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2131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相思》教学设计李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2学生通过想象,质疑,情境朗读,体会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朗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教法阅读法教学,通过反复诵读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学法通过反复诵读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

2、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词长相思。2.教师板书课题长相思后让学生齐读课题。3解题质疑。(1)“相思”是什么意思?长相思又是什么意思呢?(2)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你们了解纳兰性德吗?指名说,学生学完后教师简介作者。(3)教师解说诗和词的不同地方。然后问学生:看到长相思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到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二.初读词1.让学少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2.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对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正音。3

3、.指名读词,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读准字音,然后师生评议。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意思,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三.读懂词1.借助插图,文后注释,工具书默读词,理解词意,思考前面提到的问题。2.指名说说词的意思。3.解决质疑。(1)相思谁?从哪里知道的?(指名回答)(2)作者为什么思念故乡和亲人?他身在何方?从哪儿知道的?在军旅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进行评价.)(3)作者怎样相思?想到了什么?(睡不着,心碎了)题目中的哪一个字体现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就是相思前面要加一个“长”的原因了。(4)指导学生

4、朗读。要求学生读书作者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心情来。(5)想象意境。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呢?(指导学生看图想象情境)(6)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教师: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思考一会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点评。)四.拓展教师: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那他为何不回家呢?谁能来替他回答呢?其实,这个问题,作者也多次问自己,他在征途中,还写了一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是他问自己的,谁来读读。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1.理解大意。2.他是“轻离别”吗?他除了问自己,还有谁要问他?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4.学生齐读以上两句话。五.总结。是呀,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长相思中了,最后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长相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