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24434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图音组:姚爱琼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三课时)第一课(第一周)课题:新世纪的新一代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由于这个年纪的学生很多处于变声期,因此,应在发声、用嗓等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且其中既有模仿,也有创新,有学习,也有表演,是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音乐的重要一个环节。教法学法:讲解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重点:学

2、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2、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教学过程:1学前准备2.节奏练习: (1) X X X(2) 2/4 X X X | X X X | X X | X 0 (3)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注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节拍的强弱关系,可让学生在强拍处拍手掌,弱拍处 拍手腕。 (也可让两个同学对着拍手,做 拍豆角游戏。)3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新世纪的花朵,我们是新世纪的希望,我们是新世纪的新一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新世纪

3、的新一代。(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4第二遍 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5利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引导学生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并注意轻声哼唱.6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

4、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的。讨论过后可以提问有些学生,并在这些学生回答之后由教师给以总结性概括。7师生一起演唱,后由教师弹奏该曲的钢琴伴奏,并让学生进一步跟琴练唱歌曲直至熟练。8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9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更加声音洪亮,情绪更加饱满,音高、节奏更加准确。10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1教师可以按

5、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12具体方法可以是:(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加入简单的手臂动作等。(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更好的发挥。13扩展学习: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

6、乐曲给诗歌配乐,深化情感体验,促进知识技能转移。(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也适当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使其得到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围绕歌曲进行,情绪、速度、思想,以及表演时的注意事项等,这样的板书既简洁,又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具体如下:中学时代新世纪的新一代一、边听边想: 三、扩展欣赏1.乐曲形式 1.中学时代2.乐曲结构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3.演唱形式二、边听边唱教学反思: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

7、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三课时)第二、三课时(第二、三周)课题:学吹竖笛、作品欣赏设计思想:学习竖笛四个音符的指法,掌握正确的指法及气息,并同欣赏作品相结合进行练习。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围绕“中学时代”这一主题,帮助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感受和体验反映校园生活的音乐,并表现中学生应有的朝气。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有学吹竖笛,有音乐欣赏,有模仿,也有创新,有学习,也有表演,是培养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环节。教法学法:讲解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竖笛教学目标:1

8、、聆听混声合唱歌典飞来的花瓣,体会通过歌声表达思念、感激的情感,并了解不同的合唱形式。2、通过吹奏竖笛,学会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分析音乐力度变化来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教学难点:学习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理解作品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在我爱米兰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导语: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学生:教师节。二、新课教学1、教师播放音频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老师出示飞来的花瓣合唱谱例,让学生有直观感受。2、老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再聆听歌曲,思考为什么作曲家采用混声合唱而不是童声合唱来表现这首歌曲?歌曲分

9、为几段?情绪有什么变化?学生:歌词表现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歌曲分为两段,前段平静,后段情绪比较热烈。3、老师: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一首好的歌曲,会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三、学唱歌曲片段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演唱,并分组表演。四、老师指挥,学生根据指挥力度变化来演唱歌曲片段。五、吹奏竖笛老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音乐。请大家拿出你们手中的小乐器竖笛。我们今天先来学习sol、la、si、do四个音符。练习指法:注意按、抬时关节不能塌,直至熟练。加入气息:吹奏时加“tu”音,气息平稳,呼吸点正确。六、再次聆听飞来的花瓣,学生跟唱。七、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学吹

10、竖笛 二、聆听为主,感受为主。1、从sol、la、si、do 四个音符学起 三、扩展欣赏2、分组练习3、吹奏小乐曲回忆教学反思:本节课开始学习吹奏竖笛,各班都由部分学生接受较慢,教师还要多关心他们,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三课时)第一课时(第四周)课题:歌曲歌唱祖国设计思想:学生初听音乐,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赞美祖国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参与意识强烈,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的变化,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学分析:意图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法学法:讲解法、参与

11、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目标:1.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节拍、音准等要素。2.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进行曲速度与力度,各乐段由于节奏、音区不同带来的不同情绪、弱起节奏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难点: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大家知道,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那我这里有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诗。哪个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

12、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课件,出现标题)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的感受如何?(放音乐)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师:第二个问题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二、初学。1、看导入歌唱祖国乐曲播放时候的图片,了解这首歌曲的应用范围。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办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

13、个应该是。对,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三、扩展学习1.声音处理师:大家歌曲唱的很准确,但是感觉缺少一种情绪,我们来了解一下歌唱祖国创作的历史吧。(放课件)2、找生来评价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师:调整状态,进行启发,保持状态,完整演唱。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的第一段,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板书设计:一、导入 三、作品背景介绍二、新课教学1、唱谱 2、演唱歌曲 3、曲式结构教学反思: 课上学生可以采用自评及互评的方式检验歌曲演唱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如能够

14、有感情地歌唱及表达歌曲的含义更佳。第二单元 音乐欣赏(二课时)第2课时(第五周)课题:歌曲欣赏设计思想:通过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竞猜导入,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和爱国、歌唱祖国相关的内容。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参与意识强烈,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的变化,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学分析:意图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法学法:讲解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2难点:(1)本科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教学过程: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4首颂祖国的歌曲,或复习各取歌唱祖国。“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