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2824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L- j资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 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 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 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 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 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的机构,包括医

2、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 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 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 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 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 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 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7专

3、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 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 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 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 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 保健院。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 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 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

4、包 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 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 半年人员。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 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 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 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11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和医士。12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13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 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 作的

5、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14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 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 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 腔和公共卫生四类。15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 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 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 工作的人员。16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 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 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

6、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 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17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二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18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二(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 X1000。19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二注册护士数/人口数X1000。20床位数:指年底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 床、超过半年的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 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 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21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二(医院床位数+卫生院床位数)人口数 X1000。2

7、2 .设备配置率二配置某种设备的机构数/同类机构总数X100%。23卫生总费用:反映全国当年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 的资金总量,用筹资来源法测算。分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 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三部分。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 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食品和药品 监督管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医学科研经费、预算内基本建设经费、 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费、政府其他部门卫生经费、行政事业单位 医疗经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经费。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预算外 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社会其 他保险医疗卫生费、商业性健康保险费、非卫生部

8、门行政事业单位办 医支出、企业医疗卫生支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经费、卫生预算外基 本建设支出、私人办医初始投资、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投入等。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用自己可支配的经济收入 ,在接受各类 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包括城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和农村居民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24.人均卫生费用二某年卫生总费用/同期平均人口数。25 .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二某年卫生总费用/同期国内 生产总值 X100。26 .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二年业务收入/年平均职工数。27 .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二年业务收入/年平均医师数。28 .年内病人欠费率二年内病人欠费总额/年业务收入X100。二、医疗服务

9、1总诊疗人次数 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 按挂号数统计,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人 次数;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未挂号就诊、本单位 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患者 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 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2 .急诊病死率二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100%。3.观察室病死率二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 X100。4 .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 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 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

10、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 者。5 .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二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 次)X100。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二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X100%。7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 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 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 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8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 病床数(即每日夜晚 12 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 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 12 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 占用床

11、位 1 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 天, 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 人。9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 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10 .平均开放病床数二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 (365)。11 .病床使用率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X100。12 .病床周转次数二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13 .病床工作日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1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二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15 .治愈率二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

12、出院人数 X100。16 .好转率二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X100%。17 .住院病死率二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100%。18 .观察室病死率二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病例数X100%。19 .急诊病死率二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X100%。20 .急诊抢救成功率二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急救抢救总人次X100%。21.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二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 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不符合人数)X100 %。22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二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合人次 数)X100%。23 .病理检

13、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二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人 数/病理检查人数X100%。24.医院感染率二院内感染例数/出院人数X100%。25 .无菌手术感染率二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 例数X100%。26 .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二无菌手术甲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 愈合例数X100%。27 CT检查阳性率二CT检查阳性数/ CT检查人次数X100%。28.MRI检查阳性率二MRI检查阳性数/ MRI检查人次数 X100%。29 .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二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 数。30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二(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 数)/251。31 .医师人均每年担负住院床日二实际占用

14、总床日数/平均医 师人数。32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 师人数)/365。33 .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二(医 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34 .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二(医 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35. 出院者平均每日住院医疗费二(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 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36. 居民两周就诊率 指调查前两周内居民因病或身体不适到 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口数之比。37. 居民两周未就诊率 指调查前两周内居民患病而未就诊的 人次数与两周患病人次数之比。38. 居民住院率 指调查前一年内居民因病住院人次数与调查 人口数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