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23771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0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8月安徽弋江区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一卷一.单选题(共50题)1.关于存款保险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 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美国B: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C: 存款保险由存款人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D: 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解析】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1934年美国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故A正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推广,有利于增强中小

2、银行信用,有效提高公众信心,从而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故B正确。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C项错误。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

3、接收,兼并,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这样,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市场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_是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是各学科教学经常用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A: 板书B: 板演C: 板画D: 多媒体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_A: 认知测验B: 能力测验C: 人格测验D: 智商测验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

4、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4.周某以公司债券出质,债券上未进行任何记载。周某按约定将债券交付给质权人。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_A: 质押合同成立但质押权不生效B: 质押合同不成立C: 质押权生效,但不具有对抗效力D: 质押权生效且具有对抗效力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质权自有关部门

5、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该公司债券上未进行任何记载,所以这种质权不能对抗第三人。故C项为正确答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李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_。A: 学科知识扎实B: 具有奉献精神C: 勇于探索创新D: 关心爱护学生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在教学中,李老师能够积极反思、不断改进,这体现出他具有一种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考点:教师观本题所属考点-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_A: 教育方针B: 教学原则C: 课程计划D: 学科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D本题解

6、释:【答案】D。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7.被誉为标志了中国儿童文学觉醒的代表作品是1923年出版的( )和1926年出版的冰心的寄小读者。_A: 叶圣陶的稻草人B: 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C: 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D: 巴金的长生塔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文学素养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_。A: 市级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C: 省级人民政府D: 直辖市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中小学老师资格由县级以上

7、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辽宁省庄河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9.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_。A: 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尊重学生的个性B: 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C: 儿童中心论D: 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0.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A: 智

8、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 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 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 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略。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A: 道德感B: 应激C: 理智感D: 心境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本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12._对于鼠目寸光相当于_对于半途而废_A: 好高骛远专心致志B: 独具慧眼持之以恒C: 慈眉善目废寝忘食D: 高瞻远瞩坚持不懈参

9、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高瞻远瞩和鼠目寸光是反义词,坚持不懈和半途而废是反义词。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第一个被公认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_。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荷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18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贸易、运输、科技等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各国,从而成为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通过搜集被试者的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_。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心理测验法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

10、析:调查法是通过搜集被试者的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途径主要有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_。A: 嗅觉适应的结果B: 嗅觉对比的结果C: 嗅觉补偿的结果D: 嗅觉统合的结果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名师点睛: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本题所属考点-感觉和知觉16.某商店打出告示:“货物出门,概不退货。”

11、这违反了民事活动的:_A: 公平、诚信原则B: 公平、平等原则C: 公正合理原则D: 合理合法原则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事活动的主体都是平等主体,民事活动要平等保护各方主体的权益,商店与顾客之间发生的商品买卖就是一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活动,要遵守公平、平等的原则。“商品售出,概不退换”明显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违反了公平、平等的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关于下列各组人物说法错误的是:_A: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B: 颜回、曾子都属孔子七十二门徒C: 荀子及其弟子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 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公车上

12、书”的发起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解析】“希腊三贤”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师父,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师父。故A正确。颜回、曾子都属孔子七十二门徒。故B正确。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C错误。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公车上书”的发起人,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故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中国历史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对13岁的幼儿,如果他的自主需要得不到满足,

13、则可能产生_。A: 信任感B: 压抑感C: 内疚感D: 怀疑感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9._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读书指导法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的是谈话法的内涵本题所属考点-

14、教学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 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_,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A: 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B: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发展C: 城市和农村教育均衡发展D: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本题所属考点-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21.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A: 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 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分类的掌握。【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