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苦音”声不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24417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筝“苦音”声不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秦筝“苦音”声不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秦筝“苦音”声不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秦筝“苦音”声不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秦筝“苦音”声不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筝“苦音”声不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筝“苦音”声不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筝“苦音”声不苦(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筝流派之“陕西筝派”亦称“秦筝” ,素以尚“悲”闻 名。此处的“悲”指的是“陕西筝派”中运用“苦音” (“哭 音”)音阶所表达的“悲” 、“哀”、“恨”、“怨”、“泪”、“怅” 等情怀,其利用多变的“中立音”声响生动的刻画出筝音的 特色以及筝曲的表情内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凄 凉曲、姜女泪 等。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 古筝学科科学化、 系统化的飞速发展,音乐受众群体的审美也发生很大的变 化。新时代的作曲家又将“苦音”和“欢音”的表达上升到 了新的高度。“苦音”不仅仅是表达悲苦的感情。它在近现 代陕西风格作品中转变为一种渲染的手段。其定位不仅仅局 限

2、在表达悲苦的情感上,而是转化为一种“性格特点” ,变 成了陕西筝乐的一种标志。它可以表达悲伤、思乡、感慨、 陈述、缅怀甚至喜悦等情愫。新时期文化与情感的融合赋予 了秦筝“苦音”新的标志。本文以几首颇具代表性的陕西风 格筝乐作品试以阐述,具体如下:一、“欢”“苦”二调交替出现曲云老师在1996年秦筝杂志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一文中也曾论述过这一观点: “实际上,在近几 年来创作的陕西筝曲中,在筝的教学和演奏中,音阶、调式 的概念有意无意地已经广泛的起着作用,并且从中悟到了一 些普遍规律:即由于板式,唱腔音乐的变化而产生的调式色 彩和音阶的交替与变化,一般都发生在引子与乐曲段落与段 落之间。音阶交替

3、使用,是陕西筝曲又一重要的风格表现特 征。”在近几年的陕西筝曲创作中“苦音”与“欢音”音阶 交替使用, 已成为陕西筝曲重要的风格表现。 以其代表作 弦 板调为例。此曲以陕西民间说唱音乐“弦板腔”为素材, 创作中将传统的揉按与现代的快速演奏技法搭配结合,慢板 抒情婉转,快板高亢活泼,渲染了吉庆祥和的气氛。弦板调片段(1)(2) 此曲分为四个段落,引子与第一段为欢快的小快板,是 典型“欢音”五声徵调式(见片段 1),第三段慢板转为“苦 音”七声徵调式清乐音阶(见片段 2)。虽然慢板运用了“苦 音”调式,但是听众并听不出苦来,反而感觉到音乐带给我 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乐在其中的怡然自得。这种出现

4、 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调式转换在百花引等表现愉悦情感 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与弦板调雷同不再赘述。二、“苦”音阶音高具有游移性 在“苦音”调式中的“中立音”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般习惯为上行偏高, 下行偏低。 这里的微升 fa 与微降 si 均与 之后相邻的音形成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也是服务与作品本身 情感需求的,并不局限于表达悲苦之意,有时同样表达深深 的思念、缅怀等内感。例如, 秦桑曲是周延甲先生创作 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一首筝曲,作者运用流行在陕西关中一 带的戏曲音乐 碗碗腔 素材加工提 ?后谱写, 全曲虽为苦音 音阶组成,却突出委婉、缠绵、优美、柔和并富有激情的旋 律,伴随着轻淡素雅的伴

5、奏音乐,描述了一位深情的妙龄女 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盼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秦桑曲片段 此句四个小节,其中除去装饰音的fa、si 外,在第一小节出现的微降 si 与第三小节出现的微升 fa 均为下行音阶位 置,按照音乐习惯,两个“中立音”均倾向于下一个音,所 以音高均偏低。这种倾向性音高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弦板调中。 弦板调片段此小节中出现两个微降 si,按照音乐习惯,第一个为上 行音阶此音偏高,倾向于 dol ;第二个为下行音阶,倾向于 la。还有一种情况是根据作品的表达情绪需要而产生的音 高变化。秦桑曲片段(1)(2)秦桑曲尾声部分的 fa 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本位音,这 个音起着乐曲支

6、撑音的作用(见片段1),因而语气坚定,尾音结束在 sol 上七声的徵调式清乐音阶(见片段2)。再以协奏曲望秦川为例,此曲为纪念恩师李婉芬教 授而作,乐曲以陕西同州梆子音乐为素材,表现了浓浓的乡 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旧事的无限哀思。望秦川片段 乐曲引子与慢板皆运用“苦”音调式,以叙述性的音序 表达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思念。 此处的微降 si 为乐曲肯定的主 干音,实际演奏音高应当偏高,接近于降si,与前音re构成下行小三度音程体现出坚定的口吻。“苦”音调中的 T fa和J si在使用中也并非都是游移 的,有些使之游移的乐曲亦不是所有音都在游移, 秦腔“苦” 音在应用“中立音”的同时“也用非中立音的J

7、 si和本位si, 欢音在使用本位fa的同时也是用 T fa (例如上文讲到的 秦 桑曲片段1中的本位fa)。这就是说,苦音既使用中立音 的同时也用同音级的半音。由于板式和唱腔音乐的变化而产 生的调式色彩和音阶的交替变化,这是音阶调式一些普遍的 规律,大多是在引子和正文段落之间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西安音乐学院张茜 2013 届硕士论文陕西“苦音”之音阶调式思辨以筝乐为例 )本文所征引的谱例均为近现代活跃在筝坛,并具有一定 代表性的陕西风格作品。这些作品均运用了大量的“苦”音 调式,但其所表达的感情无一例外与悲情挂不上勾。我想, 陕西筝曲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除了几代陕西筝人的努力 外,更感染我们的是陕西筝曲的音乐性格。 它以“高亢凄苦” 、 “热耳酸心”的音乐风格征服了众多观众,掀起了筝坛上的 “西北风”。也正是因为其“二变之音”的多变性,更加适 合于多种情感的表达。 “苦”音既悲也不悲,它已经作为陕 西筝的标志存在着,融入了陕西筝乐的骨髓之中。基金项目: 2014 年度山东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 “美学视 角下的中国筝乐分类研究” ;立项号: 20142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