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247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2016年高考题】(2016新课标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考点:自然灾害破坏力大的原因。【名师点睛】该题以青藏高原东南部古乡沟冰川泥石流为背景材料,以文字信息展

2、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文字材料,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注意抓住关键词“夏秋季节”、“破坏力巨大”,仔细思考关键词的用意所在。(2016新课标卷)43.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图8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3分)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

3、期间排水;(3分)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4分考点: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阅读材料,分析出该地洪涝灾害的原因,对症下药需找措施即可。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016新课标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11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答案】分

4、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4分)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3分)南部(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子啊好发生频率也较低.(3分)考点:水旱灾害的成因。【名师点睛】该题以河南这一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属于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防治”模块的常见问题,难度相对较小。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等方面分析,结

5、合图中信息不难做出回答。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因此河南省地处我国南方和北方两大地区的过渡地带,省内南部和北部自然环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气候差异是造成河南省男北部水旱灾害差异的主要原因。(2016天津卷)14. (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8分)【答案】(3)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临近居民区 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

6、救灾物资。【名师点睛】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为背景材料,考查福建、浙江和台湾三地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发展旅游业,受台风影响,“防灾避险地”的选址分析。(2016海南卷)24【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7)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答案】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3分)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2分)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3分)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2分)考点:雪崩的成因和危害。【名师点睛】解答此题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和图中信息,从文字材料中掌握此次雪崩是由于地震引发的,从图中获得乙市和山峰的位置关系,山峰海拔高,坡度陡,终年积雪量大,因而雪崩破坏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