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2769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长沙) 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烟花燃烧B . 冰雪融化C . 粮食酿酒D . 光合作用2. (2分) (2012镇江)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A . 常见金属:黄铜、硬铝、钢B . 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C . 常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D .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铁等3. (2分) (2016颍泉模拟) 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尾气中有

2、毒的CO和NO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 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反应为置换反应B . 图中生成物有四种不同分子C . 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数目是不改变的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4. (2分) (2018九上朝阳期末)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钙B . 氧C . 铝D . 硅5. (2分) (2017姜堰模拟) 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 读取体积B . 稀释浓硫酸C . 制取氢气 D . 检验纯度6. (2分)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即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

3、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1)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2)反应都不需加热;(3)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4)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 . (2)(4)B . (3)(4)C . (1)(2)D . (1)(3)7.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 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 电器着火赶紧用水扑灭D . 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溶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8. (2分) (2017九上蚌埠期中) 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

4、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C . 相对分子质量为161D . 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9. (2分)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用钢铁制作炊具B . 用铜制作导线C . 用液化气作燃料D . 用金刚石刻画玻璃10. (2分) (2018九下徐州期中) 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6.6的降水叫做酸雨B . 生活中利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 . 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D . 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1

5、. (2分) (2019九下龙口期中) 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B .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 . 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D . 取4克氧化铜和1克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12. (2分) (2018九上溧水期中)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此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 . 乌头碱分子

6、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 .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 乌头碱的每个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13. (2分) (2018九上江都月考) 如图所示装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集气瓶中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B . 烧杯中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C . 燃烧匙中的红磷需足量,否则测定结果偏小D . 本实验可以证明剩余气体N2不可燃,不助燃14. (2分) (2017平南模拟) 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 , 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

7、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 A . a、b、c可能分别为HX、H3Z 、H2YB . a、b、c可能分别为H2Y、H3Z 、HXC . a、b、c可能分别为HX 、H2Y、H3ZD . a、b、c可能分别为H2Y、HX 、H3Z15. (2分) (2012丹东) 除去括号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 铜粉(炭粉)在空气中灼烧B . 硫酸钾溶液(碳酸钾)适量的稀硫酸C . 氧气(氢气)点燃D .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6分)16. (11分) (2017宁德模拟)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同为非金属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用类比法进行如

8、下探究:探究一SO2的制取(1) 实验室常用固体亚硫酸钠(Na2SO3)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选择发生装置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可多选)A . 反应物的状态B . 反应条件C . 气体密度D . 气体溶解性(2) 探究二氧化硫性质,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测SO2气体的性质有:_等合理答案探究二 CO2和SO2性质的比较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探究比较CO2和SO2的化学性质实验实验通入CO2通入SO2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红色褪为无色澄清石灰水白色浑浊白色浑浊(3) 由实验可知:二氧化硫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和水,写出

9、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鉴别CO2和SO2的方法是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是SO2,无明显变化的是CO2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其_(4) 探究三 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碘水遇淀粉变蓝色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SO2、I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4、254)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最高浓度限值SO2最高浓度限值(单位mg/m3)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50.500.70(5) 测定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加入1g溶质质量分数为0.0127%的碘水,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再滴入23滴淀粉溶液,配

10、制成稀溶液在指定地点用注射器抽取空气140次注入上述试管中(假设每次抽气500mL)由实验可知:当溶液由_变成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由此可计算空气中SO2的含量_mg/m3(结果精确至0.01),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_标准(填上表中所列举的等级)17. (5分) (2019九下定兴开学考) 生活离不开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医学中使用溶质质量分5%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补充能量,现配制1000g这种葡萄糖溶液,需要的葡萄糖质量为_g。 (2) 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写物质名称). (3) 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

11、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来涂抹止痒。(填序号) A . 食醋(含醋酸)B . 氢氧化钠C . 食盐水D . 牙膏或肥皂水(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 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三、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18. (5分) (2016杭州模拟) 请在“A石墨、B氮气、C二氧化硫、D酒精、E、氩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 (2) 有绿色能源之称的可再生能源是_; (3) 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_; (4) 可作气焊保护气以及制作霓虹灯的气

12、体_; (5)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的气体单质是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22分)19. (14分) (2018镇江模拟)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1) 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2) 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选填序号)。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13、”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 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选填序号)。A观察颜色B.加稀盐酸C.在空气中灼烧(3)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 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 (5) 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填“1”或“2”)更合理。 (6) 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能证明固体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