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2651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d(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测量与评价试卷总分:10 0分考试时间:5 0分钟姓名:。 学号: 考试分数一、单选题(2*1 3)1、下列哪类题型不属于客观题()A填空题判断题 心选择题 。D论述题2、同一量表,同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两次施测,求其相关。这样得出的信度是( )A复本信度出分半信度C重测信度D同质性信度3、名称量表上的数字具有什么特性(。)A等比性B等距性C等级性。D区别性4、用测验来寻找被试某种能力上的特殊优点或缺点,这种测验是()A普通测验出诊断测验 C预测测验“D成绩测验5、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A整群抽

2、样B机械抽样 心分层抽样oD单纯随机抽样6、下列关于分半信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计算分半信度先要对测验分半B要注意使那些性质不相同、联系不紧密的项目分在相同的一半C测验越长、项目越多,两半分数的相关就越可能高D不同的分半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信度值7、下列关于区分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区分度是测验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B取值范围为0到1C区分度越高时,试题的质量越好D区分度是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8、区分度与难度之间的关系是()A题目越难,区分度越高“题目越难,区分度越低C难度为1时,区分度为0 “ oD难度为0时,区分度为19、测验工具是否测到了要测的东西,即

3、测到了被试的某种心理特性、特质、结构,这就是测 验的(。)A信度B效度ooC难度D区分度10、通常是以问卷的形式,提出一系列题目的人格测验的方法是( )A 评定量表法 B 情境测验法 oC 自陈量表法 D 投射测验法11、标准分数值具有 (o)A可比性B可加性oC可比性而无可加性oD A、B都对1 2、发展常模就是某类个体正常发展进程各特定阶段的(o)A高等水平B 一般水平C低等水平D特定水平13、有一满分值K=5的试题,测试10名被试,实得成绩为5,3, 4. 5,2, 5, 0, 3.5,1,3, 4,其难度指数P为()A. 3.1B.1.3C.0.26D.0.62二、填空题(1. 5*1

4、8)1、评价的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和。2、测量的三要素包括:、和。3、量表上的数字只具有区别性,没有大小之分,无量的意义,这种测量量表是4、按解释分数的方法分类,测验的种类可分为:和。5、经典测量理论,实测分数的组成包括有效分数和测量误差,其中测量误差包括和系统误差。6、等距量表上的数字具有的最高水平的特性。7、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慎重的收集原始资料,在收集原始资料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是全面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8、目前在教育与心理测试中,应用最广泛的效度分类方法将效度分为:、和。9、常见的区分度计算方法包括:和。1 0、教育测量中使用的量表:、百分等级量表、和T量表。三、名

5、词解释(4*3)1、量表2、分半信度3、常模四、问答题(7*4)1、简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关系。2、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3、简述主观题的优点和局限性。4、你如何看待测验?五、计算题(7*1)X1、今有某班学生进行语文测验,已知该语文测验平均分数=50,标准差S=4。请求出41和60这两个分数的Z值。教育测量与评价答题纸姓名: 学号: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Q C D B C6-10 B B C A C11 15 D B D二、填空题1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参照点、单位、量具3、名称量表4、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5、随机误差6、等比性7、客观性原则8、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

6、关联效度9、极端分组法和相关法10、百分量表标准分数(Z)量表三、名词解释1、量表:要测量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定特征的数量,必须首先选择一个具有确定单位和测量参量点的数字连续体。而将欲测量的特征与这个连续体相比照,确定它的位置,看它距参 照点的远近,就会得到该特征的一个测量值。这种能使事物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就是量表。2、分半信度:在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可将测验项目分成对等的两半,根 据被试在这两半测验中所得的分数计算相关系数,即得分半信度。3、常模:又叫测验常模,即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是相 对评分的参照物或者说是参照体系。四、简答题1、简述教

7、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关系。(1)教育测量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 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运用可行的方法(测量、非测量、 系统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教育计划、课程、学习结果、教育 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标或程序)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为学生发展、教育决策等)。(2)联系: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信息,是教育评价的基础。(3)二者区别: 测量: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强调数量化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 行判断,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客观性;评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两种属性

8、测量: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评价:认识活动,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 反映。2、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 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 量的事项的程度。(2) 效度就是正确性程度,即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想要测量的概念的真实含义 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3) 信度与效度二者的关系:A.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 对象。B.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 明他的消费水平。C. 效度低,信度很可能

9、高。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 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D. 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3、简述主观题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 可以测量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这方面的内容与特质客观题难以测定;(2) 答案能够反映考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3) 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注意全部学习内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习惯; 局限性:(1) 试卷中试题数量少,考试覆盖面小,试题取样不广泛,难以有效地代表所测内容,影响考试信度和效度;( 2) 评分不够客观;( 3) 阅卷时费时费力。4、你如何看待测验?(1) 测验对学生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把学生分类,并贴上标签;损害了学生的自我概念; 预先期望直接影响自我实现(2) 如果没有测验,有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对个人学习努力实施奖赏会更加困难;教育项 目中的“优秀”作为目标更加不可行,并难以实现;根据能力和品德得到的教育机会将更少, 更多的只能依靠家族血统及其影响;社会阶级屏障更加不可逾越;缺少可靠证据,难以决定 课程和方法等重要问题。五、计算题(写出公式得3分,计算出结果各2分)答:根据公式Z= (X-X平均)/S,得出Z1=(X 1 -X平均)/S= (41 5 0) /4=2.2 5Z2 = (X2-X平均)/S=( 6 0-50)/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