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2695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技中考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11年6年大全口技中考试题汇编2006黔东南非课改口技(节选)(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12、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

2、)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2)答案:11 (1) 虽:即使。 (2)名:说出。12、(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2)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2006广西南宁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会宾客大宴 会: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7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

4、样的一项是( )(2分)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9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4分)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答案:6

5、会:适逢,正赶上。绝:消失,停止。(各1分,共2分)7C(解释为“比”,其余解释为“在”)8宾客们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得分点“意”、“稍稍”)(2分)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得分点“虽”、“不能指”、“端”)(2分)9要有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的名称,(1分)还要有具体生动的描述。(3分)描述不准确、不完整或不生动酌情扣分200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

6、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几欲先走走: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

7、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7、(每词1分,共3分)夹杂 说出 跑8、(6分)(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9、(3分)B2009年云南昆明【甲】口技清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

8、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

9、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释:鹘(g):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款,敲;扉,门。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B几欲先走C款扉扣之D今客鼓此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

10、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第一个场面:第二个场面:第三个场面:12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13【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答案:8(2分)A觉:睡醒。 B走:逃跑。 C叩:问。 D鼓:弹奏。9(2分)D10(2分)里面(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

11、11(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12(2分)开放性试题。(能围绕文章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13(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2010山东日照【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9填空。(4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编选的笔记小说_。甲文段以“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会宾客大宴会:_罔不因势象形罔:_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12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