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24562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与其目的和意义 / 项目名称:# 乳业#公司日处理 600 吨鲜奶加工项目建设单位:# 乳业#公司法人代表:# 1.2公司概况# 乳业#公司是 # 市 # 实业#公司属下的一家专门从事牧草生产、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的民营企业,该 公 司 于 2000 年 筹 建 , 2001 年 投 产 。公司以雄厚的科研实力为依托,以提倡开展乳品科技,关爱人类健康为理念,以实现贡献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崇尚敬业、报国、亲和、诚信,创新,力争3-5 年开展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建立之初,就本着依托高科技项目,生

2、产高质量产品,激励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效益企业为宗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跨越式的开展。通过实施科技开展战略,真正做到了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格局,为企业的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1.3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该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 # 研究院,该院是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开发机构,# 年建院以来,先后完成国家与地方科研课- - 1题与开发项目 #X 余项,其中 # 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科技成果奖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奖,连续多年获#X 振兴经济科技奖。主要研究围:主要以生物工程,发酵工业,微生物代与控制,氨基酸发酵,有机酸发酵,大豆深加工,玉米深加工,乳品

3、深加工,保健功能食品的研制,农副产品与山产野生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等为研究方向,该院有很强的技术实力,近年来在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开展,特别是在生物饲料、乳品深加工、燃料酒精、氨基酸、活性肽保健食品、益生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院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多年来 # 研究院不断开展壮大,面向市场经济,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与产品研制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使研究院的研究方向走向多元化,成为 # 省大型的专业齐全、设备先进、科学研究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的轻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1.4 项目的总体目标本项目是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鲜奶 600 吨的乳品深加工企业。该项

4、目既符合国际乳品业的开展趋势,又适应了我国乳品工业的开展规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乳品业的开展。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 37845.3 万元,创利税 8558.57 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力争在项目达产后 3-5 年,继续投资 9500 万元将该项目扩建为日处理鲜奶 1000 吨,产品包括奶粉、奶酪、干酪素、水解乳蛋白、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乳品深加工企业,届时公司年总产值将达12 亿元,利税 3.5 万元。1.5 投资规模- - 2项目总投资 65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500 万元,流动资金 1000 万元。1.6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乳制品是除母乳以外营养最为均衡的

5、全价食品,它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有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全世界几乎没有不饮食牛奶的角落,兴旺国家在经济开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促使全民饮食牛奶,特别是青少年。全世界年产 5 亿多吨牛奶,其中 97%以上都成为人类的美食,牛奶已经融入到现代文明之中。无论从需求还是供给方面看,我国奶业的高速开展条件都已根本具备。在需求方面,2000 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 7.38 千克,远低于世界人均 100 千克和兴旺国家 260 千克的水平,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肉、蛋总产跃居世界第一,人均肉类和蛋类产量分别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和兴旺国家水平后,要继续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改变中国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仍然不足的

6、状况,增加奶类消费是首要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与“学生饮用奶计划等一系列促进奶类消费措施的加紧实施,奶类的潜在开展空间将逐步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在供给方面,要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都要求加快开展畜牧业,奶业作为畜牧业中潜力最大的局部被作为开展的重点,政府和农民对开展奶业都有很高的积极性,农业部制订的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 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开展奶类生产,并将“奶- - 3业开展工程建设列为重大项目;经过多年的开展和探索,奶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乳品加工业都已具雏型,“公司加农户等适合中国特点的奶业生产组织形式

7、也已初步形成,奶业加快开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 # 乳业#公司是 # 省排名第二、在 # 市位居首席的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也是 # 市最大的畜牧业产业化示基地。该公司拥有优质天然牧场近 30 万亩,优质奶牛 1700 多头,从事乳制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本项目的实施顺应了 #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战略规划,有效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开展。由于连续几年的粮食丰收,在粮食储存方面给国家和农民带来了巨大压力。国家每年用于粮食储藏资金多达上百亿人民币,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又无力收购大量积压在农民手中的余粮,大大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 2000 年初在紧急召

