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25230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述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 过程。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 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 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 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 动。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2、传出神经、 反馈和效应器。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 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 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

3、第一信号系统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 征。20、注意的转移一一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的特性21、感觉一一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2、知觉一一是人

4、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3、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25、分析器一一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 象叫记忆表象。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30、保持一一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

5、是相当大的。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35、遗忘一一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7、想象一一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38、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

6、自觉进行地想象.40、再造想象一一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41、创造想象一一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4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4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48、分析与综合一一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

7、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50、心境一一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 感体验。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54、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 的的过程。56、 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57、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 力作用的直接体现。58、意志

8、的自觉性一一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 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59、意志的果断性一是指一种善于 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60、意志的坚持性一一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61、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6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63、需一一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

9、的源泉。6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 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6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66、间接兴趣一一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67、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 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68、性格一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 行为方式。69、气质一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 征,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

10、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 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7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 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7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 与产品的能力。7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7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74、机械学习一一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 性和人为性的联系.75、接受学习一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 方式.

11、76、 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7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78、学习兴趣一一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79、概念一一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80、概念同化一一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 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 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 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

12、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 忆、想象、思维。(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 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 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 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 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 咼医疗效果。心理学对提咼教育、教学质

13、量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 教育性原则。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 (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 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 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 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2)两种信 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 二信号系统

14、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 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6、简述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无条件刺激 物和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即:条件 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有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重合;条件反射需无条件刺激物给予强化才能巩 固。7、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的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8、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 意(2)有意后注意得到较快的发展(3)注意的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4)注意的个别差 异明显9

1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 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 的期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10、弓I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排 除干扰。合理地组织活动1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1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状况; 对象和背景的组合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情绪状态13、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的适应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 作用;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14、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对象各部分 的依存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经验、知识水平。15、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衰退说;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 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