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3368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考大纲】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网络】下垫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能量太阳短波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大气温室效应原理 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

2、面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温室农业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维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过程:地表的冷热差异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得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风的方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决定等值线的判读1. 判断气压系统 2.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3. 判断风向 4.

3、判断天气状况 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作用: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前提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形成因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赤道南北纬30之间 形成过程 中纬环流:南北纬30南北纬60之间 高纬环流:南北纬60南北纬90之间 分布特点: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成因: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7月: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

4、上的热低压切断 大陆上: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 分布 海洋上: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1月: 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大陆上: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东亚季风环流 冬季: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西北季风夏季:夏威夷高压和亚洲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东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的形成起直接的控整理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大气环流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间水热得到交换,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分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类型不同 低纬度热带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

5、林气候的形成案例分析 中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中高纬度温带地区: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气团、锋面、锋线、锋的概念影响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出现的一个倾斜的交界面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天气变化 过境中:阴天、下雨、刮风、降水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晴朗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

6、 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天气变化 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湿度升高,天气晴朗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天气变化:形成长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中心气压:低气压气流运动 垂直方向:上升 低压系统(气旋) 水平方向: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天气状况:阴雨天气中心气压:高气压天气系统与天气气流运动 垂直方向:下沉 高压系统(反气旋) 水平方向: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天气状况:晴朗天气 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可达12级以上 台

7、风 源地 台风:西北太平洋 飓风:印度洋、大西洋灾害性天气 灾害: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形成: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降温,寒潮 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灾害:主要由强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 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气候变化概念 概念: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全球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分类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过去1万年的气温变化:波动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平均上升0.6 近百年的气温变化

8、 整体:与全球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 我国 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增温最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明显 季节:冬季增温最明显气候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农业生产 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水循环 蒸发加剧 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策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气候变化的适应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手段 实行直接控制 应用经济手段 鼓励公众参与技术 节能技术 生物能技术 二氧化碳固定技术【要点串讲】1.大气受热过程l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地面是近地面(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

9、直接 的热源(所以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垂直递减:6/1000米)。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得以到达地面地面获得太阳能量后地面长波辐射把能量传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增温(是否需要把大气分层,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等知识粗略讲解?)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例题1.在“大气热力作用”有关知识的了解图上注出各代号所代表的相关内容,以反映事物间的了解性。A 辐射 B 辐射 C 辐射 D 辐射E 作用 F 辐射 2关于地球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正确叙述是A.热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大气

10、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l a太阳辐射传到地面使得 地面增温;b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得 大气增温;c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 保温 作用。l 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 逆辐射作用强;阴天比晴天温差小阴天云层厚,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 强,温度不低。3.简单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地表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纬度高低;海拔高低;海陆差异(下垫面性质)等。练习(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

11、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2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关于水平气压的问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判断;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变化与比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别;例题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 (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 (大或小)。5.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等压线判读一、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