8、开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开展畜牧业,就地解决粮食的转化和过腹增值问题,该项目的开发不仅促进畜牧业的开展,同时带动了种植业的开展。该项目日处理鲜奶 600 吨,其中公司下属奶牛养殖基地提供 400吨,剩余 200 吨向周边牧民收购。项目的建立,客观上促进了 #X 畜牧业的开展,同时推动了自治区饲料加工工业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提- - 4高了该地区农民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项目的建立为国家的高科技成果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项目的不断开展,也为推动自治区的运输业做出了贡献。- - 52. 市场初步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2.1 市场分析 2.1.1 奶粉 从 50

9、年代初至今,奶粉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乳制品,在中国乳制品中的比例一直稳定在 60%以上,最高时达到 80%,这种情况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消费和健康消费,奶粉部结构调整还将继续。全脂奶粉和全脂加糖奶粉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其他功能性奶粉和工业奶粉的比重将逐年递增。1997年全脂奶粉还占奶粉总产的 21%,加糖奶粉占 43.5%,二种产品一共占 64.5%。而到 1999 年全脂奶粉占 16.8%,加糖奶粉占 33.9%,二种产品之和刚过 50%。2002 年对奶制品市场的调研显示,在乳品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乳粉市场中,婴幼儿乳粉以 16.5%的份额位居第 3位,仅次于学生

10、乳粉和中老年乳粉,2002 年国婴幼儿乳粉消费量达到了 10 万吨左右,今后还将保持 20%30%增长。为应对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奶粉制造商都在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奶粉的科技含量,积极运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国际上新的食品配料的发现也会被国厂家迅速采用,如有机铬降糖奶粉、芦荟美容奶粉、功能性低聚糖中老年奶粉等会被不断推出。近年来奶粉品种逐渐丰富,如婴儿配方奶粉、儿童助长奶粉、孕产妇奶粉、老年人奶粉、降糖奶粉等 。目前中国利用- - 6高新技术设备开发的奶粉品种有:防止过敏症的婴儿奶粉、免疫奶粉、无苯丙氨酸特殊婴儿奶粉等 。 2.1.2 干酪素干酪

11、素是以脱脂乳为原料,用酸或皱胃酶使乳中的酪蛋白沉淀,经洗涤、脱水、粉碎、枯燥后制成的产品,其粘着力很强,并有很好的耐水性,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在造纸工业中,干酪素可作为纸涂料的粘着剂;在皮革工业中,用作各种颜色的揩光剂;在乳胶工业中,用于乳胶管、乳胶手套、气象气球的制作;在家具、乐器粘合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国专门生产工业干酪素的企业仅 23 家。在食品工业中,干酪素与其盐类作为乳化剂、蛋白强化剂、营养补充剂被广泛应用于面食、冰淇淋、肉类以与水产肉糜制品等产品中。一般在香肠中使用 0.2%0.5%,可以使脂肪分布均匀,增强肉的黏结性;冰淇淋中添加 0.2%0.3%,可以使得产品中气泡稳定,防止沙砾感

12、和收缩;除此之外,在面包、饼干、巧克力、奶油乳饮料等食品中也会应用到。而作为最完善的蛋白质,与谷物制品配合,能制成高蛋白谷物制品、老年食品、婴幼儿食品和糖尿病食品等。干酪素在食品中的应用:肉制品、冰淇淋和冷冻甜食,咖啡伴侣和植脂末,糖果,掼打浇头,发酵乳制品,浓汤,烘焙食品。高脂肪含量粉,起酥油和涂抹油,速食早餐和饮料,婴儿食品,面食食品,运动饮料,干酪制品,营养机能食物,药品。- - 72.2 市场预测2.2.1 影响奶类消费的主要因素 2.2.1.1 收入增长仍是影响奶类需求的主要因素 中国城镇居民是中国乳品消费的主要群体,目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绝对数仅为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在1999 年为 9.19 千克,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的 9 倍多。根据 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支出统计分析,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最高户人均年消费的鲜乳品、奶粉和酸奶分别是最低收入户的 4.13、2.48 和3.77 倍。 目前中国农村家庭乳品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并且波动较大。据统计,1992 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量最高为 1.46 千克,其余多数年份不到 1 千克。农村家庭奶类人均消费量主要受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增长高的年份奶类消费增长幅度较大。农村居民奶类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