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25032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散文阅读教案一、 中考考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线索。2、理解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3、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4、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5、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蕴藏的感情。6、表达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二、散文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特点:形散神不散n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2、往往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n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分类: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性散文:背影、藤野先生抒情性散文:春、紫藤萝瀑布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1、内容方面: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等。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承上启下、首尾照应等。(五)散文的语言n 质朴、自然n 生动、形象n 深刻、隽永三、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

3、什么-后写什么)备注:多数阅读的第一题就是提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意图,感知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所以多数信息应从文中来。解题时要抓住六种重要句子: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反复出现的语句。感情句。语段中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句子。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修辞句。为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二)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

4、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切忌“断章取义”。例: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佝偻”原义指驼背,这里形象地突出了树的苍老。(三)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含义: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作用:一般应从两方面去分析: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结构上,常见的作用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

5、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几种修辞方法的分析与表述: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 (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问:表达了 (的情感),加强语气,使文章有起伏。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五)感悟拓展语文中考说明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评价。”方法指导:n 启示应从原文中引出来;n 评价应表明态度及说明支撑的理由。n 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 (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简明完整)(六)自拟题目并作答n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 n 此类题目要求着眼于全段,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入手命题并作答。方法指导:如:1、问一个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 2、仿、续写句子; 3、理解重点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深层含义; 4、概括段意; 5、谈谈读完本段后的感受等。 6、请在第几段自选两处作批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