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227468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热试题及答案 姓名: 成绩: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 。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 两大类,而以 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 与 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 ; ; 。 5各种病原体如 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 ; ; 。 7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抗原-抗体反响。内分泌代谢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 8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 。 9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 、 、 、 、 。 达数天或周,24小

2、时内波动 ,常见 于 、 、 。 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那么。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响性的强弱无关。 3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4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与内源性两大类。 5高热是指39.141。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那么热irregular

3、 fever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顶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

4、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屡次。 E不规那么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五、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37.338 38.13939.141 41以上 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前者 3外源性 内源性 4体温调节中枢直承受损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5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 6物理性 化学性 机械性 7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皮肤散热减少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8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9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

5、败血症热型 间歇热型 波状热型 回归热型 不规那么热型 1039-40 以上的高水平 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 伤寒高热期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顶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

6、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屡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假设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四、选择题 1A 2B 五、问答题1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 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3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响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上下、频度、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多系统病症询问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诊治经过 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