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4196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3章第2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精品资料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过程方法1.通过想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2通过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通过 NaCl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结构特点,原子与离子

2、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性质的关系。二、学生认知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构成,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节课要继续想象并探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教师讲述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描述,画出原子的构成。 运用教材,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画出原子的构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问题2】根据论文描述,你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

3、运动的呢?【引入新课】那么原子核外的电子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学生猜想,并发表意见:(1)围绕一个中心运动,不会离开原子;(2)好像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3)运动速度特别快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环节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阅读教材,并提炼出核心内容。阅读教材,完成阅读作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讲解】(1)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关系。(2)(投影)以氧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并讲解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层的划分。(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基本规则。倾听,理解:(1)原子核很小,居于原子中心;(2)电子在一个

4、很大的空间作高速运动。倾听,理解核心内容:(1)能量较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较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2)从里到外,依次记作第一层、第二层第七层,分别用K、L、M、N、O、P、Q七个符号表示。倾听,理解,记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讲述】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的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倾听,思考,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帮助学生建构微观模型。【问题3】观察图3-11所示的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看看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下表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环节三、认识离子的形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

5、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要想达到稳定,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倾听,思考。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新的内容。【问题4】教师先播放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然后提出“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结合生成生成氯化钠?”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动画示意图。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交流大致得出:钠原子应该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应该得到1个电子,就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学生观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从微观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作模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表演。加深学生对氯化钠形成的微观理解。【问题6】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什么是离子?离子又可以分为哪几种?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它们呢?学生讨论,交流。得出:(1)离子的概念,就是带电的原子;(2)离子又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3)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先数字后正负,“1”省略不写)来表示离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语言表达能力。【问题7】原子和离子是可以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请同学们思考原子和分子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教师利用投影,引导学生对原子、离子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并概括总结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