语言。在李安被选定成为该片导演之前,扬马特尔并不信任他的书能被拍成一部好影片,但他最终因对方承诺其作品在任何方面都不会被删节最终被劝服。于是电影就成了少年派的第43种语言。可以说,忠实于精彩的原著为李安的再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许多读完少年派原著的.人会被具有如此想象力的故事再次折服。反观国内,有最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之一做“底子”,电影白鹿原却因没把故事讲好而饱受指责。有业内人士直言:内地99.9%的导演都是不及格的学生,他们没有解决电影最实质的问题讲好一个故事,完全就是邯郸学步,太浮躁。我们国产的影视作品,经常遭到“雷人”、“做作”

5、、“太假”的指责,这往往缘于缺乏优秀的剧本。有专家一语中的:“中国电影故事像春晚,段子一个接一个,根本不敬重叙事”。电影说究竟是讲故事,讲导演心中的故事。奥斯卡最终把奖项颁给了导演,至少说明一点:李安讲故事的功底,已经获得西方主流电影界的认可。李安和少年派获奖只能让中国电影更为窘迫。李安与张艺谋们:奥斯卡提倡“独立文化精神”,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西化的李安备受奥斯卡宠爱。而再看中国闻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倾轧迷失在奥斯卡之路上,好像渐行渐远渐无声。巩俐和章子怡都轻慢过奥斯卡,前者说,“奥斯卡不过就是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后者说,“我没有好莱坞梦,中国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吗?”看样

6、子,“谋女郎”明显比谋先生有“傲骨”,张艺谋还是坚如磐石地仰慕着奥斯卡,投资6亿元人民币、筹备4年、历时164天拍摄金陵十三钗,呕心沥血地再次冲击奥斯卡铩羽而归;陈凯歌用搜寻冲奥,死得也很难看。中国电影近几年一部部刷新票房,一个个娇艳霓虹,但实质上却不是繁华盛世。关于张艺谋们无缘奥斯卡,有人埋怨说是“大陆电影限制太多,导致中国大陆电影无法获得国际普遍认可”,有专家说李安的胜利主要在于他擅长讲解并描述“全球故事”,而张艺谋们则囿于讲解并描述“中国故事”,甚至提出“不应再让自己的电影在本民族文化中浸润太深”,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就拿金陵十三钗来说,这样一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信仰、并且刻意适应好莱坞

7、电影工业特性的电影在国内能够顺当生产上映,并且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流舆论的青睐,根本不存在“限制”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张艺谋没有把故事讲好。而从李安这次获奖的少年派来看,的确是一部由加拿大小说家撰写、以印度人为主角、在中国台湾取景的电影作品,作品的内容也好像属于“跨文化”题材,但事实上,无论是李安获奖的作品还是奥斯卡奖的其它作品,也并非都是什么脱离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全球故事”。即便是所谓“跨文化”的少年派,也并非什么“跳出中华文化影响”、“文化混杂性、兼容并包”的混搭,而是融合中西文化的人性思索。从根本上说来,文化的开放和交融,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转基因”,而是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

8、。假如因此就浮躁地认为只有“跳出中华文化”、不讲“中国故事”而去讲什么抽象的“全球故事”,这明显既是对李安的曲解,也是对张艺谋们的误导。向李安学习什么:李安作为从中华文化诞生而走向世界的华人导演,他长期潜心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连接,他崇尚的“电影神”既不是文化符号的叠加和“假大空”的展示,而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感人;而他的电影故事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奇幻旅程都一心一意诠释人物内心和人性启发,他对电影艺术的开拓和创新不仅在于驾驭各种题材,甚至敢于触碰那些难于极致的事物,如此等等,这样的电影幻想和踏实践行,或许正是张艺谋们目前所欠缺的。李安与莫言: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

9、、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两个几乎同龄的人,一个诞生在台湾的东部小镇,一个诞生在山东农村;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一个祖辈为农夫;一个留洋美国,一个土生土长。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们由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两岸分别动身,殊途同归?从成长经验来看,李安走的是精英路途,莫言则是草根路途。路途不同,但是在前行的路上,他们两人都遭受过巨大的坎坷,莫言遭受的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身份上的卑视,李安虽未被逼至生存的逆境,却也曾经丢失“丈夫的气节”,赋闲在家被太太养了6年。胜利的路上哪能不经验风雨。可是,李安和莫言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荣辱不惊的温柔与朴实,这在当下的文化圈是少见的。龙应台说,李安的眼睛像一

10、只小鹿,纯真、温顺而聪慧。陈文茜说,李安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能望见每一个人的灵魂。莫言也是个温柔的人。话语不多,穿着朴实,为人低调。在获奖前夕对媒体封口,因为不想受到攻击。面对围堵的媒体记者,他一边焦急地说,请记者做好打算工作再来,一边给记者们煮饺子吃。看李安的电影越多,越失去描述他的实力。东部的、西方的、商业的、文艺的、精明的、单纯的似乎什么都有一点。莫言就不一样,他的困难性体现在个体作品,整体风格是稳定的东方式,甚至是东方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